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双线叙事,一边是至死仍在嘴硬扮无辜的绅士连环杀手进化史,一边是芝加哥世博会自始到终乱中有序风风火火的历程,极有真实罪案类美剧的优良质感。
基于真实事件实录。作者很精彩地用了世博会与恶魔两条叙述线。这两条线其实都是同一主题——白城与恶魔都是人类制造。虽然恶魔更吸引眼球,但是我更喜欢白城那一半,绝妙的讽刺。绝妙的现实。如此丰盛,又如此邪恶,令人惊叹之处在于,我们真的很难区分,哪部分属于丰盛,哪部分属于邪恶?
白城欣欣向荣,象征着美国的崛起。恶魔则是活跃在一派繁荣下的罪恶暗流。一切都在暗喻着这个并非“非黑即白”的世界——白城在,恶魔就在。
952/几年前收过99读书人的版本,一直没有读,最近,换了新版本,也终于提上了阅读的日程。《白城恶魔》的营销点一直都是对标《冷血》,主推它的非虚构犯罪写作,阅读后发现,维度远不止于此。图书有两条线并行,一条着力于描写芝加哥筹建世博会的过程,另一条是梳理变态杀人犯的时间链条。实际上,第一条线的笔墨甚至超过了第二条线,里面涉及了芝加哥的大背景,从世界屠猪城到摩天轮的故乡,以及19世纪美国建筑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实,两部分内容完全可以拆分来看,作者并没有融合的很完美,而且,总觉得世博会的部分写得更好,这部分又恰恰是我很喜欢的,所以,读起来很过瘾。
芝加哥世博会里的“连环杀手养成记”。一面被世博会的建造过程所惊叹,一面又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下页看连环杀手富有魅力又残忍的作案过程…结果翻着翻着书就看完了,天也亮了…
这个故事也太过瘾了!刚看完就看到了要电影化的消息,莱昂纳多真的不适合演霍姆斯啊!真的需要本·卫肖来演!
我想看的是他的杀人手法,但这篇花了非常多的篇幅来讲世博会构建过程
非常流畅的双线叙事,画面感很强,特别适合改编。霍姆斯是个天生杀人狂,他死后的相关人士离奇死亡,总让人感觉也许他还有同伙未被捕。
写世博会就写世博会嘛,说什么杀人魔,宣传得那么诡异,真的只是插曲而已,作者也就是蜻蜓点水的代了一笔,全书快500页最后一章才是精华,奉劝为了看杀人魔的不要买。
太!好!读!了!不论史料是否三流,内容是否充满脑补,它!太!好!读!了!
1、一边是名声大躁的“白城”建筑师们,一边是隐藏在迷宫的“黑城”恶魔。一边在创造,一边在毁灭,二者发生在同一时代同一座城市。前所未有的盛会,激起人无端的狂热,改写了太多人的命运。它像一道圣洁的光芒,太过明亮,足以让人忽视真实世界的不堪,但盛会终将落幕,就像人们终将奔赴死亡。2、故事和叙述视角值四星,翻译加一星。3.无论白与黑,他们都是时代的手笔,黑白交杂,到最后,变得难分彼此。
一段如歌岁月,一个恶魔杀手,二者以如此随机而又致命的方式联系在了一起。大体上繁华盛世的背景下,阳光也有其照不到的角落。
世博那条线细节不多啊,倒是那个开枪神级病小插曲有点意思。
芝加哥世博会和霍姆斯连环杀人案双线并行,翻译也不错,挺厚一本也顺利地读完了。
两条线有严重割裂感。建筑师线实在太纪实 太一板一眼,连最基本的角色刻画和情感主线都乏善可陈,只见到同类人物和情节的不停罗列;恶魔线本可以大幅艺术加工,但成品出来一样是清汤寡面式的无趣
杀手不知疲倦,在都市崛起的硝烟中卖力的贡献了飞扬的尘土。
比起图书标题重点提及的“恶魔”,这书的真正主角其实是芝加哥与她的世博会,世博会部分真是精彩,以至于“恶魔”沦为了一个陪衬,用他的邪恶本性来充做这座城市的阴影代表。19世纪末,芝加哥的黄金时代,她粗俗,下流,罪恶……她年轻,美丽,生机勃勃!
古典庄严的世博会,耸人听闻的冰冷罪行,波澜壮阔的新时代,都流淌在冷静而平时的笔触中,白描的手法当然略显不带劲,但也许更适合细细品味这一时代的方方面面。
说是犯罪纪实,杀人狂的故事平淡了些。其实就是芝加哥博览会筹备史插了一件罪案。
相当严谨的非虚构写作,却又有犯罪小说般的刺激。作者对芝加哥世博会前后的人物、活动了如指掌,对霍姆斯这个杀人狂也做了充足的功课。大半夜读起来酣畅淋漓,虽有许多从历史河流中打捞起人物、故事穿插其中,作者那股游刃有余、不慌不乱的气质保证了双线的明确突出。譬如绕树而生的花枝藤蔓,增添光彩却不遮掩主体的扎实、深入。
> 白城恶魔
36 有用 吞狐 2019-07-03 14:12:55
双线叙事,一边是至死仍在嘴硬扮无辜的绅士连环杀手进化史,一边是芝加哥世博会自始到终乱中有序风风火火的历程,极有真实罪案类美剧的优良质感。
23 有用 红皇后 2019-07-05 15:11:03
基于真实事件实录。作者很精彩地用了世博会与恶魔两条叙述线。这两条线其实都是同一主题——白城与恶魔都是人类制造。虽然恶魔更吸引眼球,但是我更喜欢白城那一半,绝妙的讽刺。绝妙的现实。如此丰盛,又如此邪恶,令人惊叹之处在于,我们真的很难区分,哪部分属于丰盛,哪部分属于邪恶?
9 有用 芥末君 2019-07-24 13:31:32
白城欣欣向荣,象征着美国的崛起。恶魔则是活跃在一派繁荣下的罪恶暗流。一切都在暗喻着这个并非“非黑即白”的世界——白城在,恶魔就在。
10 有用 影随茵动 2019-08-08 14:25:19
952/几年前收过99读书人的版本,一直没有读,最近,换了新版本,也终于提上了阅读的日程。《白城恶魔》的营销点一直都是对标《冷血》,主推它的非虚构犯罪写作,阅读后发现,维度远不止于此。图书有两条线并行,一条着力于描写芝加哥筹建世博会的过程,另一条是梳理变态杀人犯的时间链条。实际上,第一条线的笔墨甚至超过了第二条线,里面涉及了芝加哥的大背景,从世界屠猪城到摩天轮的故乡,以及19世纪美国建筑史上的重要人物。其实,两部分内容完全可以拆分来看,作者并没有融合的很完美,而且,总觉得世博会的部分写得更好,这部分又恰恰是我很喜欢的,所以,读起来很过瘾。
3 有用 FOGGYDEW 2019-07-16 14:38:28
芝加哥世博会里的“连环杀手养成记”。一面被世博会的建造过程所惊叹,一面又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下页看连环杀手富有魅力又残忍的作案过程…结果翻着翻着书就看完了,天也亮了…
4 有用 Lily 2019-12-30 18:18:35
这个故事也太过瘾了!刚看完就看到了要电影化的消息,莱昂纳多真的不适合演霍姆斯啊!真的需要本·卫肖来演!
7 有用 statement 2020-04-19 07:51:06
我想看的是他的杀人手法,但这篇花了非常多的篇幅来讲世博会构建过程
3 有用 小铁在1999 2019-07-09 18:12:03
非常流畅的双线叙事,画面感很强,特别适合改编。霍姆斯是个天生杀人狂,他死后的相关人士离奇死亡,总让人感觉也许他还有同伙未被捕。
5 有用 桃子最爱爱丽丝 2019-11-19 08:43:51
写世博会就写世博会嘛,说什么杀人魔,宣传得那么诡异,真的只是插曲而已,作者也就是蜻蜓点水的代了一笔,全书快500页最后一章才是精华,奉劝为了看杀人魔的不要买。
2 有用 #说了哦# 2019-10-16 22:49:38
太!好!读!了!不论史料是否三流,内容是否充满脑补,它!太!好!读!了!
2 有用 龙小翊霓 2020-01-07 18:39:47
1、一边是名声大躁的“白城”建筑师们,一边是隐藏在迷宫的“黑城”恶魔。一边在创造,一边在毁灭,二者发生在同一时代同一座城市。前所未有的盛会,激起人无端的狂热,改写了太多人的命运。它像一道圣洁的光芒,太过明亮,足以让人忽视真实世界的不堪,但盛会终将落幕,就像人们终将奔赴死亡。2、故事和叙述视角值四星,翻译加一星。3.无论白与黑,他们都是时代的手笔,黑白交杂,到最后,变得难分彼此。
3 有用 吴情 2019-07-26 11:50:27
一段如歌岁月,一个恶魔杀手,二者以如此随机而又致命的方式联系在了一起。大体上繁华盛世的背景下,阳光也有其照不到的角落。
0 有用 菠菜 2020-08-19 20:31:48
世博那条线细节不多啊,倒是那个开枪神级病小插曲有点意思。
1 有用 椿徊 2019-12-03 16:26:15
芝加哥世博会和霍姆斯连环杀人案双线并行,翻译也不错,挺厚一本也顺利地读完了。
1 有用 启明星 2020-10-08 17:31:49
两条线有严重割裂感。建筑师线实在太纪实 太一板一眼,连最基本的角色刻画和情感主线都乏善可陈,只见到同类人物和情节的不停罗列;恶魔线本可以大幅艺术加工,但成品出来一样是清汤寡面式的无趣
1 有用 熊能能脚不沾地 2019-07-13 09:46:55
杀手不知疲倦,在都市崛起的硝烟中卖力的贡献了飞扬的尘土。
1 有用 嘘! 2021-01-28 23:14:08
比起图书标题重点提及的“恶魔”,这书的真正主角其实是芝加哥与她的世博会,世博会部分真是精彩,以至于“恶魔”沦为了一个陪衬,用他的邪恶本性来充做这座城市的阴影代表。19世纪末,芝加哥的黄金时代,她粗俗,下流,罪恶……她年轻,美丽,生机勃勃!
1 有用 若尘 2021-02-08 20:21:25
古典庄严的世博会,耸人听闻的冰冷罪行,波澜壮阔的新时代,都流淌在冷静而平时的笔触中,白描的手法当然略显不带劲,但也许更适合细细品味这一时代的方方面面。
1 有用 松鼠日藏 2021-08-24 19:53:37
说是犯罪纪实,杀人狂的故事平淡了些。其实就是芝加哥博览会筹备史插了一件罪案。
3 有用 NoOffenseBut 2020-03-21 02:10:28
相当严谨的非虚构写作,却又有犯罪小说般的刺激。作者对芝加哥世博会前后的人物、活动了如指掌,对霍姆斯这个杀人狂也做了充足的功课。大半夜读起来酣畅淋漓,虽有许多从历史河流中打捞起人物、故事穿插其中,作者那股游刃有余、不慌不乱的气质保证了双线的明确突出。譬如绕树而生的花枝藤蔓,增添光彩却不遮掩主体的扎实、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