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水微澜 短评

热门
  • 11 2016-05-10 23:49:08

    记得当年读完就想这比同是四川人的巴金高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 5 欢乐分裂 2010-07-15 10:13:28

    语言鲜活,古韵犹存,那些动人心魄的风卷云涌在久远的舞台上空旷上演

  • 4 不知 2016-08-04 18:56:29

    一本被忽视的经典!一百多年前的成都,城墙、青羊宫、九眼桥、总府路、小科甲巷、东大街…义和拳运动如何在波及到成都,影响到蔡大嫂罗歪嘴等人的命运,死水微澜,最后的结局真实到让人心里发颤。

  • 3 张翔武 2012-06-12 16:39:31

    四川话,我们那里的话就是这个调调,多数口语用词一模一样,或许我们就是四川移民到湖南的,只是我们那里没有袍哥。

  • 3 Shinya 2010-03-12 12:13:05

    “……于是,只有人声,只有人声,到处都是!似乎是一片声的水银,无一处不流到。而在正午顶高潮时,你差不多分辨不出孰是叫卖,孰是吵骂,你的耳朵只感到轰轰隆隆的一片……”何等笔力!

  • 3 海阔天空祝沽笙 2013-05-30 16:24:57

    李劼人“大河小说”三部曲的第一部,也是他的代表作。“死水”指19、20世纪之交死水一般宁静的成都城——说实话,将成都这片以安逸、闲适出名的远离政治中心的乐土形容为死水,是非常恰当的。但成都毕竟是大城市,无论怎样的消息总也能断断续续地传入人们的耳中,故而难免在沉闷之上泛一些“微澜”。书中主题自然是罗歪嘴和邓幺姑(蔡大嫂)之间几乎弄假成真的感情纠葛,然而两人心底却各有盘算:罗不愿受婚姻关系的束缚,宁愿自由自在当袍哥;邓一心向往成都的富家生活,当罗逃走之后,她看出顾天成可以给她带来好处,便以释放原丈夫蔡天顺为条件,嫁给了顾。罗是颇有侠客味的,而蔡的泼辣、自决、强悍却像极了王熙凤。此书奇在一般被主流鄙视的“嫖客”“妓女”竟能如此理直气壮地活着,足见边地的市情之不受礼教道德过分束缚而显得自然、可爱。

  • 2 胡了了 2018-09-20 00:41:35

    比巴金强太多了……不知道为什么文学史上不怎么讲李劼人。方言小说写作的优秀案例,四川口语用得很妙,故事讲得也很精彩。

  • 2 森雲 2017-08-22 09:56:25

    荡气回肠,活色生香。语言自足,余香满口,娓娓道来,结构精妙。中国版包法利夫人的突围之路。要是有个成都话的朗读版该是多么巴适啊!!!

  • 1 查尔瓦公子 2011-09-06 08:37:19

    这实在是本好书。是四川民间活生生的写照。抛开邓幺姑、罗德生、顾天成的命运不说。里面关于洋教、袍哥的讨论都很有味道。更别说四川话的文笔,有趣得很。四川真是一个怪地方,无论戏曲、方言、地域,都偏于一隅。不与中原同,真有些楚国的意思。

  • 1 成知默 2014-09-15 21:04:25

    表面上是人妻蔡大嫂与袍哥头目罗歪嘴的情欲纠缠,却也是那个时代四川成都天回镇的世情画卷,安定得有如死水般的古城,以及古城中波澜不惊的生活与市井众生。时代已改天换日,“当义和团、红灯教、董福祥攻打使馆的消息,潮到成都来时”,这座古城,“虽然也如清风拂过水面,微微起了一点涟漪。但是官场里首先不惊慌,做生意的仍是做生意,居家、行乐、吃鸦片烟的,仍是居他的家,行他的乐,吃他的鸦片烟。而消息传布,又不很快,所以各处人心依然是微澜以下的死水,没有一点动象”。生老病死爱恨情仇,便是小城的时代大历史,也是大时代下鲜活的蜀地风俗史。

  • 1 食菠萝 2014-07-24 11:33:19

    朝廷洋教义和团洋货申报之类点在故事中,大历史下“死老百姓”的三观又天真又世故,当社会史看也颇有趣味。市井私情恶斗种种堂皇又积极,果真是蜀地风俗咩?——初读感觉并不投缘,回头一想却很好(就像看一句顶一万句)。

  • 1 想做小孩子 2014-07-02 09:54:02

    和萧红的呼兰河传相比,李劼人的死水微澜同样植根乡土,却展现了更为广阔的社会图景,蕴含了更为深厚的人世情怀。死水微澜的书名无比切题,它描摹了传统地域遭遇变乱时的众生反应。但微澜终究只是泛起的轻波,那汪死水才是作家刻意表达的重点。且这死水若从内部观瞧,实在是喧哗纷纭、气完神足的一派活色生香。那些美如画片的乡野景象,那些依旧丰满的风俗世故,那些各自求索的鲜活灵魂,那些勃发交错的生动感情,都在小说中恣意生长,汇成一股浓得化不开的绚烂色彩与粗重气息,各人性格及其命运遂被淹没,时代成为此书真正的主角。

  • 1 千重 2014-08-26 00:37:55

    要用四川话把这本书慢慢读透,味儿就出来了,书里的人都说着方言活灵活现。这本书甚至太过诚实,侧重写一个女人嫁给了老实巴交的男人,婚姻生活沉闷无比,于是她出轨了,和丈夫的老表勾搭在一起,整个镇上人尽皆知,丈夫也默认了。再后来老表逃走,一去无音信;丈夫入狱,饱尝折磨;另一个丧气失女的男人愿意娶她,她答应了,没有丝毫犹豫。书里没有大是大非,没有谁对谁错,只是在结尾处借邓大爷的嘴嘴说出一句:世道不同了!......世道不同了!......

  • 2 baiya 2010-12-10 18:52:12

    上次去川师大校本部(劼人路)旁的李劼人故居菱窠参观,发现那里已然成了个小茶馆,一两桌人在和煦的阳光下搓着麻将。门票两元,我当时还开玩笑地问守门的老头子出示学生证可不可以买半票。记得最深的是屋后他给妻子立的碑石,碑石旁边是一颗久经年华的雨芭蕉。……时隔这么久,读《死水微澜》,依然忍不住欣喜和赞美。简练生动的语言,其中夹杂着熟悉的四川土话;那些多线索的编织,繁而不乱,又不啰嗦;最重要的是,它把世故和人情都描摹得那么真切,至今读来亦心有灵犀。……两个可续写的故事尾巴:1、香秀(顾招弟)的命运(郝达三一家的命运);2、罗德生(罗歪嘴)的命运。尚可补足的:顾天成、蔡兴顺、邓幺姐和金娃子的命运。当然,这是在要写续集的前提下才能做的。……死水微澜,久久思索,其实有些故事现在还发生着。……告慰李劼人先生。

  • 0 大甜甜~~ 2011-12-20 22:05:44

    没想象中好。或者成都毕竟不是一个历史感太强的地方。

  • 1 宁夏 2009-05-03 15:16:25

    “中国民间气概,就是这样要在悲苦人世里,活出英雄王气来”,最少也要来句“天无绝人之路”

  • 1 lan. 2015-07-09 11:06:51

    你以为沉重不堪的,都隐匿在诙谐有趣之中。成都人看起来特别亲切。

  • 1 混合果蔬干 2015-04-14 18:12:51

    “只要我顾三奶奶有钱!……怕那个?”

  • 0 夏空 2012-10-23 20:44:39

    看到東大街、西禦街、九眼橋,熟悉感油然而生。成都人才能體會到其中最深的韻味兒,用成都話讀才能讀出感覺。民國時期黃金時代寫出的書,才氣橫溢。看到太平天國就想起莫言的檀香刑,感覺有借鑒

  • 0 张眼 2015-05-12 09:05:37

    死水微澜这个题目毕竟是带有政治色彩的。死水毕竟不是好东西,再加上闻一多还有一首死水诗。然而无论目的如何,李劼人的写作终究是溢出了。这倒是魅力所在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