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大正时期1912~1926年对华态度与政治博弈“近代日本的对华认知并不局限于思想领域,它反映了日本政治势力的博弈,也切实地影响了日本的对外政策。对华认知和对华政策之间存在紧密的互动。本书……从近代日本民主主义与帝国主义博弈的角度考察日本政治思潮的演变轨迹。于大正时期日本各界如何看待中国民族主义的觉醒和中国的革命运动,这一时期日本的对华认识具有怎样的特征、在近代日本思想史和近代中日关系史上处于什么位置等诸多问题,现有的先行研究成果尚不能给出确切的答案。”
基本是一个博士论文的篇幅,以梳理为主。作者之前在外国问题研究上的一篇论文应该是此书一部分吧。谈到认识,其本身也是一种制作,很多时候不是它是什么我们就认为它是什么,而是我们认为它们是什么它就是什么。某种意义上来讲,近代日本的中国像主要就是这样构建起来的,从黑格尔的东方印象到丸山近代以外的存在,换句话说,这也是一种没有近代中国的近代中国像。至于大正民主,有帝国的天花板罩着,再怎么强调也是五十步与百步。
> 辛亥革命至国民革命时期日本的对华认识
0 有用 y 2022-03-19 04:14:01
大正时期1912~1926年对华态度与政治博弈“近代日本的对华认知并不局限于思想领域,它反映了日本政治势力的博弈,也切实地影响了日本的对外政策。对华认知和对华政策之间存在紧密的互动。本书……从近代日本民主主义与帝国主义博弈的角度考察日本政治思潮的演变轨迹。于大正时期日本各界如何看待中国民族主义的觉醒和中国的革命运动,这一时期日本的对华认识具有怎样的特征、在近代日本思想史和近代中日关系史上处于什么位置等诸多问题,现有的先行研究成果尚不能给出确切的答案。”
0 有用 一桥阿尼玛 2019-08-13 20:40:19
基本是一个博士论文的篇幅,以梳理为主。作者之前在外国问题研究上的一篇论文应该是此书一部分吧。谈到认识,其本身也是一种制作,很多时候不是它是什么我们就认为它是什么,而是我们认为它们是什么它就是什么。某种意义上来讲,近代日本的中国像主要就是这样构建起来的,从黑格尔的东方印象到丸山近代以外的存在,换句话说,这也是一种没有近代中国的近代中国像。至于大正民主,有帝国的天花板罩着,再怎么强调也是五十步与百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