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我是来看八卦的。。。
牧斋总将河东君比作绿萼梅花,是真的吗?
文字优美华丽,确是研究诗学出身的学者写成的。然明清之际思潮难以清晰厘判,士人心态也过于复杂,作者有些论述承绪前人,不甚符合史实世势,并非所有行为都是能放在“贰臣”心态以及“反清复明”这个框里论述的,且部分篇章用词、言说视角难以言说。评分虚高,07年一版或更贴合实际。
金陵、武林、姑苏,三个江南的地标性城市。他们的城市风格在如今看来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了,尤其是在经历了近现代历史、当代建设和当下的互联网大潮后,个个走向了不同的发展道路。胡晓明老师还是聚焦于这三个城市的共同点,他对过去江南风土的向往在在展现。正如他在序言中提到的那样,如何将雅和俗结合起来;他引用牟宗三先生的讲法:如何将个人的“尽才尽情尽气”和更大的一点的“尽心尽性尽理”结合起来成为完整的文化生命。来自江南的士子文人、乃至名妓才女,早早地开始思考这些安身立命的大哉问。所以与其说这本书是关于江南的札记,更不如说从风土起兴、观照那些念兹在兹的文人。如果能把这本书往小思老师的《香港文学散步》方向做的话估计能更有趣一些,不缺游记也不缺马蜂窝路线的现在,缺的是结合二者的思量和动力。
胡老师很喜欢“卧游”,读他的文章也像是在“卧游”。
读了一百页,这种风格的杂文实在不是我的菜,真不能坚持读下去,胡老师对不住了
“中国文化有一个大智慧,即不使人的精神生活、文化生活与自然生命相脱节,重视将人的精神生活与文化生活直接贯注于日常生活之中,以润泽、陶冶自然生命,使之涵具一种精微的诗意。”
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之感,华东师大中文系果然名不虚传,与此等大师同校,竟生出不配为师大学子的喟叹了。
江南极深的文化内涵,值得现代人去发掘。和之前的版本相比,这个版本增补了一些珍贵的图片。
不推荐,看个目录,快速翻阅,再根据需要找延伸资料细读更好。
时隔六七年,终于走过书里所记所有地方,再重读
“文化江南”美学随笔开山之作,另一个视角领略明清之际的江南。
算是我读过写江南散文里最好的那个级别里的了
这本书可以让我看到江南小城里流淌这水流和走过的人。书里主要介绍了三个地方,金陵,临安,苏州。我觉得也许这三座城是江南文化的代表,但是不全是江南,有太多的不知名的地方,值得我们细细去品味。这本书主要从各个考证里说明人物和历史,我个人觉得,可能说是论文更妥帖一点吧。(我是一个理科生,这个只是个人观点。)文中我见着大量信用了陈寅恪老先生的文章,让我觉得也许我去看老先生的那些文章会更好一点。 以上只是对这些文化一点点好奇的门外汉的看法。
江南文化研究集大成者,又以随笔的形式写出,可读性强
翻阅。现行学术规范等于掉书袋?个别地方还是存在细节错误。
可读性强,资料丰富,让自己有重读柳如是别传的想法~
学问消融于美的文史随笔。
旁征博引、诗意盎然的文字,铺陈出江南的晚明气象
> 文化江南札记
2 有用 铁桶师傅 2020-09-03 23:32:14
我是来看八卦的。。。
1 有用 照籬 2020-09-12 10:53:16
牧斋总将河东君比作绿萼梅花,是真的吗?
1 有用 星河光碎 2020-05-24 10:23:03
文字优美华丽,确是研究诗学出身的学者写成的。然明清之际思潮难以清晰厘判,士人心态也过于复杂,作者有些论述承绪前人,不甚符合史实世势,并非所有行为都是能放在“贰臣”心态以及“反清复明”这个框里论述的,且部分篇章用词、言说视角难以言说。评分虚高,07年一版或更贴合实际。
1 有用 熊柴大略 2019-05-28 10:09:37
金陵、武林、姑苏,三个江南的地标性城市。他们的城市风格在如今看来已经是完全不同的了,尤其是在经历了近现代历史、当代建设和当下的互联网大潮后,个个走向了不同的发展道路。胡晓明老师还是聚焦于这三个城市的共同点,他对过去江南风土的向往在在展现。正如他在序言中提到的那样,如何将雅和俗结合起来;他引用牟宗三先生的讲法:如何将个人的“尽才尽情尽气”和更大的一点的“尽心尽性尽理”结合起来成为完整的文化生命。来自江南的士子文人、乃至名妓才女,早早地开始思考这些安身立命的大哉问。所以与其说这本书是关于江南的札记,更不如说从风土起兴、观照那些念兹在兹的文人。如果能把这本书往小思老师的《香港文学散步》方向做的话估计能更有趣一些,不缺游记也不缺马蜂窝路线的现在,缺的是结合二者的思量和动力。
0 有用 兰藻 2022-02-28 19:56:29
胡老师很喜欢“卧游”,读他的文章也像是在“卧游”。
0 有用 黄黄文 2022-05-20 12:08:30
读了一百页,这种风格的杂文实在不是我的菜,真不能坚持读下去,胡老师对不住了
0 有用 effelee 2024-09-02 08:05:32 陕西
“中国文化有一个大智慧,即不使人的精神生活、文化生活与自然生命相脱节,重视将人的精神生活与文化生活直接贯注于日常生活之中,以润泽、陶冶自然生命,使之涵具一种精微的诗意。”
0 有用 沈照安 2021-01-17 13:34:24
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之感,华东师大中文系果然名不虚传,与此等大师同校,竟生出不配为师大学子的喟叹了。
0 有用 独角兽想象地图 2019-05-21 10:06:14
江南极深的文化内涵,值得现代人去发掘。和之前的版本相比,这个版本增补了一些珍贵的图片。
0 有用 蘑咕 2021-04-27 16:36:39
不推荐,看个目录,快速翻阅,再根据需要找延伸资料细读更好。
0 有用 红朝杜少卿 2021-06-04 10:43:25
时隔六七年,终于走过书里所记所有地方,再重读
0 有用 游吟荷马 2019-05-21 10:14:47
“文化江南”美学随笔开山之作,另一个视角领略明清之际的江南。
0 有用 kkkkkkkiwi 2020-03-06 18:59:04
算是我读过写江南散文里最好的那个级别里的了
0 有用 清欢 2019-12-25 10:43:46
这本书可以让我看到江南小城里流淌这水流和走过的人。书里主要介绍了三个地方,金陵,临安,苏州。我觉得也许这三座城是江南文化的代表,但是不全是江南,有太多的不知名的地方,值得我们细细去品味。这本书主要从各个考证里说明人物和历史,我个人觉得,可能说是论文更妥帖一点吧。(我是一个理科生,这个只是个人观点。)文中我见着大量信用了陈寅恪老先生的文章,让我觉得也许我去看老先生的那些文章会更好一点。 以上只是对这些文化一点点好奇的门外汉的看法。
0 有用 华狮独角兽 2019-05-28 09:58:35
江南文化研究集大成者,又以随笔的形式写出,可读性强
0 有用 湖西青年 2020-04-29 16:57:11
翻阅。现行学术规范等于掉书袋?个别地方还是存在细节错误。
0 有用 oceanL 2019-08-05 07:22:03
可读性强,资料丰富,让自己有重读柳如是别传的想法~
0 有用 清霁 2019-05-22 22:20:33
学问消融于美的文史随笔。
0 有用 shibata 2019-05-30 09:09:30
旁征博引、诗意盎然的文字,铺陈出江南的晚明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