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酒之魂 短评

热门
  • 13 神威 2020-01-02 10:40:37

    休憩1st,盐野米松的书读多了,发现归根结底不过四个字“留住手艺”,他的书写匠人生平个性之类都极少,倒满篇累牍的手艺细节,是写手艺而非写人。或许只言片语中带过的人生哲理会让你触动,也许老人穷尽毕生之力精雕细琢的匠人精神会让你心折,但这对于一个对手艺了解不多的人而言,盐野米松的书偏枯燥。需要正视的是,他的书从来意义远大于可读性,这是来自盐野米松的白纸黑字形式的纪录片,是详尽充盈的百科全书词条,他在试图做一件用文字形式留住那些式微乃至消亡中的手艺的奇妙工程,若干年后,也许不再会有拥有同样纯粹精神的人从事这个行业,也许有些行业自己就没有了(这层意义汪涵的《有味》同样深远而且更好读),但是盐野米松的作品一直会在,这就是这类书的意义,留住手艺,因为遗忘是最大的背叛

  • 5 宝木笑 2020-01-02 10:37:31

    又一本非常适合放在床头的小书。床头书不一定必须得是诗词、哲学等,只要能让人心生安静的,能让人在忙碌了一天之后找到“灵魂归窍”节奏的,就是很好的床头书。所以喜欢将一些日系的书放在床头,虽然《清酒之魂》依然脱离不开“匠人书系”的分类,但这个书系确实很治愈系,也很好看。清酒是日本的国酒,是世界上酒精度最高的酒,这实际上说的是市场流通的威士忌、白兰地和中国白酒都经过了人工蒸馏的再次提纯,我们的白酒在蒸馏前是5度,威士忌6度,白兰地10度,而在蒸馏之前清酒酒浆酒精度已经是22度。这很像书中农口尚彦的性格,当绝大多数同辈选择上大学蒸馏提纯的时候,他选择留下来在酒坊做一名匠人。真正的匠人精神并非敌视威士忌和白兰地,而是即使明白自己最终的酒精度会被对方超越两倍以上,却依然能平和坚定地选择自己的那份22度。

  • 4 天亮天黑 2020-01-02 12:28:26

    2020年读完的第一本书。乍看是一本清酒酿造工具书,看到后边,开始出现通用方法论,日本匠人的极致精神,再次淋漓尽致。

  • 2 danyboy 2020-02-05 16:33:28

    非常好看!可不是那种贩卖精神,制造玄妙神话的鸡汤的书,而是用清酒大师之口,扎扎实实记录清酒酿造的手艺。特别赞同短评里神威兄的评论,这本书的内核是“留住手艺”。所以,你越是爱酒,就越能读的津津有味,书中记下的关于原料、造曲、发酵等工艺以及不同清酒种类的口感品尝等,不喜欢酒的人难免是读不进去的。不喝酒的酿酒大师农口,他的匠人之道,动力是喜欢酿造,关键还是毕生的不断实践、操作、总结、突破。当然,他也会谈论一些形而上的东西,但篇幅极少,也比较平常。另外,我以前读过一些关于清酒的书和文章,有些和农口讲的不一样,比如清酒是要温还是要冰,困扰了我很久。现在来看,农口说的是对的,温也好,冰也好,要看是什么酒,看追求哪种风味。而不是一味的瞎讲究。

  • 2 mumudancing 2020-01-19 11:35:50

    真是一生的经验啊!朴实真挚的讲述,是盐野米松善用的写法。然而这样的匠人能在中国找到,这样的作者也能在中国找到吗?成事之道,各行各业相似。成事之人却极少,令人深省。

  • 1 冰糖花木鱼 2020-01-11 20:17:29

    很不错的一本书,作者写了酿酒人一生的经历,在大历史下写小人物,酿酒行业的起伏变化和社会变迁息息相关,清酒酿酒手工艺人对于制酒的热情是值得我们敬佩的,最后手工艺人将现代生产关系对清酒行业的挑战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这大概是每个传统行业都需要面多的。配合《Liquid~鬼之酒 奇迹酿酒人》更能直观体会清酒酿造的复杂与微妙。

  • 2 Ada 2020-01-06 14:52:50

    精进自身之业务,堪为众人之模范。酿酒的过程,其实就是人与自然及自己对话的过程。怀着谦卑敬畏之心,才能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闻农口尚彦之名已久,虽不是日本清酒迷,但知道老人家获得过日本“黄绶褒章”,其在菊姬时酿造出的菊理媛吟酿是日本清酒的顶级佳品。

  • 2 吴异.nova 2020-01-07 00:07:55

    以前觉得,酿酒嘛,发酵而已。没想到竟然是在培养生命这么神奇。农口不愧是大师,可以在论经验的时代做到“数据化”,“标准化”,并且敬畏做酒,对得起自己的时间,数十年追求做出顾客喜爱的酒,而不只是报个奖而已

  • 3 自娱者小五 2020-01-03 21:24:35

    装帧美好,凝重的黑色特别有尊严感,配得上内容。我对清酒了解不多,所以对制酒工艺部分只能照单全收,不敢妄做评论。但对“匠心”的认识,随着阅历增加,比当初读《留住手艺》时更深刻了些,所以柳社长这样角色的存在让我特别感动——一个站在匠人和商业家边界线上的完美合伙人,既有只取一瓢饮的克制,又有能将一场生意持续下去的智慧,比匠人更难得。《技术时代的人类心灵》里说,现在的人与自己工作的最终成果之间隔得太远,劳动的意义越发缺少明确的指向,变得抽象起来。这大概就是为什么人们越发倾慕匠人,他们似乎异常清醒,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可以特别酷地自决,凭双手和心灵创造小小世界。农口与酒共生般,为了酒生了满口蛀牙,为了酒奋斗到八十五岁高龄,为了酒骄傲地放着臭屁,谦卑又骄傲。

  • 0 junepig 2020-01-31 16:32:41

    了解了清酒工艺的关键即所谓的并行发酵,也丰富了清酒的品尝方式,终于能比较内行地看所谓辛口甘口、冷饮热饮。感觉摄影的河野也不逊色于盐野啊!

  • 0 玛雅頭骨 2019-12-23 23:14:28

    “酿酒最重要的,就是要把自己最深的感情,倾注到酿酒所需的所有物质上…”

  • 0 叶酱 2020-01-21 13:40:17

    在一门手艺的精益求精中奉献一生,这样的职人故事每次看都还是很燃。只用大米就幻化出的精彩纷呈的世界,清酒和米饭一样,也是理解日本料理的必经之路。

  • 0 邓安庆 2020-01-08 10:10:52

    一个人的口述史,也是一部日本清酒酿造史。质朴诚挚,读来可亲(书中有大量做酒的专业篇章,作为外行读来有些费劲。那部分我跳过去了)。这本书里有一句,“不在细节处极尽所能,就无法酿出满意的清酒。”“极尽所能”,整本书可以说是对这个词的生动阐释。从一个小学徒到一代酿酒师大神,几十年来浸淫于一门技艺之中,其中甘苦在口述中一一道来,作为一个外行也时常被打动。他们都有非常肯钻研的精神,从不松懈,哪怕挫败了也要总结原因,再继续往前走。这也是我读其他匠人时所能感受到的精神。

  • 0 老男孩 2020-02-19 07:48:07

    由此理论都是无数实验的经验之谈,在为开蒙的时代,人与自然有着莫名的属灵关系,而今时代的真实感,属灵性虚弱,就和农口尝一口米就知道时间的痕迹一样

  • 0 2koo 2019-12-25 12:05:43

    作者写这本书的时候,大概也没料到农口尚彦会在85高龄的时候,再度出山创立农口尚彦研究所吧。

  • 0 桃梨.キララ 2019-12-28 19:19:14

    日本的职人精神~一件事儿专注去做一辈子

  • 0 拖刀笔吏 2020-05-27 00:40:07

    书中两条线,清酒的制作工艺和匠人的管理制度,延伸匠人传统管理方式和现代制度的冲突。感动于作者对细节的追求,很好的体现了一句老话:工作场所有神灵。

  • 0 小强微醺 2021-12-11 13:31:14

    一周翻完的一本小书,吟酿入门

  • 0 Cheney 2021-12-05 16:11:23

    喜欢喝点,浓口上研

  • 0 一个耳 2022-01-11 08:17:56

    第四章把酿酒的流程原原本本讲了一遍,具体到温度湿度波美值之类的数据,是职人的书。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