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foreword
第一章 绪 论
一、 背景与问题
二、 文献综述
三、 主要研究内容
四、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 创新之处
第二章 “风险”“现代风险”“风险社会”概念辨析
一、 风险的概念及类型
二、 现代风险的概念及其特征
三、 广义和狭义的社会风险内涵
四、 风险社会的概念及其特征
五、 风险社会与风险文化概念之辩
第三章 西方风险社会理论的三种理论范式
一、 风险社会研究的制度范式
二、 风险社会研究的文化范式
三、 风险社会研究的系统与环境范式
第四章 贝克、吉登斯的风险社会理论
一、 现代性危机与风险社会
二、 自反性现代化与第二现代性
三、 抽象体系的脱域与失信
四、 风险社会的个体化
五、 风险的二重性与再造政治
第五章 拉什、道格拉斯的风险文化理论
一、 风险文化的内涵及风险类型
二、 美学自反:现代性危机的文化视角
三、 美学维度自反性现代化
四、 美学自反的深化与风险意识的重塑
五、 社会边缘群体与风险文化的承载
六、 风险文化的传播与亚政治运动
七、 风险文化理论的经验与借鉴
第六章 卢曼的风险系统理论
一、 风险:社会系统视角的审视
二、 风险与时间:风险的一种偶然性模式
三、 一阶观察:风险的认知与反思
四、 差异论的风险分析范式
五、 卢曼风险系统理论的反思
第七章 福柯的风险治理理论
一、 时代背景及理论渊源
二、 传统风险及其治理性的运作:权力的单极化
三、 传统风险治理性危机及转向:现代社会风险的挑战
四、 新型风险治理性的实践导向:风险的复合应对
五、 风险治理性理论评价
六、 风险治理性理论的本土运用
第八章 西方风险社会理论基本命题评析
一、 理性的内在分裂与自反性现代化
二、 自然与传统的终结
三、 现代风险的人为性
四、 现代风险的“飞去来器”效应
五、 知识与权力的共谋
六、 失信的专家系统
七、 有组织地不负责任
八、 现代风险分配的两种逻辑:下层聚集与平均分配
九、 风险社会的个体化与扁平化
十、 现代风险的全球化
第九章 风险社会理论本土化:理论、经验与限度
一、 风险社会理论谱系的再审视
二、 风险社会理论视角下的我国社会:经验与限度
后 记
内容提要
· · · · · · (
收起)
0 有用 tiiiiin 2020-06-01 00:00:56
文献综述性作品。 作为入门书来说,还算不错。
0 有用 kw 2024-09-24 23:00:54 湖南
【8.5】中规中矩但全面细致的“风险社会”理论的综述,结合Lupton的《风险》对照阅读,就可以初步搭建起关于“风险社会”理论的理解框架了。总的来说,我认为贝克—吉登斯与道格拉斯总的来说还属于一种进路,就是总体从社会的结构性变迁入手谈起;卢曼与福柯一如他们的既往,分别以“差异性”和“权力”来理解(社会)风险,也不是不可以,不过我个人倒是更愿意从第一种进路展开推进工作,这只代表一种个人直觉。
0 有用 蒸鱼不放油 2021-02-24 11:14:14
工具书
0 有用 超级流浪汉 2021-03-28 02:30:29
张广利老师四种范式的风险社会理论的表述是比较准确,作为风险社会的入门书优质。可以看得出,张老师独具慧眼,对卢曼的系统进路的风险分析范式的偏爱。不过,风险社会根本上还是需要回到贝克吉登斯的制度主义范式中,从其中理解风险在人类社会中的基本特质,梳理其风险生产的非线性体系。然后再从系统论进入,对此进行二阶观察,由此对风险社会的理解才最为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