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对照现状,重复率高到可怕。
纽约时报的专业水平很高,从媒体的视角真实还原了埃博拉疫情的发展过程,通过文字成就一部出彩的纪录片。
作为一个“新闻人”,2022年看这本书,我只能用“知网查重率100%”来形容。 事件:1. 疫情暴发,惨状四起;2. 居民民生危机;3. 对隔离政策不满;4. 政府管理混乱;5. 美欧病例;6. 中国援助;7. 亚洲病例;8. 科普病毒;9. 疫苗问题;10. 药企没有社会责任心。 评论:1. 恐惧与希望并存;2. 反思国际社会短视;3. 建立统一战线;4. 恐惧心理如何发酵;5. 不应过分关注埃博拉;6. 瘟疫启示录:否认-焦虑-担忧-恐惧-慌乱。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毫无。
新闻报道集锦,一小时看完的新闻回顾。有一些有深度的comment,比如新闻传播的力量,在家里看新闻的人比在现场的人更恐惧,比如医护人员的使命,比如在新药研发领域资金的目的地,比如流感艾滋肝炎等其他流行疾病的应对。
标准的新闻报道和剖析式文章合集。
比较一般
关于埃博拉的报道集合,因为是文章集合而非一本书,因此从深度上来说有所不足,部分内容有重复。
看到目录的时候,严重怀疑是不是穿越了。 希望几年后会有梳理2020年的报道。
其实现在很多的行为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对应的地方。例如:朝鲜很早闭关锁国,不与外界来往。例如各国在疫情初期始终是不重视的态度等等 历史的重复度高到惊人
论恐惧的发酵特别适合现在看
看看几年前埃博拉在非洲肆虐时的新闻报道:“强制隔离加剧社会动荡”;“治疗中心紧缺,利比里亚埃博拉患者家中惨死”;“西班牙埃博拉患者宠物狗被安乐死”;“埃博拉之役,慈善机构动作迟缓”……是不是觉得历史惊人得相似?
What loneliness is more lonely than distrust
最后几章尤其是“观点”值得4星🌟🌟🌟🌟
我的妈呀,魔幻现实的再度重演,人类真的是在对待公共卫生方面永远那么“漫不经心”,从未洗去过教训。
内容虽少,但引人深思。
之前对这场病毒袭击一点也不了解,想不到那么可怕又那么无能为力。 历史总是在重复 我们根本不会改变 野生动物是埃博拉感染的源头,是非典感染的源头,也是现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源头………长期以来who也告诫了在公共卫生方面的忽视会造成什么后果…… 以后每年都要去接种流感疫苗 “治疗床位爆满,许多患者只得留在家中。政府能做的,常常只剩收尸。” 船停留在港口或许是最安全的,但那并不是它们的用途。
同一件事情,还是应该多看看不同角度不同出发点的多种说法
Global health里有种似乎难以解决的困局:无法用global risk说服集中掌权、钱和技术的各方,更无从做到及时有效的global action。甚至于在少数有识之士牺牲时还被贴上“你应该事先能预料到”这种能被显而易见地理解为“活该”的标签。人的局限往往也在于,以为自己所掌控的资源、地位和优势能脱离被剥削者而存在,也忘记了在自然面前,人类也不过是众生之一而已。
算是整补阅读,联系血疫,同时也反观现在发生的新冠病毒。谈到社会投入,恐慌机制的部分都很有趣,还采访了血疫的作者。原来那本书已经是20年前的作品了。
很短的一部作品,两小时就能被翻完。病毒的可怕不仅在于它要人命,还在于它还能要人心。
> 埃博拉,在门外徘徊的幽灵
0 有用 7酱™ 2020-02-02 01:43:19
对照现状,重复率高到可怕。
1 有用 屑屑 2019-05-25 22:23:52
纽约时报的专业水平很高,从媒体的视角真实还原了埃博拉疫情的发展过程,通过文字成就一部出彩的纪录片。
0 有用 宛如一株小梧桐 2022-05-25 19:31:56
作为一个“新闻人”,2022年看这本书,我只能用“知网查重率100%”来形容。 事件:1. 疫情暴发,惨状四起;2. 居民民生危机;3. 对隔离政策不满;4. 政府管理混乱;5. 美欧病例;6. 中国援助;7. 亚洲病例;8. 科普病毒;9. 疫苗问题;10. 药企没有社会责任心。 评论:1. 恐惧与希望并存;2. 反思国际社会短视;3. 建立统一战线;4. 恐惧心理如何发酵;5. 不应过分关注埃博拉;6. 瘟疫启示录:否认-焦虑-担忧-恐惧-慌乱。 太阳底下无新鲜事,毫无。
0 有用 好好地活在2023 2020-02-05 23:53:34
新闻报道集锦,一小时看完的新闻回顾。有一些有深度的comment,比如新闻传播的力量,在家里看新闻的人比在现场的人更恐惧,比如医护人员的使命,比如在新药研发领域资金的目的地,比如流感艾滋肝炎等其他流行疾病的应对。
0 有用 兰波 2019-06-04 22:00:31
标准的新闻报道和剖析式文章合集。
0 有用 戈壁滩 2020-03-08 00:43:57
比较一般
0 有用 林嫣儿 2020-03-22 21:23:10
关于埃博拉的报道集合,因为是文章集合而非一本书,因此从深度上来说有所不足,部分内容有重复。
0 有用 F | Wagon 2020-02-23 22:38:37
看到目录的时候,严重怀疑是不是穿越了。 希望几年后会有梳理2020年的报道。
0 有用 胡允真 2020-05-13 20:09:37
其实现在很多的行为都能在这本书里找到对应的地方。例如:朝鲜很早闭关锁国,不与外界来往。例如各国在疫情初期始终是不重视的态度等等 历史的重复度高到惊人
0 有用 sunshine:): 2020-02-05 17:13:03
论恐惧的发酵特别适合现在看
0 有用 豆腐粉 2020-02-03 05:11:53
看看几年前埃博拉在非洲肆虐时的新闻报道:“强制隔离加剧社会动荡”;“治疗中心紧缺,利比里亚埃博拉患者家中惨死”;“西班牙埃博拉患者宠物狗被安乐死”;“埃博拉之役,慈善机构动作迟缓”……是不是觉得历史惊人得相似?
0 有用 拙愚 2020-03-09 19:53:28
What loneliness is more lonely than distrust
0 有用 activegalaxy 2019-06-24 02:11:13
最后几章尤其是“观点”值得4星🌟🌟🌟🌟
0 有用 梅梅 2020-02-02 16:08:06
我的妈呀,魔幻现实的再度重演,人类真的是在对待公共卫生方面永远那么“漫不经心”,从未洗去过教训。
0 有用 幻剑 2020-02-09 23:40:16
内容虽少,但引人深思。
0 有用 Thousand 2020-02-18 01:27:17
之前对这场病毒袭击一点也不了解,想不到那么可怕又那么无能为力。 历史总是在重复 我们根本不会改变 野生动物是埃博拉感染的源头,是非典感染的源头,也是现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源头………长期以来who也告诫了在公共卫生方面的忽视会造成什么后果…… 以后每年都要去接种流感疫苗 “治疗床位爆满,许多患者只得留在家中。政府能做的,常常只剩收尸。” 船停留在港口或许是最安全的,但那并不是它们的用途。
0 有用 是冰冰吖 2019-11-09 20:45:02
同一件事情,还是应该多看看不同角度不同出发点的多种说法
0 有用 DoubleYi 2019-06-24 16:49:52
Global health里有种似乎难以解决的困局:无法用global risk说服集中掌权、钱和技术的各方,更无从做到及时有效的global action。甚至于在少数有识之士牺牲时还被贴上“你应该事先能预料到”这种能被显而易见地理解为“活该”的标签。人的局限往往也在于,以为自己所掌控的资源、地位和优势能脱离被剥削者而存在,也忘记了在自然面前,人类也不过是众生之一而已。
0 有用 消极 2020-01-31 22:49:29
算是整补阅读,联系血疫,同时也反观现在发生的新冠病毒。谈到社会投入,恐慌机制的部分都很有趣,还采访了血疫的作者。原来那本书已经是20年前的作品了。
0 有用 随心由己 2020-05-04 20:28:22
很短的一部作品,两小时就能被翻完。病毒的可怕不仅在于它要人命,还在于它还能要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