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妇、舞者与牧师 短评

热门
  • 6 包子 2019-08-05 21:34:05

    一本纪实摄影集,记录了不同国家7位平凡女性的生活方式和想法。当日本、埃及、印度的女性尝试在确保顾全家庭的同时,小心翼翼地开始追求个人生活时,法国女性已经潜意识不想被“女性美”所消费,瑞典女性甚至可以同时是教堂牧师、神学院教授和女同。看看不同的生活和观念,可以有助于我们思考自己的人生。“他人的故事并不能重构你的人生,但你的个人选择可以。”

  • 5 BlueJophy 2019-07-30 15:57:42

    大部分人的生活就是如此普通,但我们也不是什么希望都没有了,还是要行动起来,一点点去改变~

  • 4 叶酱 2019-07-27 22:49:06

    潘先生和几位摄影师合著的书,关于女性主义的纪实作品,在这个节点上市我觉得特别有意义!

  • 4 马大象 2019-07-26 15:29:06

    【藏书阁打卡】女性主义纪实作品,七个国家中的七个女性故事,勾勒出了一个当代世界女性形象的七面体,她们都只是很平凡的女性,不是要出人头地的“女强人”,但是这不代表她们不能为现代女性代言,其中有一篇故事写一个古巴的舞蹈演员,生理上是男性却一直以女性性别自居(有点像金星老师),她没有因为自己“怪异”的行为而去抗争世俗,而是在强大的意志下与外人复杂的眼光和平共处,这也是一种表达。我觉得这本书不是一本引起话题的书,却是可以让人更加理解到在我们身边的那些平凡女性她们的生活状态。

  • 4 赫恩曼尼 2019-07-28 22:21:36

    照片比文字精彩(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几位作者久居国外的缘故,中文表达多少有点翻译的调调),呈现的生活本身比形式重要。有一句话很赞同:“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不应该从别人的眼睛里看自己,而是要用自己的眼睛看。”一直相信:人始终应该做审美的主体,而不要做审美的客体,陷入他者的评判中去。我一向欣赏的人也是如此,得体优雅,却不自以为美丽,尤其不会为了展示给人看,每日陷入自我修饰和顾影自怜的怪圈。

  • 3 安二 2019-08-06 09:51:56

    只有facts但缺乏对原因的探讨

  • 4 肥兔头🐰 2019-08-19 15:38:02

    无论男人还是女人,都不应该从别人的眼睛里看自己,而是要用自己的眼睛看。

  • 3 郁章 2019-08-10 21:39:53

    最后一章真是动人,想看乐满哈瓦那

  • 3 长安 2019-08-12 18:02:54

    七个故事里,果然还是女性写女性写得最好,男性视角的五个故事都是隔靴搔痒,没涉及到问题本质。吕近月那一篇是身份认同和梦想,朱聪涉及到家庭关系与创作。我发现女性在写女性追梦时,才能把其中的挣扎和取舍写得格外共情。

  • 3 亚比煞 2019-08-09 18:30:03

    几千年来,女性都是被文化封印的族群,相比历史上那些熠熠生辉的男性的名字来说,有恒河沙数般的女性都被淹没在生活的洪流中,湮没无闻,这其实是巨大的不公。如今女性开始觉醒,在这千年板结的世界中,努力为生命撑开更多的可能性。阿兰德波顿说,在平凡人的传记里,有真正的非凡。这七位女性的故事,就是平凡中的非凡。

  • 2 殳几 2019-07-29 15:15:53

    在个人经验里,我和第五个故事中的黛娜很像,在家庭教育里我从未接收过男女不平等的观点,只在社会经验里接受了人与人的差别,但不是男人和女人。所以很长一段时间里,对于“女性权利”我几乎没有概念。直到这本书,直到主编陆陆续续发来七国故事,直到在策划会上向大井提问我们何以要讨论女性主义,我终于知道,这“权利”的出发点和最终指向,于我来说更多是个体选择,是我们生来就具备的种种可能性。必须承认,这样的想法是带有“冷眼”特质的,不存在呼喊,有种旁观者心态,所以在我的视角里,这本书也如此,它没有展示“恶”,也没有美化“善”,她们就是生活着,一个选择接着又一个选择,是“选择”组成了她们。

  • 2 妖刀 2019-09-15 18:42:25

    很短的一本书,最后一本竟然原则的是一位古巴的男同性恋作为女人视角写的。总觉得这本书的意义很好,但是内容还不够丰富。

  • 3 昉回 2019-08-28 00:26:18

    看完后感触颇深的纪实摄影,余秀华说过,女权主义这四个字,包含的本身就是男女的不平等。平权运动向前一步形态应当演变为-做一个失去性别的人。再也没有标签,再也没有身份和既定角色。我们可以自由地选择,自由地生活,自由地热爱,像这本书里那些平凡而又在生活中熠熠生辉的普通人们一样。

  • 3 。。。 2019-08-17 08:25:05

    2019--23,封面和题材是我喜欢的~,看到马蜂窝,楞了下~,哈哈~,是那个旅游的马蜂窝?这本是主题文章合集,七个国家七位不同的女性,看到生命丰富多样体,还挺开心的~。女性写女性还是挖得深一点,男性写会有种表面感,大概是男女认知思维的差异。

  • 3 Acelin理绪 2019-08-23 21:49:00

    这类书存在的意义就是告诉你这世上有很多人,她们拥有不同的人生,通过她们的人生,你可以发现自己的人生也有无数种可能。前言里的一句话写的很好:他人的故事并不能重构你的人生,但你的个人选择可以。

  • 3 伊夏 2019-08-05 20:45:10

    说是女性的故事,其实更是人的故事,每个故事都有值得称道的美丽,也有难以克服的伤心。图片的呈现不错,几乎也像一场纪录片。最后一个人物让人想起《姑奶奶》。

  • 2 小波福娃 2019-08-21 01:13:26

    通勤路上一口气看完了。整本书就是“杂志书”的感觉嘛,写法轻浅又讨巧,如果不是纪实摄影配文,未免欠缺点啥。个人比较喜欢那对les牧师的故事。

  • 4 浅吟 2019-08-25 17:13:22

    在洒满阳光的单向空间读到这本书,是一本讲述女性的书,而不是女权。书里传递的多元、包容、自在平静击中了我,让我反思自己。一个给养的下午。

  • 1 Gillian曲 2019-09-21 15:26:28

    除了主妇与舞者,其余并没怎么深入探究,价值不大。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