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朝贵与太平天国早期史 短评

热门 最新
  • 29 东土大唐 2019-06-13 17:08:38

    太平天国的领导排名颇有讲究,虽然南王冯云山是创始人,奈何不会玩权术,被东王和西王夺权。东王和西王斗,在东王推动下西王最终战死沙场,东王独揽大权。北王是西王的亲信,在天京事变中杀了东王一家,最后天王统一大权诛杀北王。

  • 17 纪恩同学 2019-05-29 20:35:29

    一群没文化的骗子搞出一出大戏

  • 11 小小蚊子君 2019-06-23 02:04:36

    材料本身不足,也确实讲不出花来~

  • 8 维舟 2019-08-03 07:43:14

    作为硕士论文可说相当杰出,值得加1星。研究路径略传统,是“填补空白”式的(的确做到了),从爬梳考证入手,注重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评判、定性(作者或许自认持平,但他的评价无疑是基于对太平天国的基本同情的),但确实厘清了很多事实,并由此入手,窥见太平天国神权之下的权力结构,对此前此后的中国史解读可说也不无启发。在此似可区分“两个萧朝贵”:真实的与神化的,但书中解读的单一之处,在于完全从政治权谋出发理解,将很多事一律看作阴谋。不过,他却遗漏了一个可能的逻辑推测:最后导致萧朝贵战死的长沙之役,或许很可能是萧在伤后复出时,急欲立功以巩固自己权位,因此才不顾战略战术漏洞,出现这样看似奇怪而鲁莽的决策。

  • 5 Fal Conde 2020-10-16 13:43:34

    萧朝贵几乎是杨秀清的翻版,同样的烧炭工出身,同样的半文盲/半汉化族群背景,同样在冯洪秀全离开广西时依靠跳大神上位,同样拥有依靠“附体”的能力;在太平天国的信仰闭环下,这种“下凡神仙”的大能,赋予萧和杨超然地位,成为拜上帝会实际的话事人,即便是天王本人也不得不经常要跪地听其号令。然而平庸的军事素养和倒霉的运气却让萧在金田之后先是重伤,后又在长沙毙命。制衡者的缺失导致了杨的乾纲独断,却也为本来为【天父天兄】颐指气使压得喘不过气的洪打开了一扇翻盘的窗口,原本狂热的拜上帝会信仰,也从此开始逐渐动摇,最终在5年后南京的腥风血雨里,化作一阵荒诞的灰烬。

  • 3 DRYJIAYOU 2019-11-13 00:22:04

    一方面是以天兄圣旨为核心的史料对萧朝贵的生平的还原与分析,对萧朝贵的性格、妻子洪宣娇、天国中的定位有了精辟的研究;一方面是借助这种分析对太平天国早期政治史的分析,尤其是其中枢政治中神权与世俗权力的交织,中央与地方实力派的权势转移,指出太平天国出来没有建立出稳固、高效的权力结构,这是其败亡的重要原因。整本书涉及的内容很庞杂,史料的校勘与解读、军事史、催眠术(文化人类学?)、宗教学、政治学的分析,确实是做到作者指出的太平天国研究范式转变的要求了。作为一篇硕论确实是精彩。想想和作者写作硕论差不多年纪的我只能当NEET,真是感慨万千啊。

  • 3 舞池里的塔西佗 2020-08-27 15:38:19

    内卷社会“革命”运动鲜明特征:内部斗争和外部斗争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另外现代观念对巫觋文化的认识是单一维度的,天兄天父降灵在“现象”层面上一定是极富蛊惑力的,只不过今人无缘得见也无法理解罢了。

  • 5 庐山罩紫龙 2019-09-28 16:05:05

    1.史上最牛硕士论文,感觉写的时候就知道要出书了。于是我很想看看他博士论文是啥。 2.天京事变依然还是量变,达不到质变。 3.包村战役有意思。人家挺过了5次围剿啊,可以可以。农民和农民起义的关系,想到了秦晖抽象农民和具体农民的概念。

  • 4 枕流 2019-06-25 21:36:06

    材料爬梳得很充分,写作也十分精彩。作者的立场较为持平,乃至略偏向太平军,然而细读之下对茅先生所云的“黑化、全面否定”却不能不抱以理解。大清再烂,总是好过太平天国的。

  • 2 水妖 2024-06-08 20:18:24 广东

    创造性提出“萧朝贵时代”,作为早期与东王执政的过度阶段。但所引材料实在有限,这样的笼统的分期可能对天平天国权力结构造成更大误解

  • 7 Tradition 2020-02-29 12:32:12

    刘晨的秘诀在于运用镇压档来重新解释长毛天京事变等内政问题,镇压档以前只用来解释军事史,利用的很少。如此一来如果清方史料和长毛史料外方史料三结合的话,阅读太平天国基础相关史料将达到五六千万字起码(镇压档一千四百万,汇编一千七百万,丛刊正续五百万,曾全集一千四百万,胡全集相关二百万,加上天国文书印书吴档译丛地方史料其他湘淮等也要一千万,还有很多未出版)

  • 1 子不语 2024-01-19 13:43:27 上海

    缺少自觉的理论路径

  • 3 兼忘之城 2020-03-27 12:53:27

    原始史料难读,此书检索成文不易,加一星~ 几点结论:一天兄不是封的,二天兄是竞争中产生的,三天兄和天父是轮流坐庄各有千秋,四疾病和死亡是竞争中的重要因素,五北王发难是这场权力斗争的衍生品~本书探讨了太平天国前期的权力构成,蛮有启发性~ 一点引申思考,作为西王嫡系,北伐军是否只是东王的弃子?是用来充作城墙屏蔽天京的牺牲品?

  • 1 songtong2010 2020-08-06 18:56:14

    也就这样吧……凑数痕迹太浓,硕论补了四篇论文弄出一本书,可能有价值的部分不过十页。个人来看,得出东西王的关系,是个成果。附录里论证天京事变不是盛衰分界,比较有说服力。其他实在是太过无聊,比如萧朝贵死在哪天,被打到哪,籍贯,这些都和历史发展过于无关。书名里有早期史,其实一句话,西王曾经联手后来试图制衡东王也没啥新推进。

  • 1 康康的宝宝🐕 2020-12-03 10:55:37

    “入城者唯避南门,其余六门皆可缒以出入。衢巷间妇女娭游,酒食过从盛于平时,忘其为围城焉”。长沙人的这种气质看来是骨子里的。

  • 1 恪彥 2020-05-16 13:47:32

    选题不错。做的比较扎实,史料覆盖比较全面。作者是个有潜力的研究者,但不善文字表达,文笔着实欠佳。

  • 0 嗨呆客要出门玩 2020-10-23 10:25:48

    硕士论文发展而来,篇幅略短,主题倒是蛮好。

  • 1 金智媛 2021-01-17 14:19:52

    刘晨的硕论 在其笔下萧朝贵的人物形象更加丰富立体 同时 也揭示了短暂的“萧朝贵时代” 总之 大致如此 PS:人物个案研究要基于做年谱(表)和搞清传记源流的两大原则 否则 多是瞎扯

  • 1 道理大抵都听过 2021-02-12 00:11:31

    梳理了萧朝贵风波诡谲的一生,太平天国早期小朝廷变幻莫测的关系,委实令人咋舌。关于萧朝贵与神学体系的思考也值得一看。

  • 0 逆风飞扬 2019-09-13 23:04:34

    历史没有如果,萧的特点还是被作者分析得挺清楚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