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大学哲学通识课:政治哲学 短评

热门 最新
  • 154 ULYSSES 2019-07-17 18:31:13

    早十年读到这本书的话,也许一些弯路就不会走了。这是理想中政治哲学的样子,不是用隐微彰显自我,而是思考公义,明晰地说理,同理共情地关怀。

  • 80 死透气了 2019-07-27 11:38:55

    新版新译。作者是英国当代有名的哲学家,本书也是经受了考验的政治哲学导论。不求全,但求有启发,这一点和我最欣赏的史蒂芬·斯密什那本耶鲁公开课教材不谋而合。关于霍布斯和洛克的那几页有四两拨千斤之感。虽未比对原文,但译文大体可信。译者态度认真,脚注里附上了所有最佳中译本,不过个人觉得并无必要。封面设计清新可人,作为地铁或床头读物上佳。文字洁癖吐个槽:中信新知的口号“有思想和智识的生活”两个关键词同义反复,且“智识”实在不是地道的中文。在审定某中译本的过程中屡屡发现“智识史”,一查原文是intellectual history,告诉译者这就是思想史,思想=智识。中信新知近期出了不少好书,好评。

  • 53 五山 2019-07-28 02:05:10

    这本《政治哲学》在我的推荐序列里,是属于超五星推荐的,也就是“读书人都应该买一本/读一读”的级别,一本能极大提升人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哲学知识普及书。

  • 45 鎏旧 2019-11-11 16:14:37

    如果说马克思的思想已经代表了人类至高无上的、毋庸置疑的真理,为何我们还要学习霍布斯、卢梭、穆勒、罗尔斯等人的思维跟逻辑?因为比真理更为重要的,是思想的交流与碰撞。

  • 16 远逸 2019-08-01 16:45:33

    道德哲学让我们思考“我该怎么生活”,政治哲学则是让我们思考“我们如何在一起生活”。

  • 6 陆钓雪de飘飘 2019-08-24 00:38:58

    一般而言,政治科学家、社会学家与历史学家从事描述性政治研究。因此,比如说,有的政治科学家会问与社会中益品的实际分配有关的问题。在美国,谁掌握着财富?在欧盟,谁掌握着权力?Jonathan Wolff认为政治哲学家也有很好的理由对这些问题感兴趣,但是政治哲学家的主要关注点在其他地方:应该用什么规则或原则来确定我们如何在一起生活?这个问题包括了如何分配财产、权力、权利与自由。政治哲学家要追问的不是“财产是如何分配的”,而是“什么样的财产分配是正义的或公平的”;不是“人们享有何种权利与自由”,而是“人们应该享有何种权利与自由”。应该用何种理想的标准或规范来确定益品在社会中的分配?不过,规范性研究与描述性研究之间的界限并不像看上去的那么明确。什么也不说或者什么也不做可能是认可现状,但哲学家不停留于此

  • 5 Mr.Craner 2019-08-30 16:46:15

    所有同类型书中结构最清晰的一本,作为通识教材,做到了以问题为导向,没有简单地按不同思想家,罗列他们的著作,而是每一部分有立论有反驳。看起来很舒服……

  • 5 壮工阿墨 2019-09-07 13:53:33

    没觉得有那么好啊。

  • 4 龟龟 2019-08-11 19:52:15

    非常精彩的政治哲学导论,从浩如烟海的政治哲学著作中举重若轻地拈出五个重要主题,对重要思想家的著作介绍简洁凝炼,引人入胜,作者并没有给出固定结论,而是展现各种思想的碰撞和交锋,阅读的过程就是使得批判和质疑层层深入的过程,十分过瘾,最大的收获不是具体的理论知识而是对很多常识的颠覆。而且通俗易懂,有生活气息,深入浅出,读来丝毫不觉枯燥。虽然只是选取了部分理论进行介绍,但作为一本导论性的书籍已经非常优秀了,必须赞!

  • 2 大椿山 2019-08-25 18:51:42

    很棒的通识书,每个当代人都应该尽早读一下的那种。

  • 4 倔强的小野猪 2020-02-03 16:47:22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远离政治”成为一个人在这个社会生存下去的前提。久而久之,我们忘记了自己还有发言权,甚至产生了一种自己真的能置身事外的幻觉。然而,我们其实无处可逃。正如沃尔夫所说:“那些宁愿不参与的人会发现,他们的政治决定由别人为他们做了,不管他们是否喜欢别人为他们做决定。实际上,什么也不说或者什么也不做就是认可现状,无论现状多么令人反感。”兴邦的不是灾难,而是灾难中有更多的人从稀里糊涂的无知状态中走出来,在悲伤、愤怒后学会思考,勇于发声。

  • 3 经济人读书会 2019-10-03 11:42:58

    书友孟凡礼:沃尔夫的这本经典之作终于有新版了!作者依托2500多年的政治思想史,提炼出了政治哲学的几个核心主题,层层递进地依次考察了思想家们对自然状态、国家、民主、自由和正义的论证,见证人类殚精竭虑地在“战争状态”之外寻找规范性的原则,来为财产、权力、权利和自由的分配提供最佳的理由,以期确保“共同”的生活。这是一本真正意义上的“导论”,它把教科书上那些教条式的结论重新弄得不那么稳固了,将它们放到一个辩论的动态语境中去,利用书中提供的思考路径引导读者对每个主题给出自己的观点;当然也可能正像作者所说,你在读完之后仍旧困惑,但是,“从稀里糊涂的无知到见多识广后的困惑,这一过程中所取得的进步我们一定不要低估”。

  • 1 成不成 2019-08-12 09:47:39

    主题论述,逻辑贯通;入门科普,十分受教。 p.s.感觉“自由”一章视角还可更加丰富。

  • 1 万鳖奔腾 2024-03-04 22:12:50 上海

    习以为常的东西,成为了立场和观念的东西,总会成为思考的盲区。读这本书也许能带来一种“觉醒”,即便最终仍然没有答案,但明白了没有什么是天经地义的,社会原本就建立在矛盾和偶然之上

  • 1 内外人 2024-04-17 12:39:45 河南

    清晰的主线,从自然状态的消极证成过渡到国家的积极证成,再延伸到国家证成后的统治模式、自由和权威如何取得平衡、正义如何贯彻。诠释了应该用什么规则或原则来确定我们如何在一起生活?这个问题包括了如何分配财产、权力、权利与自由,也即两个主要的问题:谁得到什么?谁有发言权?

  • 2 Owen 2019-10-23 20:51:34

    导论中说,政治哲学是一门规范性学科,主要研究谁得到什么&谁有发言权,作者将此中心问题解构为自然状态、国家、民主、自由、财产共5个方面逐一破解。不过阅读的整个过程我也遵循着“疑惑不解-恍然大悟-疑惑不解”的循环,而最终也以疑惑不解而告终。伟大的思想家们历经一轮轮的争论,最终也没有发现能够完美的解释世界的公理,不过依旧还有许多人前仆后继锲而不舍,哪怕还是以疑惑告终自己的生命,是不是探索的过程也已弥足珍贵?——毕竟“从稀里糊涂的无知到见多识广后的困惑,这一过程中所取得的进步我们一定不要低估。”

  • 1 Youki 2020-12-18 18:57:32

    虽然作者对部分经典理论所作的引述和评论并不能让人完全信服,但本书仍然不失为一部简明扼要的精彩导论。对于国家、对于民主、对于自由、对于正义、对于那些离我们并不遥远且十分重要的问题,每个人都或模糊或清晰地有自己的答案,但可以说没有任何一个答案是无懈可击的,或许根本也不存在一个所谓的“最终答案”,这也正是我们争论不休的原因。最后,虽然导论引人入胜,但该读的原著还是一本也不能落下啊!

  • 2 Cohen 2019-11-22 20:12:46

    本书最大的目的,或许就是教会我们如何以一种现代公民的视角去思考本国以及国际的政治事务。政治哲学的背后涉及的是自由,平等,正义这些“基本价值”。不同理论的互相驳斥似乎使得某一抽象观念的彻底证成显得不可能,但这种思考正如投票或陪审制度一样,本身就是一种锻炼思考与决策能力的过程。“让一个人不能为国家做任何事情,他就不会关心国家。”政治哲学层面上的思考,或许有时过于理论和抽象化,并在实践性上捉襟见肘,然而任何哲学的意义不仅在于为现实提供一个方向,更在于智识的增进与满足。

  • 1 魚俄尼索斯 2020-02-15 23:01:14

    用思想实验的方式串联起自然状态——国家——民主——自由——正义,论述清晰准确,入门极佳,不过进入穆勒和罗尔斯后稍显混乱了,估计和这二位自身理论复杂的论证和前设条件有关。

  • 1 秉汐 2019-11-03 00:40:22

    太棒了,行文逻辑令人极度舒适!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