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副标题: 如何在注意力经济时代成为流行制造者
原作名: HIT MAKERS
译者: 师瑞阳
出版年: 2019-5-1
页数: 332
定价: 68.00元
装帧: 精装
ISBN: 9787521702231
内容简介 · · · · · ·
印象派画作是如何流行开来的?
特朗普的成功竞选和Lady Gaga的走红,本质上没有多大区别?
从“星球大战”系列到《权利的游戏》《五十度灰》,这些热门巨制本质上讲的只是同一个故事?
我们该如何利用一个流行产品的经验去引爆下一个?
在这本《引爆流行》中,作者德里克•汤普森通过开创性的调查,揭露了“流行何以成为流行”以及“人们为什么喜欢”这些动机背后所隐藏的心理学和经济学原理。汤普森认为,在“迷恋新奇事物症”和“恐怖新奇事物症”之间有一种临界张力:观众对新事物又爱又惧,却不由自主地渴求。技巧在于,要找准甜蜜点——既要有令人惊喜的内容,又要有足够的传统习俗,以便吸引核心观众。汤普森将其称为“美学灵感”。同时,他也强调,只有好的内容还不够,即使是最精彩的想法,如果不能以正确的方式传播,最终也只会石沉大海,所以他在该书的后半部分重点介绍了...
印象派画作是如何流行开来的?
特朗普的成功竞选和Lady Gaga的走红,本质上没有多大区别?
从“星球大战”系列到《权利的游戏》《五十度灰》,这些热门巨制本质上讲的只是同一个故事?
我们该如何利用一个流行产品的经验去引爆下一个?
在这本《引爆流行》中,作者德里克•汤普森通过开创性的调查,揭露了“流行何以成为流行”以及“人们为什么喜欢”这些动机背后所隐藏的心理学和经济学原理。汤普森认为,在“迷恋新奇事物症”和“恐怖新奇事物症”之间有一种临界张力:观众对新事物又爱又惧,却不由自主地渴求。技巧在于,要找准甜蜜点——既要有令人惊喜的内容,又要有足够的传统习俗,以便吸引核心观众。汤普森将其称为“美学灵感”。同时,他也强调,只有好的内容还不够,即使是最精彩的想法,如果不能以正确的方式传播,最终也只会石沉大海,所以他在该书的后半部分重点介绍了热门产品如何传播并取得成功的颇多案例。汤普森最后总结说,如今,大众早已不是被动接受信息的等待者,而是新文化、新现象的追随者与模仿者,而这其中也蕴含了无限商机。把握住了引爆流行的配方也就抓住了通往成功的财富路径。
作者简介 · · · · · ·
[美]德里克•汤普森(Derek Thompson)
《大西洋月刊》高级财经编辑、专栏作家,他的Twitter被《时代》周刊评为最值得关注的Twitter 之一,他的经济普及视频系列曾是年订阅量最高的在线视频之一。
目录 · · · · · ·
第一部分:熟悉的惊喜
几乎所有爆品的本质都是装在旧酒瓶里的新酒,或一个感觉很像朋友的陌生人。
第1章 名望的力量
莫奈、阿黛尔和特朗普的重复曝光效应
第2章 MAYA原则
· · · · · · (更多)
第一部分:熟悉的惊喜
几乎所有爆品的本质都是装在旧酒瓶里的新酒,或一个感觉很像朋友的陌生人。
第1章 名望的力量
莫奈、阿黛尔和特朗普的重复曝光效应
第2章 MAYA原则
打造最新鲜且最易被接受的“灵光闪现的瞬间”
第3章 “耳朵虫”效应/声音的音乐
重复拉力与预期推力成就最抓人的歌
间奏:寒颤——怀旧和鸡皮疙瘩
第4章 原创的边界
好故事:融合1 000个神话的衍生品
第5章 故事即武器
警惕回环结构的诱惑
第6章 时尚的诞生
“我喜欢它,因为它流行。”“我讨厌它,因为它流行。”
间奏:青少年简史
第二部分:一击即中,制造流行
从“为什么我们会喜欢我们喜欢的事物?”到“为什么你喜欢的事物变成了我喜欢的事物?”
第7章 破解混沌
概率、时机与运气
第8章 “藏在暗处的广播”
流行即产品:从1到100万的现象级传播
第9章 亲密与相关
具体和熟悉创造有意义的关联
间奏:派头——可靠与自我传播
第10章 卡珊德拉的预言
多数时候都在犯错的生意
第11章 行为自我、理想自我与潜意识偏好/“让自己被阅读”
从油墨到像素:观众究竟想要什么?
间奏:百老汇828号
第12章 帝国与城邦/商品化的未来
复制性革命的乌托邦
· · · · · · (收起)
喜欢读"引爆流行"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引爆流行"的人也喜欢 · · · · · ·
引爆流行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引爆流行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 条 )

这个浮躁时代里,我们该如何走红?

A total mess

MAYA principle

流行文化背后的心理学与经济学
> 更多书评 8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Ball (rUn)
几乎所有的产品和观点都有从一个来源同时扩散到许许多多个体那里的炫目的瞬间。 观念其实不会像病毒一样扩散,而是依赖于广播扩散。 许多流行文化制作市场未来会变得完全开放、极端透明和非常不均衡。 流行通常得益于传统广播、藏在暗处的广播和日常分享的共同推动。 信息领域的分享并不是真的分享,这种分享更像一种交谈。 人们想要表达自己相比主流有点奇怪的观点,来寻找小圈子里的认同感。 线下的交流是一对一的,我还会谈...2019-10-29 22:46
几乎所有的产品和观点都有从一个来源同时扩散到许许多多个体那里的炫目的瞬间。 引自 第8-12章 观念其实不会像病毒一样扩散,而是依赖于广播扩散。
许多流行文化制作市场未来会变得完全开放、极端透明和非常不均衡。 引自 第8-12章 流行通常得益于传统广播、藏在暗处的广播和日常分享的共同推动。
信息领域的分享并不是真的分享,这种分享更像一种交谈。 引自 第8-12章 人们想要表达自己相比主流有点奇怪的观点,来寻找小圈子里的认同感。
线下的交流是一对一的,我还会谈论其他事物。线上的交流的是1对1000,但是我智慧谈论和阅读关于我的内容。 引自 第8-12章 以广播形式分享的信息和描述方式会更加自恋和虚荣。
新的媒体形式将会继续在全球的平台上尝试一对一的交谈语气。 引自 第8-12章 寻求亲密可靠关系的人需要在广播式的社交网络中拥有小范围交流时的舒适感觉。
未来视频行业的场景会是这样的,合约包将不可避免地被打散,而新的产品会将打散的合约包重新打包。 引自 第8-12章 需要看哪个剧集,就为哪个剧集付费,而不管这个剧集来自那个生产商或发行渠道——Blockchain?
信息流的存在理由就是吸引用户的兴趣。 引自 第8-12章 盖洛普——让现代出版商自己被阅读。
未来最成功的出版商并不是那些能够获取原始数据并且做出分析的人,而是那些理解怎样适应,怎样和读者一起变化的人。 引自 第8-12章 纽约Strand书店
最伟大的作者都知道怎么自顾自地工作,暂时忘记周围的干扰。 一个伟大的故事应该邀请人们思考,而不是代替人们思考。 引自 第8-12章 保持警惕,不随便让所有的故事都进入我们的内心。
信息的作用不应该是按摩。 引自 第8-12章 林肯——我不喜欢那个人,我一定要深入了解他。——用让自己不太舒服的方式认识世界。
技术的变化比人的变化快。 你的圈子就是你的力量。 我的奋斗和我的时间……这是所有人都能控制的。 引自 第8-12章 回应 2019-10-29 22:46 -
Ball (rUn)
即便是最大的创举也需要抓住幸运的尾巴。 《引爆点》所描述的核心传播者,是一炮而红的关键要素。 在19世纪,《蒙娜丽莎》并不是巴黎卢浮宫博物馆里最著名的作品。 失而复得的新闻造成了巨大的曝光,而在历史上它并不是最著名的作品。 大多数人不用百分比思考,他们用故事思考这个世界,行动和反应,因与果。 信息节点的级联实际上密度不均,概率、时机和运气决定了实际世界的走向。 娱乐行业是一个复杂的、适应性强的、显示玻...2019-10-26 12:25
即便是最大的创举也需要抓住幸运的尾巴。 引自 第7章 破解混沌 《引爆点》所描述的核心传播者,是一炮而红的关键要素。
在19世纪,《蒙娜丽莎》并不是巴黎卢浮宫博物馆里最著名的作品。 引自 第7章 破解混沌 失而复得的新闻造成了巨大的曝光,而在历史上它并不是最著名的作品。
大多数人不用百分比思考,他们用故事思考这个世界,行动和反应,因与果。 引自 第7章 破解混沌 信息节点的级联实际上密度不均,概率、时机和运气决定了实际世界的走向。
娱乐行业是一个复杂的、适应性强的、显示玻色-爱因斯坦分布的半混沌的行业,这个行业同时具有帕累托幂律特性,并存在双侧不确定性。 引自 第7章 破解混沌 多数创新都会失败,不要轻易投资娱乐行业,尤其是股票。除非拥有分销渠道和投放广告,以及在熟悉性的基础上创造新作品。
依靠创造力的行业是一场概率的游戏。 引自 第7章 破解混沌 科技创新也是如此?必须拥有毅力,冲破障碍,获得成功。
一个半盲的孩子自学了吉他,他追逐自己内心的西部牛仔之梦,经历了上千次失败,只是为了获得属于自己的一次机会。 引自 第7章 破解混沌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且有心的人,一个永不放弃的人。
回应 2019-10-26 12:25 -
Ball (rUn)
《星球大战》吸取了西部片、战争片和国际政治元素。 好作品是多个故事的大融合,流行电影有其成功的叙事方法。 在所有故事里,主角都是他的朋友的综合体。 to do list :阿西莫夫基地三部曲、《大白鲨》、《战国英豪》 过山车的乐趣并不在于迫在眉睫的死亡威胁,而在于“它让我觉得我会死”和“我明确知道我能活着走下去”之间的紧张感。 讲好一个故事,需要在把握预期情感主线的同时,有节奏地将紧张感融入其中。 不容易辨识的...2019-10-21 23:42
《星球大战》吸取了西部片、战争片和国际政治元素。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4-6) 好作品是多个故事的大融合,流行电影有其成功的叙事方法。
在所有故事里,主角都是他的朋友的综合体。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4-6) to do list :阿西莫夫基地三部曲、《大白鲨》、《战国英豪》
过山车的乐趣并不在于迫在眉睫的死亡威胁,而在于“它让我觉得我会死”和“我明确知道我能活着走下去”之间的紧张感。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4-6) 讲好一个故事,需要在把握预期情感主线的同时,有节奏地将紧张感融入其中。
不容易辨识的字体让人们读得更加认真。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4-6) 不流畅性,从通信的角度看,代表着信息中掺杂着过多的噪音,需要调动更多脑力去解码。
即使是最好的故事也值得我们给出最大的怀疑。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4-6) 流畅性的诱惑容易使我们丧失更加深刻和精确的判断。
服装从一种例行公事变成一种可以定义的时尚。名字从一种传统变成一种遵循市场循环的事物。交流也一样,正在变成时尚的地表,选择不断涌现,偏好不断改变。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4-6) 媒介即讯息——这个讯息大概就是流行指标——所以,新的社交形态会层出不穷。
当你年轻的时候,每一条规则都是可以挑战的,除非挑战之后发现这个原则是合理的。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4-6) 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每一代年轻人都是新文化发展的驱动。
回应 2019-10-21 23:42 -
Ball (rUn)
卡耶博特的遗嘱塑造出印象派主义的经典。 人们的偏爱源自熟悉度——纯粹接触效应(曝光效应) 人们生而平凡,死而独特。 我们被独一无二的生活经历所塑造。 公共博物馆使艺术品和古董的市场实现了大众化。 博物馆是一种现代创新,给予普通人接受艺术教育的权利。 品质是通向成功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从锡盘巷到广播,再到现在的电视广告和互联网新媒体,流行音乐的本质就是曝光。 最大的惊喜往往是人们在并不期待的地方发现了流...2019-10-20 23:57
卡耶博特的遗嘱塑造出印象派主义的经典。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1-3) 人们的偏爱源自熟悉度——纯粹接触效应(曝光效应)
人们生而平凡,死而独特。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1-3) 我们被独一无二的生活经历所塑造。
公共博物馆使艺术品和古董的市场实现了大众化。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1-3) 博物馆是一种现代创新,给予普通人接受艺术教育的权利。
品质是通向成功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1-3) 从锡盘巷到广播,再到现在的电视广告和互联网新媒体,流行音乐的本质就是曝光。
最大的惊喜往往是人们在并不期待的地方发现了流畅性。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1-3) 人类喜欢从思想的自由活动中得到快乐,在体验熟悉感的同时得到新鲜感。
想要销售一些熟悉的东西,就要让这些东西带来惊喜;想要销售一些惊喜的东西,就要让这些东西显得熟悉。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1-3) 玛雅原则——人们喜欢新奇但又容易理解其理念的产品。
如果说流行音乐是全球一大技术行业的话,瑞典就是这个行业的硅谷。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1-3) to do list : 斯德哥尔摩
重复这个被严重低估的因素是整个流行音乐经济的基础。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1-3) 作曲者把重复做一些伪装,就可以带来听觉感受的流畅性。
重复的力量在所有的交流中都非常重要。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1-3) 例如演讲、写作都会用到结句重复、首语重复、三叠、紧接反复、间隔重复、对比、排比和回环。
我最喜欢的书也是我的白日梦,我最喜欢的歌也是我的老地方,我最喜欢的电影也是我的朋友。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1-3) 豆瓣——灵魂角落。
回应 2019-10-20 23:57
-
Ball (rUn)
卡耶博特的遗嘱塑造出印象派主义的经典。 人们的偏爱源自熟悉度——纯粹接触效应(曝光效应) 人们生而平凡,死而独特。 我们被独一无二的生活经历所塑造。 公共博物馆使艺术品和古董的市场实现了大众化。 博物馆是一种现代创新,给予普通人接受艺术教育的权利。 品质是通向成功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从锡盘巷到广播,再到现在的电视广告和互联网新媒体,流行音乐的本质就是曝光。 最大的惊喜往往是人们在并不期待的地方发现了流...2019-10-20 23:57
卡耶博特的遗嘱塑造出印象派主义的经典。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1-3) 人们的偏爱源自熟悉度——纯粹接触效应(曝光效应)
人们生而平凡,死而独特。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1-3) 我们被独一无二的生活经历所塑造。
公共博物馆使艺术品和古董的市场实现了大众化。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1-3) 博物馆是一种现代创新,给予普通人接受艺术教育的权利。
品质是通向成功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1-3) 从锡盘巷到广播,再到现在的电视广告和互联网新媒体,流行音乐的本质就是曝光。
最大的惊喜往往是人们在并不期待的地方发现了流畅性。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1-3) 人类喜欢从思想的自由活动中得到快乐,在体验熟悉感的同时得到新鲜感。
想要销售一些熟悉的东西,就要让这些东西带来惊喜;想要销售一些惊喜的东西,就要让这些东西显得熟悉。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1-3) 玛雅原则——人们喜欢新奇但又容易理解其理念的产品。
如果说流行音乐是全球一大技术行业的话,瑞典就是这个行业的硅谷。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1-3) to do list : 斯德哥尔摩
重复这个被严重低估的因素是整个流行音乐经济的基础。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1-3) 作曲者把重复做一些伪装,就可以带来听觉感受的流畅性。
重复的力量在所有的交流中都非常重要。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1-3) 例如演讲、写作都会用到结句重复、首语重复、三叠、紧接反复、间隔重复、对比、排比和回环。
我最喜欢的书也是我的白日梦,我最喜欢的歌也是我的老地方,我最喜欢的电影也是我的朋友。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1-3) 豆瓣——灵魂角落。
回应 2019-10-20 23:57 -
Ball (rUn)
《星球大战》吸取了西部片、战争片和国际政治元素。 好作品是多个故事的大融合,流行电影有其成功的叙事方法。 在所有故事里,主角都是他的朋友的综合体。 to do list :阿西莫夫基地三部曲、《大白鲨》、《战国英豪》 过山车的乐趣并不在于迫在眉睫的死亡威胁,而在于“它让我觉得我会死”和“我明确知道我能活着走下去”之间的紧张感。 讲好一个故事,需要在把握预期情感主线的同时,有节奏地将紧张感融入其中。 不容易辨识的...2019-10-21 23:42
《星球大战》吸取了西部片、战争片和国际政治元素。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4-6) 好作品是多个故事的大融合,流行电影有其成功的叙事方法。
在所有故事里,主角都是他的朋友的综合体。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4-6) to do list :阿西莫夫基地三部曲、《大白鲨》、《战国英豪》
过山车的乐趣并不在于迫在眉睫的死亡威胁,而在于“它让我觉得我会死”和“我明确知道我能活着走下去”之间的紧张感。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4-6) 讲好一个故事,需要在把握预期情感主线的同时,有节奏地将紧张感融入其中。
不容易辨识的字体让人们读得更加认真。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4-6) 不流畅性,从通信的角度看,代表着信息中掺杂着过多的噪音,需要调动更多脑力去解码。
即使是最好的故事也值得我们给出最大的怀疑。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4-6) 流畅性的诱惑容易使我们丧失更加深刻和精确的判断。
服装从一种例行公事变成一种可以定义的时尚。名字从一种传统变成一种遵循市场循环的事物。交流也一样,正在变成时尚的地表,选择不断涌现,偏好不断改变。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4-6) 媒介即讯息——这个讯息大概就是流行指标——所以,新的社交形态会层出不穷。
当你年轻的时候,每一条规则都是可以挑战的,除非挑战之后发现这个原则是合理的。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4-6) 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每一代年轻人都是新文化发展的驱动。
回应 2019-10-21 23:42 -
Ball (rUn)
即便是最大的创举也需要抓住幸运的尾巴。 《引爆点》所描述的核心传播者,是一炮而红的关键要素。 在19世纪,《蒙娜丽莎》并不是巴黎卢浮宫博物馆里最著名的作品。 失而复得的新闻造成了巨大的曝光,而在历史上它并不是最著名的作品。 大多数人不用百分比思考,他们用故事思考这个世界,行动和反应,因与果。 信息节点的级联实际上密度不均,概率、时机和运气决定了实际世界的走向。 娱乐行业是一个复杂的、适应性强的、显示玻...2019-10-26 12:25
即便是最大的创举也需要抓住幸运的尾巴。 引自 第7章 破解混沌 《引爆点》所描述的核心传播者,是一炮而红的关键要素。
在19世纪,《蒙娜丽莎》并不是巴黎卢浮宫博物馆里最著名的作品。 引自 第7章 破解混沌 失而复得的新闻造成了巨大的曝光,而在历史上它并不是最著名的作品。
大多数人不用百分比思考,他们用故事思考这个世界,行动和反应,因与果。 引自 第7章 破解混沌 信息节点的级联实际上密度不均,概率、时机和运气决定了实际世界的走向。
娱乐行业是一个复杂的、适应性强的、显示玻色-爱因斯坦分布的半混沌的行业,这个行业同时具有帕累托幂律特性,并存在双侧不确定性。 引自 第7章 破解混沌 多数创新都会失败,不要轻易投资娱乐行业,尤其是股票。除非拥有分销渠道和投放广告,以及在熟悉性的基础上创造新作品。
依靠创造力的行业是一场概率的游戏。 引自 第7章 破解混沌 科技创新也是如此?必须拥有毅力,冲破障碍,获得成功。
一个半盲的孩子自学了吉他,他追逐自己内心的西部牛仔之梦,经历了上千次失败,只是为了获得属于自己的一次机会。 引自 第7章 破解混沌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且有心的人,一个永不放弃的人。
回应 2019-10-26 12:25 -
Ball (rUn)
几乎所有的产品和观点都有从一个来源同时扩散到许许多多个体那里的炫目的瞬间。 观念其实不会像病毒一样扩散,而是依赖于广播扩散。 许多流行文化制作市场未来会变得完全开放、极端透明和非常不均衡。 流行通常得益于传统广播、藏在暗处的广播和日常分享的共同推动。 信息领域的分享并不是真的分享,这种分享更像一种交谈。 人们想要表达自己相比主流有点奇怪的观点,来寻找小圈子里的认同感。 线下的交流是一对一的,我还会谈...2019-10-29 22:46
几乎所有的产品和观点都有从一个来源同时扩散到许许多多个体那里的炫目的瞬间。 引自 第8-12章 观念其实不会像病毒一样扩散,而是依赖于广播扩散。
许多流行文化制作市场未来会变得完全开放、极端透明和非常不均衡。 引自 第8-12章 流行通常得益于传统广播、藏在暗处的广播和日常分享的共同推动。
信息领域的分享并不是真的分享,这种分享更像一种交谈。 引自 第8-12章 人们想要表达自己相比主流有点奇怪的观点,来寻找小圈子里的认同感。
线下的交流是一对一的,我还会谈论其他事物。线上的交流的是1对1000,但是我智慧谈论和阅读关于我的内容。 引自 第8-12章 以广播形式分享的信息和描述方式会更加自恋和虚荣。
新的媒体形式将会继续在全球的平台上尝试一对一的交谈语气。 引自 第8-12章 寻求亲密可靠关系的人需要在广播式的社交网络中拥有小范围交流时的舒适感觉。
未来视频行业的场景会是这样的,合约包将不可避免地被打散,而新的产品会将打散的合约包重新打包。 引自 第8-12章 需要看哪个剧集,就为哪个剧集付费,而不管这个剧集来自那个生产商或发行渠道——Blockchain?
信息流的存在理由就是吸引用户的兴趣。 引自 第8-12章 盖洛普——让现代出版商自己被阅读。
未来最成功的出版商并不是那些能够获取原始数据并且做出分析的人,而是那些理解怎样适应,怎样和读者一起变化的人。 引自 第8-12章 纽约Strand书店
最伟大的作者都知道怎么自顾自地工作,暂时忘记周围的干扰。 一个伟大的故事应该邀请人们思考,而不是代替人们思考。 引自 第8-12章 保持警惕,不随便让所有的故事都进入我们的内心。
信息的作用不应该是按摩。 引自 第8-12章 林肯——我不喜欢那个人,我一定要深入了解他。——用让自己不太舒服的方式认识世界。
技术的变化比人的变化快。 你的圈子就是你的力量。 我的奋斗和我的时间……这是所有人都能控制的。 引自 第8-12章 回应 2019-10-29 22:46
-
Ball (rUn)
几乎所有的产品和观点都有从一个来源同时扩散到许许多多个体那里的炫目的瞬间。 观念其实不会像病毒一样扩散,而是依赖于广播扩散。 许多流行文化制作市场未来会变得完全开放、极端透明和非常不均衡。 流行通常得益于传统广播、藏在暗处的广播和日常分享的共同推动。 信息领域的分享并不是真的分享,这种分享更像一种交谈。 人们想要表达自己相比主流有点奇怪的观点,来寻找小圈子里的认同感。 线下的交流是一对一的,我还会谈...2019-10-29 22:46
几乎所有的产品和观点都有从一个来源同时扩散到许许多多个体那里的炫目的瞬间。 引自 第8-12章 观念其实不会像病毒一样扩散,而是依赖于广播扩散。
许多流行文化制作市场未来会变得完全开放、极端透明和非常不均衡。 引自 第8-12章 流行通常得益于传统广播、藏在暗处的广播和日常分享的共同推动。
信息领域的分享并不是真的分享,这种分享更像一种交谈。 引自 第8-12章 人们想要表达自己相比主流有点奇怪的观点,来寻找小圈子里的认同感。
线下的交流是一对一的,我还会谈论其他事物。线上的交流的是1对1000,但是我智慧谈论和阅读关于我的内容。 引自 第8-12章 以广播形式分享的信息和描述方式会更加自恋和虚荣。
新的媒体形式将会继续在全球的平台上尝试一对一的交谈语气。 引自 第8-12章 寻求亲密可靠关系的人需要在广播式的社交网络中拥有小范围交流时的舒适感觉。
未来视频行业的场景会是这样的,合约包将不可避免地被打散,而新的产品会将打散的合约包重新打包。 引自 第8-12章 需要看哪个剧集,就为哪个剧集付费,而不管这个剧集来自那个生产商或发行渠道——Blockchain?
信息流的存在理由就是吸引用户的兴趣。 引自 第8-12章 盖洛普——让现代出版商自己被阅读。
未来最成功的出版商并不是那些能够获取原始数据并且做出分析的人,而是那些理解怎样适应,怎样和读者一起变化的人。 引自 第8-12章 纽约Strand书店
最伟大的作者都知道怎么自顾自地工作,暂时忘记周围的干扰。 一个伟大的故事应该邀请人们思考,而不是代替人们思考。 引自 第8-12章 保持警惕,不随便让所有的故事都进入我们的内心。
信息的作用不应该是按摩。 引自 第8-12章 林肯——我不喜欢那个人,我一定要深入了解他。——用让自己不太舒服的方式认识世界。
技术的变化比人的变化快。 你的圈子就是你的力量。 我的奋斗和我的时间……这是所有人都能控制的。 引自 第8-12章 回应 2019-10-29 22:46 -
Ball (rUn)
即便是最大的创举也需要抓住幸运的尾巴。 《引爆点》所描述的核心传播者,是一炮而红的关键要素。 在19世纪,《蒙娜丽莎》并不是巴黎卢浮宫博物馆里最著名的作品。 失而复得的新闻造成了巨大的曝光,而在历史上它并不是最著名的作品。 大多数人不用百分比思考,他们用故事思考这个世界,行动和反应,因与果。 信息节点的级联实际上密度不均,概率、时机和运气决定了实际世界的走向。 娱乐行业是一个复杂的、适应性强的、显示玻...2019-10-26 12:25
即便是最大的创举也需要抓住幸运的尾巴。 引自 第7章 破解混沌 《引爆点》所描述的核心传播者,是一炮而红的关键要素。
在19世纪,《蒙娜丽莎》并不是巴黎卢浮宫博物馆里最著名的作品。 引自 第7章 破解混沌 失而复得的新闻造成了巨大的曝光,而在历史上它并不是最著名的作品。
大多数人不用百分比思考,他们用故事思考这个世界,行动和反应,因与果。 引自 第7章 破解混沌 信息节点的级联实际上密度不均,概率、时机和运气决定了实际世界的走向。
娱乐行业是一个复杂的、适应性强的、显示玻色-爱因斯坦分布的半混沌的行业,这个行业同时具有帕累托幂律特性,并存在双侧不确定性。 引自 第7章 破解混沌 多数创新都会失败,不要轻易投资娱乐行业,尤其是股票。除非拥有分销渠道和投放广告,以及在熟悉性的基础上创造新作品。
依靠创造力的行业是一场概率的游戏。 引自 第7章 破解混沌 科技创新也是如此?必须拥有毅力,冲破障碍,获得成功。
一个半盲的孩子自学了吉他,他追逐自己内心的西部牛仔之梦,经历了上千次失败,只是为了获得属于自己的一次机会。 引自 第7章 破解混沌 机会只留给有准备且有心的人,一个永不放弃的人。
回应 2019-10-26 12:25 -
Ball (rUn)
《星球大战》吸取了西部片、战争片和国际政治元素。 好作品是多个故事的大融合,流行电影有其成功的叙事方法。 在所有故事里,主角都是他的朋友的综合体。 to do list :阿西莫夫基地三部曲、《大白鲨》、《战国英豪》 过山车的乐趣并不在于迫在眉睫的死亡威胁,而在于“它让我觉得我会死”和“我明确知道我能活着走下去”之间的紧张感。 讲好一个故事,需要在把握预期情感主线的同时,有节奏地将紧张感融入其中。 不容易辨识的...2019-10-21 23:42
《星球大战》吸取了西部片、战争片和国际政治元素。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4-6) 好作品是多个故事的大融合,流行电影有其成功的叙事方法。
在所有故事里,主角都是他的朋友的综合体。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4-6) to do list :阿西莫夫基地三部曲、《大白鲨》、《战国英豪》
过山车的乐趣并不在于迫在眉睫的死亡威胁,而在于“它让我觉得我会死”和“我明确知道我能活着走下去”之间的紧张感。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4-6) 讲好一个故事,需要在把握预期情感主线的同时,有节奏地将紧张感融入其中。
不容易辨识的字体让人们读得更加认真。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4-6) 不流畅性,从通信的角度看,代表着信息中掺杂着过多的噪音,需要调动更多脑力去解码。
即使是最好的故事也值得我们给出最大的怀疑。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4-6) 流畅性的诱惑容易使我们丧失更加深刻和精确的判断。
服装从一种例行公事变成一种可以定义的时尚。名字从一种传统变成一种遵循市场循环的事物。交流也一样,正在变成时尚的地表,选择不断涌现,偏好不断改变。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4-6) 媒介即讯息——这个讯息大概就是流行指标——所以,新的社交形态会层出不穷。
当你年轻的时候,每一条规则都是可以挑战的,除非挑战之后发现这个原则是合理的。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4-6) 一代人终将老去,但总有人正年轻,每一代年轻人都是新文化发展的驱动。
回应 2019-10-21 23:42 -
Ball (rUn)
卡耶博特的遗嘱塑造出印象派主义的经典。 人们的偏爱源自熟悉度——纯粹接触效应(曝光效应) 人们生而平凡,死而独特。 我们被独一无二的生活经历所塑造。 公共博物馆使艺术品和古董的市场实现了大众化。 博物馆是一种现代创新,给予普通人接受艺术教育的权利。 品质是通向成功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从锡盘巷到广播,再到现在的电视广告和互联网新媒体,流行音乐的本质就是曝光。 最大的惊喜往往是人们在并不期待的地方发现了流...2019-10-20 23:57
卡耶博特的遗嘱塑造出印象派主义的经典。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1-3) 人们的偏爱源自熟悉度——纯粹接触效应(曝光效应)
人们生而平凡,死而独特。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1-3) 我们被独一无二的生活经历所塑造。
公共博物馆使艺术品和古董的市场实现了大众化。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1-3) 博物馆是一种现代创新,给予普通人接受艺术教育的权利。
品质是通向成功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1-3) 从锡盘巷到广播,再到现在的电视广告和互联网新媒体,流行音乐的本质就是曝光。
最大的惊喜往往是人们在并不期待的地方发现了流畅性。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1-3) 人类喜欢从思想的自由活动中得到快乐,在体验熟悉感的同时得到新鲜感。
想要销售一些熟悉的东西,就要让这些东西带来惊喜;想要销售一些惊喜的东西,就要让这些东西显得熟悉。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1-3) 玛雅原则——人们喜欢新奇但又容易理解其理念的产品。
如果说流行音乐是全球一大技术行业的话,瑞典就是这个行业的硅谷。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1-3) to do list : 斯德哥尔摩
重复这个被严重低估的因素是整个流行音乐经济的基础。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1-3) 作曲者把重复做一些伪装,就可以带来听觉感受的流畅性。
重复的力量在所有的交流中都非常重要。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1-3) 例如演讲、写作都会用到结句重复、首语重复、三叠、紧接反复、间隔重复、对比、排比和回环。
我最喜欢的书也是我的白日梦,我最喜欢的歌也是我的老地方,我最喜欢的电影也是我的朋友。 引自 熟悉的惊喜(Chapter1-3) 豆瓣——灵魂角落。
回应 2019-10-20 23:57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
HHKNT3(满200-30)ZVYBKQ(满300-60)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引爆流行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野生评论家。 2020-03-10
这本书是有些信息量的,虽然这些信息大部分建立在经验之上。 它值得了解,但不值得赞扬。 而且我怀疑,翻译也毁了它。让我怀疑它甚至不是由人翻译的,而是机器人。 或者翻译者只是临时雇佣,为了赚钱而翻译。
0 有用 Jack 2019-06-05
玛雅法则 熟悉+惊奇 模型 电子书
0 有用 Kuhn 2019-08-31
故事案例较多,玛雅法则有启发。
0 有用 Shoreline 2020-07-02
开头有启发,后面太啰嗦了
0 有用 有耳可听 2019-12-11
#每天听本书#day79 引爆流行,虽然既不喜欢引爆这个词也不喜欢流行。总感觉被人牵着鼻子走,在人潮中难以逆行。但是不得不承认,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传播学一些概念。受大众欢迎的作品,需要熟悉感又有新意。这种创作通常可以理解为组合再创作。所谓曲高寡和。容易传播的作品, 需要不断的绝非简单重复的曝光量,以及广播扩散,而非纯粹的病毒扩散。 我一直在思考雅俗一定是对立的吗?给受众低一点的门槛,接触有质量引人深... #每天听本书#day79 引爆流行,虽然既不喜欢引爆这个词也不喜欢流行。总感觉被人牵着鼻子走,在人潮中难以逆行。但是不得不承认,这是我第一次接触传播学一些概念。受大众欢迎的作品,需要熟悉感又有新意。这种创作通常可以理解为组合再创作。所谓曲高寡和。容易传播的作品, 需要不断的绝非简单重复的曝光量,以及广播扩散,而非纯粹的病毒扩散。 我一直在思考雅俗一定是对立的吗?给受众低一点的门槛,接触有质量引人深思的作品不是很好吗? (展开)
0 有用 霉狮♛ 2021-04-22
有点老套了,个别观点还行 【曝光熟悉流畅安全信号&迷人艺术】 ①供<求,即渠道少时曝光更重要,反之艺术回归 ②艺术有个最优新鲜度,必须带丢丢熟悉重复 【真相】 ①旋律=理由,例布道音乐性 ②熟悉重复=安全 ③“别人也”社会证据=正确 ☆大爆前隐雷:拥泵证据+重复
0 有用 吃猪蹄不吐猪皮 2021-04-18
潮流=熟悉+惊喜
0 有用 老饿狼 2021-03-22
观察流行有点像物理学的薛定谔理论,当总结出规律的时候,规律本身不存在了,这也是这个行业迷人的地方——你必须拥抱不确定性,才可能如同魔法般,吹出迷人耀眼的泡泡
0 有用 锥 2021-03-19
2021年第5本
0 有用 局外人 2021-03-04
翻译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