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兰德尔·雷(L.Randal Wray) 著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出品方: 中信·灰犀牛
副标题: 如何应对下一场金融危机
原作名: Why Minsky Matters:An Introduction to the Work of a Maverick Economist
译者: 张田 / 张晓东
出版年: 2019-5-1
页数: 304
定价: 58.0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21701661
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出品方: 中信·灰犀牛
副标题: 如何应对下一场金融危机
原作名: Why Minsky Matters:An Introduction to the Work of a Maverick Economist
译者: 张田 / 张晓东
出版年: 2019-5-1
页数: 304
定价: 58.00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21701661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明斯基时刻:如何应对下一场金融危机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nomad 2022-07-06 02:55:31
无知加杠杆,收获有趣的结果。在明斯基看来,由于卢卡斯理性预期的存在,政策最好让人捉摸不透,市场才能“恐惧恐惧自身”,走上审慎增长的路径:斯密埋下不稳定的因素,凯恩斯无法达到可观的需求,拥抱不确定性,或者拥抱危机的确定性,方法论同马克思熊彼得。
0 有用 beepbeepSheep 2020-06-03 13:09:56
嚼这本蜡就是对中文语言能力最大的破坏
0 有用 Moon 2019-06-20 18:26:52
你会发现明斯基的很多市场其实已经超越了“凯恩斯主义”和“斯密主义”而是自成体系的,而且是取长补短的,兼顾了市场与政府两端。其对于金融危机的预判,特别是他的“稳定的不稳定性”理论堪称经典,也是对一些列金融危机最有解释力的,而他对于金融机构改革和就业问题的看法则(无论对错)都非常值得我们去深入研读。明斯基之所以长期不为众人所知,是因为他的经济思想相当异类,也就是与主流格格不入,读完这本书你一定会有这样... 你会发现明斯基的很多市场其实已经超越了“凯恩斯主义”和“斯密主义”而是自成体系的,而且是取长补短的,兼顾了市场与政府两端。其对于金融危机的预判,特别是他的“稳定的不稳定性”理论堪称经典,也是对一些列金融危机最有解释力的,而他对于金融机构改革和就业问题的看法则(无论对错)都非常值得我们去深入研读。明斯基之所以长期不为众人所知,是因为他的经济思想相当异类,也就是与主流格格不入,读完这本书你一定会有这样的感受,但是仔细想想,这些思想却是深刻的,正因为其看到了我们主流经济学理论的不足才特别值得我们重视。 (展开)
0 有用 终南山 2022-12-09 17:26:21 天津
干预措施的成功反而鼓励了更多的冒险行为。
0 有用 狗子 2022-07-21 17:01:47
可读可不读的一类书。
0 有用 📚📖🌮🍣🍕 2023-03-23 11:09:30 广东
讲述明斯基的一些研究成果 ,明斯基观点独特,与传统经济学家的观点不同,正因如此,才遇见到了下一场经济危机的到来。
0 有用 zhurz 2023-03-16 20:59:30 广东
目前看觉得内容很散
0 有用 步方 2023-02-26 17:13:45 北京
充满了来之不易的真知灼见。1.稳定会滋生不稳定;2.资产负债表和安全边际概念的扩展;3.每个人都可以创造自己的货币;4.最后雇主计划;5.经济学教育必须与社会学和历史学融为一炉。
0 有用 长弓皮揣子 2023-02-23 11:43:10 四川
很赞同明斯基关于提升就业率的想法。
1 有用 原小北 2022-12-28 06:56:17 美国
MMT应该是源于明斯基,感觉好多东西找到出处了。1.银行先贷款再存款。2.谁都可以创造货币,无非是别人信与不信。3.就业才是经济的重点。解决就业,促进消费,关键是增加就业岗位,而不是就业培训或者救济。4.财政赤字并不是洪水猛兽。5.中央银行应该多用贴现及其衍生的检查权。有隔夜拆借市场存在,所以准备金制度作用大打折扣。要价格控制而非数量控制。6.经济的内核是不稳定的而非稳定的,虽然结论都是用货币政策... MMT应该是源于明斯基,感觉好多东西找到出处了。1.银行先贷款再存款。2.谁都可以创造货币,无非是别人信与不信。3.就业才是经济的重点。解决就业,促进消费,关键是增加就业岗位,而不是就业培训或者救济。4.财政赤字并不是洪水猛兽。5.中央银行应该多用贴现及其衍生的检查权。有隔夜拆借市场存在,所以准备金制度作用大打折扣。要价格控制而非数量控制。6.经济的内核是不稳定的而非稳定的,虽然结论都是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去制约,但出发点不一样。7.监管对银行,一是解决凯恩斯问题,决定有多少钱可以出借(捎带手抨击鲍威尔小幅加息),有钱不愿出借就该诉诸财政政策。二是解决斯密问题,钱借往该借的地方,所谓政策引导。8.加强社区银行和小企业,而非那些大银行和大企业。9.还是那句老话,要功能监管而非机构监管。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