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天文学家的夜空漫游指南》的原文摘录

  • 因为存在引力,宇宙中的所有结构,包括恒星和星系,都会相互吸引,最终朝着彼此身上坠落。这种坠落会一直伴随着宇宙大爆炸产生的膨胀效应。亚里士多德那静止不动的天空早已不复存在。万物皆无常,在这无边无际的广袤世界中,一切都在运动、发展、变化。 (查看原文)
    丛林宜歌 1回复 2赞 2019-09-22 03:50:52
    —— 引自第135页
  • 人类是否能有一天头脑开窍,克制住自己贪得无厌的欲望,不再天修大建、 把一切照得灯火通明 这样,我们的子孙后代还能有机会凝望恢宏大气的夜空。 (查看原文)
    白小白 2赞 2019-12-30 00:02:35
    —— 引自章节:黑暗天空保护区
  • 在我们所处的纬度,太阳落到地平线以下6度时,人们就不能继续依靠自然光阅读了;到地平线以下12度时,我们周围物体的界线就开始模糊起来;到地平线以下18度时,我们就陷入了完全的黑暗。 (查看原文)
    王春华 2赞 2021-01-29 19:10:58
    —— 引自章节:蓝光
  • 现代天文物理学指出了人与宇宙紧密的联系:恒星的尘埃塑造了我们,也塑造了所有生命,更塑造了我们周围的整个物质世界。宇宙形成之初的大爆炸产生了无数原子,随后形成的恒星又不断孕育出新的原子。正是这些原子塑造了你我每个人。 (查看原文)
    丛林宜歌 1赞 2019-09-22 03:36:53
    —— 引自第123页
  • 恒星靠一己之力并不能制造出一整套元素周期表,比铁更重的元素它也无能为力。这个重任就交给了超新星。……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同样的宇宙家谱图,可以回溯到138亿年前的那次大爆炸。草原上奔跑的雄狮是我们的兄弟,原野上盛开的薰衣草是我们的表亲,我们身上都印刻着宇宙的历史。 (查看原文)
    丛林宜歌 1赞 2019-09-22 03:39:27
    —— 引自第126页
  • 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世间绝无恒常,一切自然现象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老子的《道德经》对道家思想进行了阐释,认为宇宙诞生于虚空,原初的一阵气息(“气”)在虚空中弥散开来,宇宙就运转起来。佛教思想也深刻地体现了无常的概念:刹那须臾之间,我们周围的人与物都已变换更改。变化是无法避免的,因为构成宇宙的不是稳固明晰的实体,而是处在永恒转化与互通中的动态流动。在佛陀看来,万物皆空,因而世界无常。“空”并不是指虚无,而是指“缺乏固有的存在”。“空”的概念直接催生了佛教另一个关键概念,即各种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没有什么能独立存在,自为“因果”。各种现象本身毫无意义,它们只是相互依赖的结果。 (查看原文)
    丛林宜歌 1赞 2019-09-22 03:55:53
    —— 引自第137页
  • 我们无法感受到光的存在,除非它与某个物体发生相互作用。 …… 当宇航员透过航天器的舷窗向外望去时,尽管他周围的空间全部笼罩在太阳光下,他却只能看到太空深邃的墨色。 (查看原文)
    Baron 1赞 2020-06-19 23:59:16
    —— 引自章节:光将我们与宇宙相连
  • 如果光子A和光子B在过去曾发生过相互作用(称之为“光子纠缠“),这两个光子就永远属于同一个整体,即便它们偶然间被拆散,分列宇宙遥远的两端,它们的行为仍然会呈现出极高的关联性。换言之,对这对纠缠的光子来说,其中一个总能即时地“知晓”它的同伴正在做什么,而整个过程并不需要任何信息的沟通交流。根据经典物理学的理论,A和B两个光子的运动应当是完全独立的,因为两者距离太遥远,无法通过光信号传递信息。可是事实却是B光子永远知道A光子的近况。如何解释这一现象?我们只能假设,现实作为一个整体在这对粒子中每一个的身上都同时有所体现。如果承认在过去曾经处于纠缠态的光子A和B确实属于一个完整的整体,那么先前提出的悖论就迎刃而解了。不管A和B相隔多么遥远,即便身处茫茫宇宙的两个极端,也无须通过发送信号的方式告知彼此的状况,因为它们从本质上来说是一体的,从未分离。两个光子时时刻刻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只不过它们互动的方式对我们来说仍是一个谜。EPR实验使得空间的概念有了全局性、整体性。所有关于“局部”的概念都不再适用:所谓的“此处”和“彼处”其实没有意义,因为此处也好,彼处也罢,其实都是同一处。物理学家把这一特征称为“空间的不可分割性”。 (查看原文)
    大宝没在学习 1赞 2022-02-22 20:42:28
    —— 引自章节:我们的幸福取决于他人的幸福
  • 日落就像芬芳安神的香脂,可以抚慰我们悲伤或忧郁的心灵。 (查看原文)
    Baron 2020-06-20 00:00:33
    —— 引自章节:日落
  • 草原上奔跑的雄狮是我么的兄弟,原野上盛开的薰衣草是我们的表亲,我们身上都印刻着宇宙的历史。 (查看原文)
    Baron 2020-06-20 16:57:27
    —— 引自章节:我们都是恒星的孩子
  • 换句话说,在我们身上发生的种种事件,实际上是由整个广阔无边的宇宙决定的。在我们这个不起眼的小星球上发生的事情,实际上与整个宇宙的结构息息相关!傅科摆迫使我们认识到,在宇宙中还存在着另一种相互作用,性质与现今的物理学所描述的完全不同,这种相互作用不需要力的参与,也不需要能量交换,却把整个宇宙联成一体。 (查看原文)
    Baron 2020-06-20 22:16:52
    —— 引自章节:每个部分都包含着整体
  • 智慧是必要且必然的,因为只有孕育出能够理解它组织架构与运转方式,欣赏它的美丽与和谐的智慧生命体,宇宙的存在才有意义。 (查看原文)
    Baron 2020-06-20 23:09:41
    —— 引自章节:人类理解宇宙的效率之高不合常理
  • 夜晚从不完整。 总会有— 因为我这样说, 因为我确信, 在痛苦的尽头, 一扇敞开的窗, 一扇明亮的窗。 总会有— 一场清醒的梦, 要满足的欲望, 要填饱的饥渴, 一颗慷慨的心, 一只伸出的手, 一只张开的手, 一双热切的眼, 一生; 相互分享的一生。 保罗·艾吕雅 《夜晚从不完整》 (查看原文)
    Baron 2020-06-20 23:19:28
    —— 引自章节:旁白:夜晚也是神秘的时间
  • 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同宇宙家谱图,可以回溯到138亿年前的那次大爆炸。草原上跑的雄狮是我们的兄弟,原野上盛开的薰衣草是我们的表亲,我们身上都印刻着宇宙的历史。 (查看原文)
    司马懿(社畜版 2021-05-17 23:58:33
    —— 引自章节:我们都是恒星的孩子
  • 宇宙好像被神秘的力量调整过一般,以确保人类能诞生。太空之所以如此广阔,了无边际,是为了迎合人类的出现。现代天体物理学发现,人类——或者从广义上说,生命与意识——会存在的事实已经被提前写好,镌刻在每个原子、每颗恒星、每个星系当中,管辖世间万物的物理原则也无不体现着这一点。宇宙的特性与规律如果稍有一丁点儿不同,你我就不可能坐在这里谈论太空了。宇宙和人类是密不可分的,它恰好十分精确地拥有产生智慧生命体所需的所有条件,这一生命体能够理解宇宙的组织结构。美籍英裔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Freeman Dyson)扼要地表达了这种联系:“宇宙已经知道,某处会有人类来临。“人与宇宙紧密的共生关系被称为“人择原理”。 (查看原文)
    大宝没在学习 2022-02-22 20:38:26
    —— 引自章节:人与宇宙的紧密共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