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人用腳走路會留下足印。不想變成泡沫的人魚就要學會走路,學會跳舞,再用舞步留下自己活著的力道。
相对一开始的写作,这本就跟《猪小姐》一样,走平淡路线,当然很多哏还是会埋,但不像以前会将某一种女性反应情绪给放大,而是用比较平静的笔触去描写一种心理上的不适应感,埋了很多现下流行的对比结构与角色给人玩味(例如管制“性”的失位母亲、作为对比的心美母女、异男般的同志舞蹈老师与错位对比的老师舞伴、几个男人(?)、角色错位的老房东),但浅浅地把没有说的故事让人自行发想,不像以前的大作文章,而是用一种很舒服且不复杂的笔触去描述夏天心灵自我调适的过程,读起来很平静,很像雕花水晶,很澄透,可以滴下自己的心情渗墨,露出自己喜欢的盘子纹路= =
裡面的人物都好平板。。。開始出現控制狂母親已經讓我覺得很無聊了,後面竟然又出現控制狂舞伴、控制狂男友,到底能不能有點新意。。。用雙人國標舞來比喻人之間的互動,好無趣的比喻。。。硬要穿插的人魚意境也很無聊。。。總之,每次看台灣作者寫的小說都覺得好難看好痛苦。。。
后面有点难过
将双人舞中的引领、跟随与现实生活中男女的权力关系放在一起对比,这个点还蛮好的。国标依赖于舞伴的部分太多了,这样一看还是Swing自由得多。 不太明白也不太喜欢人鱼这个类比,刨开这类东西其实整个故事很简单,留下的那些关于舞蹈的东西才是更能打动人、吸引人的。
2019年6月在台北诚品买到这本书,一直也没看,当时不知道这位放在新书榜区域的作者已经过世,这是她生命最后的一部小说。一个关于自我寻找和寻找人类世界生存之道的故事。国标舞的世界投射都市男女的关系。最后同为女作家的钟晓阳做了跋文,说她读到的是“珍惜生命”。是的,这是前一部“生命剪影”。
▪️跳舞和人生,追寻和遗弃。 ▪️想了解一些舞蹈相关的知识。
她最后没有成为专业的舞者,也没有再跳舞,但是她,找到了重心,挺直腰板,用稳定有力的中轴,去漂亮地走路。非常简单的小说,作家在余生坚持去完成,我读到了作家本人的解脱,也读到了她的挣扎。
64,298字。
仍是很多不像小說的部分,但是太共感。用腦子跳倫巴當然難。到底哪些倫理是值得崩壞的,哪些又不值得。
李维菁文字给到人的真实感是实实在在的。
前面写的比较一般,后面三章才好看起来
第二本维菁的书。 开头普普,差点就放弃了。中间的男性沙文主义,读得咬牙切齿:男人呐! 我感觉后面几章的升华点题过于多了,不那么像小说了。有点头轻脚重,刻意往深了走的感觉。 但是哦,是一本好书。对于女性意识的探求,和独立人格的思考,婚姻中男女地位的讨论值得反复琢磨。 读到最后,想到是维菁的遗作,难免有些惆怅。 那就站在自己的重心上,漂亮地走路吧,
读着有些想法 像海里的泡沫 越飘越高然后破裂 说到跳舞 年岁 舞伴 有点像杨德昌在讲台湾 让自己断掉骨头 然后离开 然后回不去//自己的重心 发育不好的子宫 做一生业余者
小说欣赏不来。给五分,为了二零一九年夏天的台北西门町,大春老师和叶美瑶师母一遍一遍对我说起“李维菁”的名字,无不充满了叹息。可惜当时我还不懂。
至少現階段的自己需要跟著有一次蛻變、成長。
哀伤又洒脱,文字好美
舞是「自由」的身體。
3.5。放下執著即是解脫,雖然說人世間的東西要是能握得住,誰願意放下呢。所謂瀟灑或看破,或多或少都有「不得不」的成分吧。前作《生活是甜蜜》是用前半生的天真和血淚換來的體悟,因此寫苦痛或信仰的崩壞也都熠熠生輝;到這本只剩中年的掙扎和忍讓,言辭、議論和鋪陳都氣若游絲,也沒想到這真的成為她的遺作了。多年前曾親自拿《生活是甜蜜》給本人簽名,至今仍記得她把書遞還給我時,直視著我的雙眼並道謝,那雙水汪汪的大眼裡滿是歷經風霜後的堅定與憂傷。這世界真是讓人感到虛無啊。
这不是一个故事向的小说,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感觉说得不是种故事而是说意识,娓娓道出细碎的日常小事说那些年代社会的遗留问题,平平淡淡没有特别戏剧化的诉说,就像波面下的水波浪弯弯曲曲的流动偶尔被折射一块光斑。 书的篇幅不长,我个人认为书背后的故事比故事本身更吸引人,她是病痛的时候坚持完成这部遗作,花了三天时间看完,我读到她字里行间的寂寞,也读到了句中的不甘,但我不喜欢。
> 人魚紀
2 有用 其後間奏 2019-07-31 11:54:22
人用腳走路會留下足印。不想變成泡沫的人魚就要學會走路,學會跳舞,再用舞步留下自己活著的力道。
1 有用 选选是只老河马 2019-07-17 16:41:17
相对一开始的写作,这本就跟《猪小姐》一样,走平淡路线,当然很多哏还是会埋,但不像以前会将某一种女性反应情绪给放大,而是用比较平静的笔触去描写一种心理上的不适应感,埋了很多现下流行的对比结构与角色给人玩味(例如管制“性”的失位母亲、作为对比的心美母女、异男般的同志舞蹈老师与错位对比的老师舞伴、几个男人(?)、角色错位的老房东),但浅浅地把没有说的故事让人自行发想,不像以前的大作文章,而是用一种很舒服且不复杂的笔触去描述夏天心灵自我调适的过程,读起来很平静,很像雕花水晶,很澄透,可以滴下自己的心情渗墨,露出自己喜欢的盘子纹路= =
0 有用 Orange 2019-12-16 22:50:48
裡面的人物都好平板。。。開始出現控制狂母親已經讓我覺得很無聊了,後面竟然又出現控制狂舞伴、控制狂男友,到底能不能有點新意。。。用雙人國標舞來比喻人之間的互動,好無趣的比喻。。。硬要穿插的人魚意境也很無聊。。。總之,每次看台灣作者寫的小說都覺得好難看好痛苦。。。
0 有用 夏天珍珠梅 2019-08-19 18:11:36
后面有点难过
1 有用 Waterlaccaria 2022-02-01 13:29:30
将双人舞中的引领、跟随与现实生活中男女的权力关系放在一起对比,这个点还蛮好的。国标依赖于舞伴的部分太多了,这样一看还是Swing自由得多。 不太明白也不太喜欢人鱼这个类比,刨开这类东西其实整个故事很简单,留下的那些关于舞蹈的东西才是更能打动人、吸引人的。
0 有用 沉山泥🐇 2022-05-04 11:42:59
2019年6月在台北诚品买到这本书,一直也没看,当时不知道这位放在新书榜区域的作者已经过世,这是她生命最后的一部小说。一个关于自我寻找和寻找人类世界生存之道的故事。国标舞的世界投射都市男女的关系。最后同为女作家的钟晓阳做了跋文,说她读到的是“珍惜生命”。是的,这是前一部“生命剪影”。
0 有用 江湖马扇子 2022-09-08 16:17:09
▪️跳舞和人生,追寻和遗弃。 ▪️想了解一些舞蹈相关的知识。
3 有用 Y小姐🌝 2023-03-31 14:50:24 日本
她最后没有成为专业的舞者,也没有再跳舞,但是她,找到了重心,挺直腰板,用稳定有力的中轴,去漂亮地走路。非常简单的小说,作家在余生坚持去完成,我读到了作家本人的解脱,也读到了她的挣扎。
0 有用 2024-12-17 00:30:40 江苏
64,298字。
0 有用 unicorn 2019-10-22 21:38:54
仍是很多不像小說的部分,但是太共感。用腦子跳倫巴當然難。到底哪些倫理是值得崩壞的,哪些又不值得。
0 有用 issa♪ 2021-06-04 16:10:13
李维菁文字给到人的真实感是实实在在的。
0 有用 颠簸三文鱼 2024-03-26 16:43:18 美国
前面写的比较一般,后面三章才好看起来
0 有用 四夕子 2024-12-15 21:05:27 新加坡
第二本维菁的书。 开头普普,差点就放弃了。中间的男性沙文主义,读得咬牙切齿:男人呐! 我感觉后面几章的升华点题过于多了,不那么像小说了。有点头轻脚重,刻意往深了走的感觉。 但是哦,是一本好书。对于女性意识的探求,和独立人格的思考,婚姻中男女地位的讨论值得反复琢磨。 读到最后,想到是维菁的遗作,难免有些惆怅。 那就站在自己的重心上,漂亮地走路吧,
0 有用 K 2022-09-07 20:27:18 上海
读着有些想法 像海里的泡沫 越飘越高然后破裂 说到跳舞 年岁 舞伴 有点像杨德昌在讲台湾 让自己断掉骨头 然后离开 然后回不去//自己的重心 发育不好的子宫 做一生业余者
0 有用 生暮寒 2023-11-24 23:04:22 上海
小说欣赏不来。给五分,为了二零一九年夏天的台北西门町,大春老师和叶美瑶师母一遍一遍对我说起“李维菁”的名字,无不充满了叹息。可惜当时我还不懂。
0 有用 PriscillaFan 2019-07-28 13:10:07
至少現階段的自己需要跟著有一次蛻變、成長。
0 有用 乱长 2025-02-09 20:13:45 辽宁
哀伤又洒脱,文字好美
0 有用 Jelly 2020-03-01 05:22:30
舞是「自由」的身體。
0 有用 介系 2023-07-27 21:51:45 中国台湾
3.5。放下執著即是解脫,雖然說人世間的東西要是能握得住,誰願意放下呢。所謂瀟灑或看破,或多或少都有「不得不」的成分吧。前作《生活是甜蜜》是用前半生的天真和血淚換來的體悟,因此寫苦痛或信仰的崩壞也都熠熠生輝;到這本只剩中年的掙扎和忍讓,言辭、議論和鋪陳都氣若游絲,也沒想到這真的成為她的遺作了。多年前曾親自拿《生活是甜蜜》給本人簽名,至今仍記得她把書遞還給我時,直視著我的雙眼並道謝,那雙水汪汪的大眼裡滿是歷經風霜後的堅定與憂傷。這世界真是讓人感到虛無啊。
1 有用 晚山欲迎风 2020-05-03 14:45:38
这不是一个故事向的小说,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感觉说得不是种故事而是说意识,娓娓道出细碎的日常小事说那些年代社会的遗留问题,平平淡淡没有特别戏剧化的诉说,就像波面下的水波浪弯弯曲曲的流动偶尔被折射一块光斑。 书的篇幅不长,我个人认为书背后的故事比故事本身更吸引人,她是病痛的时候坚持完成这部遗作,花了三天时间看完,我读到她字里行间的寂寞,也读到了句中的不甘,但我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