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游散记 短评

热门
  • 3 奥兹的铁皮人 2014-12-28 11:31:49

    女土司那部分最有情趣。

  • 3 辄馨 2015-05-13 10:38:01

    想当人类学家的地质学家才是好文学家

  • 1 超级江湖骗子 2022-12-11 23:43:30 浙江

    “书前”中有一言:他学得很顺利,活得很艰难。令今之学子汗颜,今天的人更多的是学得很艰难,活得很顺利。

  • 0 睡美 2011-12-15 09:22:30

    地质学工作者观察角度

  • 0 张翔武 2018-05-29 20:36:48

    我在看的是2015年12月滇版。

  • 0 木卫二 2025-08-04 09:05:06 云南

    清末民初,一名归国留子与一位地质委员的双重跋涉,记下了个旧、东川、井陉等地的锡铜煤铁矿考察见要。沿途记下的澡盆子不干净,被石头砸的小火轮,吃西瓜老乡,耐人寻味。与此同时,丁也对土著民族人种学产生了浓厚兴趣。几位土司夫人的故事,极具承前启后的腥血时代感。

  • 1 淡蓝码头 2024-03-31 22:11:23 江苏

    太多地质学相关了,抱歉真的看不懂…民俗部分还是好看的

  • 0 抵门杠 2019-02-20 18:24:33

    三天翻完,出了山西太行两篇外全是作者在云贵旅行和查勘矿业的记录,山川地理气候人文风俗民族矿产生产无所不包,再现了清末民初的云贵景象。

  • 0 风凌隐 2012-05-23 13:47:01

    他的离去曾让胡适扼腕痛惜---丁文江,字在君,这个小册子记录的是他的考察笔记,西南多民族的风土人情透过他的亲身经历跃然纸上。阅读胡适日记前以往从未听闻他的大名,汗颜。

  • 0 废人王亮 2022-03-25 17:31:39

    “终夜只听见工人咳嗽的声音,此停彼起,络绎不断。我听着这种凄惨的音乐,想着在硐里听见的喘声,一直到天明,不能合眼”。此情此景,很能让人联想起王守仁的《瘗旅文》,虽是新派知识分子,但传统的家国情怀依然。

  • 0 鱼皮 2021-11-28 16:47:47

    从陈星灿的《考古随笔》中介绍瓷器枕头的文章中推荐而看的。此书算是记录那个时代西南风土的不错的读物,但是别字极多且篇幅也不长。

  • 0 iing 2023-07-12 22:54:19 江苏

    旧版书系第一本。从《重走》的引用书目里发现这本书的,想看主要是因为写了家乡云贵风土,很想看看近代中国进程里的家乡是什么风貌。偶然发现作者丁文江是我对象高中知名校友,学校甚至还有一个文江楼。觉得近代中国的每一个角角落落都随着这个国家的苏醒,翻身,有着千丝万缕的勾连。我看到至今云贵地区还在沿袭的习俗,也看到整个中国发生了多大的变化,但是我最喜欢的还是丁文江朴素的田野调查报告。实地实时实事实际,足够优秀了

  • 0 Silver Koma 2022-12-01 00:08:09 上海

    会理 苦竹土司 方女士 英气可爱 跃然纸上

  • 0 阿雪 2023-02-28 10:10:28 浙江

    丁文江很早就能写很好的现代汉语文章

  • 0 小脆皮 2025-04-09 18:27:26 广东

    地质学者的角度写人类学,尤其是是少民风俗,很好读。这是一个系列,打算翻翻其他的。

  • 0 诗集测评 2023-06-30 11:11:43 安徽

    首尾几篇尚可

  • 0 种瓜得瓜 2024-11-26 21:35:35 江苏

    从越南西贡回家的这段旅途,丁文江在《漫游散记》里写得极为精彩,在我读过的民国旅行散记里绝对是靠前的。而在山西云南进行矿业调查的文章,当年居然能在《独立评论》不断刊登,不得不感叹当时出版之自由,学者信念之坚定。

  • 0 Guasong 2025-10-23 01:10:11 美国

    管中窥豹 感受下100年前的中国的云贵川腹地 印贵州是 地无三里平 天无三日晴 人无三两银 云南是土法炼矿 但总有传教士去到金沙江腹地 傈僳族 很多民众被感化成信徒 因为生活太苦

  • 0 北落师门 2020-01-03 22:09:03

    民俗部分很有趣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