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汉语词根 短评

热门 最新
  • 2 江流夜 2024-02-22 16:27:07 上海

    只能说逆天。有力地说明了在没有充分利用谐声材料之前引入其他性质暂不明的外语构拟声首只会是一场灾难)另外词族证据是绝对的弱证据,用各种犄角旮旯里的生僻词和生僻义配合大开脑洞的系联让人叹为观止。尽管如此竟然还是偶有灵光乍现的地方,比如指出收唇韵尾不接圆唇元音,另外有一些关系词的证据以及部份词族的系联应当确实可靠。大力出奇迹吧)

  • 0 [已注销] 2021-09-07 16:36:32

    还是暂时不要碰瓷这种东西吧...

  • 0 hurekisi 2021-06-26 21:24:48

    论证和构拟看不懂,也就看下词的变化过程和借入借出。

  • 1 天城越 2022-09-23 13:20:39 上海

    2022.9.4开始阅读。 力推,沙加尔文字平实,阅读体验佳,叙述过程论证逻辑清晰。 上古向中古发生了语言巨变。重音的作用:除去不太前缀和浊化前缀外,其他前缀复辅音可分为熔合型和松散结合性,前者前缀与词根辅音连读,没有轻重之分,这种复辅音后来简化成单辅音;后者前缀和辅首明显区别,辅首重读,形成轻重格,后来前缀消失了。沙加尔假设词可以是复辅音,但词根是单辅音的,即“复”是有前中后缀带来的。 沙加尔还批评了一个通病,就是当代学者讨论语源时,举出的外语词往往暗设它是跟汉语同源,通常还从假定的祖语一脉相承而来,忽视了普遍存在的借用现象。这也是此前看包拟古汉藏语研究时我的一个疑问。 ——2022.9.23完

  • 0 百越闲人 2022-09-05 13:38:59 上海

    沙加尔那大得一如既往的的神奇脑洞大合集。属于看的时候感觉有那么点意思,看完了又想不起来有什么重点的书。论证也不见得多坚实,总之突出一个脑洞大开,算是白-沙2014的声母部分的预演。不建议上古音没有学扎实的人阅读。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