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翻了《杜文秀》《东干》《回疆》及《捻军》等几节,感觉平平,缺点不少,毕竟是俗讲的基础上集结成文。 要不是作者的名气,搁现在没多大阅读价值。 倒是上海人民的头挺铁,不得不佩服,什么辉人屠杀汉族之类的,没做删改,这要是被天龙人盯上……
本抱着了解清代除康雍乾外脉络的目的,奈何全书讲的实在太散,捻军那一块不明所以。
清末部分是重头,很多事情叙述的简略,但不乏有见解的语句。这两天心情糟的很,被一对愚蠢粗鲁无礼的夫妻气的头晕脑胀,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就我一个人感觉作者的叙述很乱吗?给人一种一会讲这里,一会讲那里的感觉。
“天理即在人欲之中,无人欲则天理亦无从发现。”——王夫之
讲蒙古的地方,配合之前从其他地方读到的一些,互为补充,明白了很多。就是说,作者缺了几句话,加上就更好了。对这种书期待不要太高就经常会有惊喜
挺好的,不过感觉后半部分明显太简单了,可能作者假设大家都知道了吧。毕竟底稿是民国年间的讲座。
清廷愚蠢,列强蛮横,理想的加速主义实验
黎先生讲史,越到近前引用的却越是不靠谱的野史,居然堂而皇之的将孝庄太后下嫁、「传位于四阿哥」,甚至吕四娘取雍正首级这种荒诞不经也写入讲义中,可见当时所谓「风靡」的历史普及课也是沽名钓誉的厉害,作为一个历史学者,这样轻浮的态度甚至不如当下的自媒体博主,无论时代环境如何变化,一些学术的底线还是需要有的。
终于把中国历史大致捋了一遍,以后再细细琢磨。
要做到历史事实准确,同时还能讲的有趣让人喜欢听,黎东方怕不是万里挑一的天才说书人。
一般,清通史读物(算上一些近代史里的清朝)大多叙事里就是清开国史加南明史加康正乾明君史(补嘉庆)加世界中的清帝国史。
个人感情倾向有点明显,详略也处理的一般,可能是因为一堆满族人名字不认识吧,感觉比虞云国的差远了
个人的阅读感受而言,略有详略失当,一些重大事件,只讲其然而未讲其所以然,只见果未溯因,而另有一些事件,则事无巨细,繁杂琐碎,阅读感受不佳,尤其天地会与太平天国一节。清朝的历史,各类正剧、演义、戏剧,小说,数不胜数,因此大致脉络算是清晰的,读一遍此书也算是对清史的一遍梳理。作者很注意对民间野史所聚焦的事件表达自己的看法,多尔衮与孝庄、雍正出家或被刺、乾隆的身世、同治之死、赛金花等等小说最爱的题材,都做了一一梳理与表达。晚清的历史读来真是让人不甚唏嘘,萧墙之祸,外敌之辱,确让人心生义愤。而晚清时期粉墨登场的人物,很多都是争议不断,从康有为李鸿章,到光绪慈禧,再到袁世凯孙中山,功过忠奸,如何言明。
有些地方极为详细。然而总体结构稍欠连贯与严密,小憾。
清朝建国之初也是气势如虹、威风八面,前几位皇帝都是十足的能人,然而到乾隆之后国运长驱直下,八旗子弟意志消磨,面对内乱重拳出击,面对外敌唯唯诺诺,或许这是游牧民族的通病吧。清廷一方面骄傲自大、架子十足,而另一方面遇到侵略者则是退避三舍、折辱卑曲,实在可恨。 本书总体很流畅,但是读到太平天国起义,大量人名地名就把我淹没,让我摸不着头脑了,有空再读清史吧,实在很不喜欢。
老一代专家的语言真的精练。清晰透明。
读了细说宋朝之后买了明朝和清朝,水准差很多,这种水平的书 出版后 不会觉得良心不安吗
一般,不怎么客观。作者的怨念不小,闹肚子怨气怎么可能客观的写历史?野史也塞进来了,读不读无所谓了。
细则细矣,条理上略微乱些,读起来费力些,总的也就是重温一下历史。
> 黎东方讲史·细说清朝
4 有用 風流就在身邊 2021-10-23 17:29:25
翻了《杜文秀》《东干》《回疆》及《捻军》等几节,感觉平平,缺点不少,毕竟是俗讲的基础上集结成文。 要不是作者的名气,搁现在没多大阅读价值。 倒是上海人民的头挺铁,不得不佩服,什么辉人屠杀汉族之类的,没做删改,这要是被天龙人盯上……
1 有用 Aliocha 2023-12-29 23:22:21 北京
本抱着了解清代除康雍乾外脉络的目的,奈何全书讲的实在太散,捻军那一块不明所以。
2 有用 汾河水怪 2022-08-24 10:51:45 山西
清末部分是重头,很多事情叙述的简略,但不乏有见解的语句。这两天心情糟的很,被一对愚蠢粗鲁无礼的夫妻气的头晕脑胀,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1 有用 胖胖张 2023-12-09 05:02:45 福建
就我一个人感觉作者的叙述很乱吗?给人一种一会讲这里,一会讲那里的感觉。
0 有用 大可乐 2022-03-10 18:17:10
“天理即在人欲之中,无人欲则天理亦无从发现。”——王夫之
0 有用 boogie 2021-12-23 13:24:07
讲蒙古的地方,配合之前从其他地方读到的一些,互为补充,明白了很多。就是说,作者缺了几句话,加上就更好了。对这种书期待不要太高就经常会有惊喜
0 有用 Kat 2023-09-17 12:45:15 浙江
挺好的,不过感觉后半部分明显太简单了,可能作者假设大家都知道了吧。毕竟底稿是民国年间的讲座。
0 有用 我突然 2023-06-06 16:19:57 上海
清廷愚蠢,列强蛮横,理想的加速主义实验
0 有用 451½°F™ 2023-12-20 13:00:58 上海
黎先生讲史,越到近前引用的却越是不靠谱的野史,居然堂而皇之的将孝庄太后下嫁、「传位于四阿哥」,甚至吕四娘取雍正首级这种荒诞不经也写入讲义中,可见当时所谓「风靡」的历史普及课也是沽名钓誉的厉害,作为一个历史学者,这样轻浮的态度甚至不如当下的自媒体博主,无论时代环境如何变化,一些学术的底线还是需要有的。
0 有用 带着书跑步 2023-10-12 09:34:02 北京
终于把中国历史大致捋了一遍,以后再细细琢磨。
1 有用 Thunder 2020-05-02 22:43:47
要做到历史事实准确,同时还能讲的有趣让人喜欢听,黎东方怕不是万里挑一的天才说书人。
0 有用 乾元 2020-07-27 20:14:46
一般,清通史读物(算上一些近代史里的清朝)大多叙事里就是清开国史加南明史加康正乾明君史(补嘉庆)加世界中的清帝国史。
0 有用 追风少年 2021-06-20 00:12:57
个人感情倾向有点明显,详略也处理的一般,可能是因为一堆满族人名字不认识吧,感觉比虞云国的差远了
1 有用 豆友191934391 2021-04-28 11:59:05
个人的阅读感受而言,略有详略失当,一些重大事件,只讲其然而未讲其所以然,只见果未溯因,而另有一些事件,则事无巨细,繁杂琐碎,阅读感受不佳,尤其天地会与太平天国一节。清朝的历史,各类正剧、演义、戏剧,小说,数不胜数,因此大致脉络算是清晰的,读一遍此书也算是对清史的一遍梳理。作者很注意对民间野史所聚焦的事件表达自己的看法,多尔衮与孝庄、雍正出家或被刺、乾隆的身世、同治之死、赛金花等等小说最爱的题材,都做了一一梳理与表达。晚清的历史读来真是让人不甚唏嘘,萧墙之祸,外敌之辱,确让人心生义愤。而晚清时期粉墨登场的人物,很多都是争议不断,从康有为李鸿章,到光绪慈禧,再到袁世凯孙中山,功过忠奸,如何言明。
0 有用 君何能尔 2024-05-02 05:54:07 山东
有些地方极为详细。然而总体结构稍欠连贯与严密,小憾。
0 有用 布卢神父 2024-05-11 23:14:57 四川
清朝建国之初也是气势如虹、威风八面,前几位皇帝都是十足的能人,然而到乾隆之后国运长驱直下,八旗子弟意志消磨,面对内乱重拳出击,面对外敌唯唯诺诺,或许这是游牧民族的通病吧。清廷一方面骄傲自大、架子十足,而另一方面遇到侵略者则是退避三舍、折辱卑曲,实在可恨。 本书总体很流畅,但是读到太平天国起义,大量人名地名就把我淹没,让我摸不着头脑了,有空再读清史吧,实在很不喜欢。
0 有用 白学 2024-12-30 15:54:36 安徽
老一代专家的语言真的精练。清晰透明。
0 有用 mium 2025-03-22 07:14:51 广东
读了细说宋朝之后买了明朝和清朝,水准差很多,这种水平的书 出版后 不会觉得良心不安吗
0 有用 气死人不偿命的 2025-04-27 09:30:43 天津
一般,不怎么客观。作者的怨念不小,闹肚子怨气怎么可能客观的写历史?野史也塞进来了,读不读无所谓了。
0 有用 放吾归山 2020-12-20 00:40:48
细则细矣,条理上略微乱些,读起来费力些,总的也就是重温一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