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前半部分的理论基础研究对外行人来说既不容易理解也不是很关心,作为对神话学的现状做一些管窥的了解倒是还可以。后半部分却精彩纷呈:从考古器物的器形变化研究“凤”的形象的起源;大荒经是一个人面对着一幅图所做的看图说话,因此它不是描述地理方位,而是描述日出日落的历法图;西王母也不是具体的一个人/神,而是秋收季节远古人民祭祀的本民族的始祖母,而且这个民族根据大荒经的地理名词的考据,很可能就是鲁地某个地区的民族;黄帝炎帝(一说蚩尤)的涿鹿之战,以语音学的角度推论出,是山西运城晒盐过程的故事化和人格化的结果,也很是新奇的观点。
第一篇叶舒宪先生的批判属于鸡同鸭讲,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再把你批判一通,还要表示自己的水平不晓得高到哪里去了,自我标榜。其他上编几篇理论和下编个案研究都可以看看。
是一个关于神话研究的论文集,没有具体讲某个神话传说或者某个神仙的由来、历史演变,而是引很多国外的理论重新思考神话学本身,把古代神话、信仰的意义抬得非常高。在今人看来的迷信种种其实是古人神圣、博大、瑰丽、鲜活的思想世界。
对于神话学来说我才刚入门,本书上编的理论部分重新启发了我对神话的认识,下编列出的个案研究使人有眼目一新之感,值得阅读
真的不想看下去。
受益匪浅,脱帽致敬!
吕、户、杨三位先生的理论讨论启发很大,还是感觉实践神话学是一种理想,仍有挺大的空间。
开始以为是神话学新著,后来发现就是论文集,定价太贵,略显失望。
神话是一个民族心理、文化、传统与语言的考古。
神话理论的入门很难,这本书也并不好读,是以研究神话为专业的学者的论文的汇编。但是不失为探索新的中国本土“神话”理论范式的好书。(帮到了我的作业ww
“神话中国”工作坊的proceedings。在很开阔的视野下试图重新定位中国神话学。考察了中国神话学的发展历程,并始终对西方发端于“mythos”的神话学保持警惕。理论方面,借鉴了西方,但并不局限于此,而是试图做出合适中国神话学的反思。几位学者的观点都颇具新意,特别是年轻学者。如果说西方通过神话和史诗传统的反思奠定了哲学甚至科学产生发展的根基,影响了希腊文化的思维方式,那么中国的神话走出了另外很不同的一条路径。如何才能理解神话在中国思想开端的作用,应该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无论是“神话中国”、作为科学元语言的神话还是“神圣叙事”,都是当代学人试图对本国历史开端进行自我理解的尝试,让人对中国神话学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
> 神话中国
2 有用 Eagley 2020-03-09 09:19:51
前半部分的理论基础研究对外行人来说既不容易理解也不是很关心,作为对神话学的现状做一些管窥的了解倒是还可以。后半部分却精彩纷呈:从考古器物的器形变化研究“凤”的形象的起源;大荒经是一个人面对着一幅图所做的看图说话,因此它不是描述地理方位,而是描述日出日落的历法图;西王母也不是具体的一个人/神,而是秋收季节远古人民祭祀的本民族的始祖母,而且这个民族根据大荒经的地理名词的考据,很可能就是鲁地某个地区的民族;黄帝炎帝(一说蚩尤)的涿鹿之战,以语音学的角度推论出,是山西运城晒盐过程的故事化和人格化的结果,也很是新奇的观点。
4 有用 Kant 2022-10-03 22:12:44 上海
第一篇叶舒宪先生的批判属于鸡同鸭讲,你说你的,我说我的,再把你批判一通,还要表示自己的水平不晓得高到哪里去了,自我标榜。其他上编几篇理论和下编个案研究都可以看看。
1 有用 桂魄梅妆 2024-09-29 21:01:42 北京
是一个关于神话研究的论文集,没有具体讲某个神话传说或者某个神仙的由来、历史演变,而是引很多国外的理论重新思考神话学本身,把古代神话、信仰的意义抬得非常高。在今人看来的迷信种种其实是古人神圣、博大、瑰丽、鲜活的思想世界。
1 有用 老虎呼呼 2020-05-16 17:44:54
对于神话学来说我才刚入门,本书上编的理论部分重新启发了我对神话的认识,下编列出的个案研究使人有眼目一新之感,值得阅读
0 有用 绫懒遥 2020-06-24 13:52:08
真的不想看下去。
0 有用 爱德华·长贵儿 2021-03-20 13:18:47
受益匪浅,脱帽致敬!
0 有用 巴别塔 2024-06-02 17:24:59 北京
吕、户、杨三位先生的理论讨论启发很大,还是感觉实践神话学是一种理想,仍有挺大的空间。
0 有用 举高高模范 2020-04-25 14:48:07
开始以为是神话学新著,后来发现就是论文集,定价太贵,略显失望。
0 有用 张繇 2023-03-07 17:37:28 广东
神话是一个民族心理、文化、传统与语言的考古。
0 有用 路灯不亮了 2024-06-22 22:15:45 北京
神话理论的入门很难,这本书也并不好读,是以研究神话为专业的学者的论文的汇编。但是不失为探索新的中国本土“神话”理论范式的好书。(帮到了我的作业ww
1 有用 乔克里 2020-04-20 02:09:04
“神话中国”工作坊的proceedings。在很开阔的视野下试图重新定位中国神话学。考察了中国神话学的发展历程,并始终对西方发端于“mythos”的神话学保持警惕。理论方面,借鉴了西方,但并不局限于此,而是试图做出合适中国神话学的反思。几位学者的观点都颇具新意,特别是年轻学者。如果说西方通过神话和史诗传统的反思奠定了哲学甚至科学产生发展的根基,影响了希腊文化的思维方式,那么中国的神话走出了另外很不同的一条路径。如何才能理解神话在中国思想开端的作用,应该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话题。无论是“神话中国”、作为科学元语言的神话还是“神圣叙事”,都是当代学人试图对本国历史开端进行自我理解的尝试,让人对中国神话学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