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岛家书 短评

热门
  • 2 阿布 2020-06-10 17:17:48

    只比台版少吴叡人、杨翠的序(不看也罢)及后记及惹祸的《和平宣言》、年谱等,好在这些家书都只是话家常(也只能话家常):家人的生计、健康、恋爱、婚姻、社交关系等等,但即使如此,这些信当年也被当局扣住不发给他家人。读过几个因言获罪的政治犯家书/日记,尤其是已流亡海外、胖得除眼睛外与某人几无二致的,在信中大谈时政,有的还要向最高当政者理论什么,实在无味得读不下去,这些人感觉缺乏人味,总想着帝王术,够了。

  • 2 江海一蓑翁 2019-08-17 13:29:18

    台湾作家杨逵在狱中写给家人的一百多封书信合集,其中大多数书信当时均没有寄出,而是时隔数十年后才被家人看到。书信的文字质朴、真诚、充满温情,字里行间,父爱和夫爱尽显。结合到作者的政治犯身份,其书信内容里,在小我立场上对于日常生活的热爱和乐观,对于亲情的重视与细心维护,跟他在政治上之于大我立场,争取民主、自由的牺牲与勇气,可谓一体两面,一脉相承。透过这些文字,一位修身齐家与治国平天下并举的知识分子形象跃然纸上。而书中那些关于夫妻恩爱与养儿教女的温馨文字,也足以触动人心,感人泪下。

  • 1 Karinse 2020-01-25 20:42:43

    年代久远,艰苦朴素,内容残缺(只有父亲写的,没有子女写的),人物不明(子女配偶亲属等),不适合我。注意到出版社是中国工人出版社。正文用蓝字,序言和译注等都用黑字,读来郁闷。萧素梅的祖母,萧天进(萧郁宏)也称呼为祖母?不是曾祖母吗?市图K825 3299 00010100925806

  • 0 你最珍贵 2021-12-17 16:14:19

    很感动。能感受到一位父亲,对于子女的牵挂,不论是情绪起伏不定难以心安的萌,还是工作有起有落还面对感情问题的娟,生活困难的长女,以及分担了很多家庭责任的建,以至于顽固保守与儿女冲突不断的妻子。他只能在短短的信件中遍遍陈述安慰,为家人设想规划一个更美的蓝图。平凡的可贵,不错。

  • 0 秋杏 2023-08-07 18:44:36 上海

    比傅雷家书好太多,不过内容还算是比较平淡,用纸也比较差

  • 0 - 鞭子与提燈ッ 2023-11-24 08:53:59 北京

    虽然囿于字数,但能看出来他是没有一天不为家里着想的、不断给家人鼓劲的负责任的父亲,乐观积极的他也让苦难的刻痕并不清晰可见。

  • 0 石衣戈 2023-12-07 00:01:28 广东

    “健全的人生,是欢欣而不溺,忧患而不消沉。”

  • 0 夏韶 2023-04-17 00:59:51 上海

    对我的帮助—如何治疗精神内耗、逆商教育、结交积极的朋友、如何关心家人、如何写读后感哈哈!可能是因为他的孩子遇到的烦恼我也或多或少遇到过或正在经历,给焦虑精神不安定的、觉得人际关系处理难的、不擅长爱家人的我一些帮助。愿健康!愿平安快乐!愿精神安定!我好喜欢信末尾这些祝福语~

  • 0 joy 2019-10-12 11:17:08

    殷殷父爱无论身在何地都尽力的表达。世事造化弄人,囹圄之中忧家忧子,受环境所限只能在纸上建言献策,竟然还没有被传达到!一声叹息

  • 0 伯凌 2021-03-23 11:29:12

    人生不仅为的是面包。人生的意义是争取个人长久的快乐,同时也为众人追求快乐。

  • 0 孤鸿 2024-02-04 14:22:27 江苏

    台湾日据时期的作家、社会活动家杨逵,用每周一封三百字的狱中家书,缝补在时代中间摇荡的家庭。前期文字坚实而有力,引导子女的理想,他的笔触有磨不平的灵气。“白恐”现行犯的烙印,却似乎印在家庭的脊骨上。子女只能读专科,毕业之后从事平庸的职业,从工从商,他的家书也逐渐成了通信。

  • 0 xxhhlixyz 2019-05-14 08:47:09

    一次失败一次巧——唯有永远不灰心的人才能了解这一句话的真意义。

  • 0 未命名 2022-06-19 22:14:36

    是一位父亲的唠叨 是思念 是鼓励 是期许 是每一位父亲感同深受的爱与抱歉

  • 1 雪儿小酸奶 2020-04-27 19:10:53

    很羡慕如杨逵这样的父亲: 1️⃣鼓励孩子在工作之余通过读书丰富自己的精神生活。 2️⃣尽力协调家庭矛盾而不是制造矛盾。 3️⃣说话的艺术。印象很深的一个细节是,他在批评杨建时用的是“我们”而不是“你”,指出错误后不是重复唠叨,而是随即指出“今后”的方向。 4️⃣足够开明到了解年轻人需要追逐理想,就需要摆脱陈旧观念的束缚、长辈的束缚。 5️⃣哪怕意识到和妻子性格不合,也能够承担起家庭的责任,体谅妻子的辛劳与愁苦。

  • 0 风中叶 2019-05-08 10:03:51

    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书信已经是很少见到的东西了,但是对于上一辈的人来说,书信很可能是承载他们情怀和思念的最重要载体。穿过时光的东西总有种莫名的动人色彩,再加上家书属性的加成,很容易就拨动我们心中最柔软的地方。

  • 0 贡丸 2019-05-16 17:18:12

    一百零封迟到的家书;一百零七遍爸爸的唠叨

  • 1 滑板鞋 2019-09-13 12:41:00

    狱中书信因为每周只能通信300字,所以文本非常精简,但从杨逵先生57-60年不间断写给家人未寄出的书信可以感受到他对人生的一些体悟: 1.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所以一时的贫穷困苦都无所谓,只有身心健康才是革命的本钱; 2. 孝顺不仅是在家乡围绕着长辈,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年轻人可以在外地拼搏,有了物质基础才能更好地孝顺长辈; 3. 恋爱不是在孤寂时的温情,而是在顺境中的长情,不能一时冲动。

  • 0 Melete 2020-01-20 15:48:54

    “以实力赶上公公”!读得热泪盈眶。我并不能切身体会书中一家人在那个时代的痛苦和变迁,但在面对生活和困难的时候,信里面杨逵对家人表现出的挂念、鼓舞、幽默真的很动人。很多老生常谈的道理,细心去读也是能有新的体会。

  • 0 迷迷不迷路 2022-10-08 23:20:22 北京

    一位情感细腻的父亲,隔时空在释放自己的爱,父亲虽不能陪在家人身边,父爱却从不缺席。每一封给不同孩子信件都有着的细心叮咛,刻画了性格迥异的孩子们。牢笼封锁的是肉体,却阻止不了父亲去爱。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