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生时愿如火花,燃烧至生命最后一刻,死时愿如雪花,飘然落地,化为尘土。
——《我的故事》讲述的是真实人生中的琼瑶,以及她戏剧化的一生。
从《窗外》到《还珠格格》,琼瑶的作品深入人心,影响了近半个世纪的人们的价值观与爱情观,可以说“琼瑶现象永不过时”。但读过此书你会发现,你从未真正认识过她,即使她的名字已经无人不知。所以她说:我要写一本书,来介绍真实人生中的我!
本书共分为三个部分,从她四岁时讲起。琼瑶生于战乱、长于忧患,童年受尽流离之苦,少年尝尽愁滋味,爱情到访却百转千回,所以写作成为了她生命中的伊甸园、避风港。人到晚年,她的“生死观”再度引起大家的热议。她用细腻又温情的笔触,完整地回忆了自己这传奇的一生。
《我的故事:增订版》由琼瑶本人修订,新增五万字内容,书中还新增了数十张珍贵的照片。认识真正的琼瑶,应该从本书开始。
《我的故事:雪与火交织的人生》增订版的创作者 · · · · · ·
-
琼瑶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琼瑶
原名陈喆,一九三八年生于四川成都,出身于书香门第。一九四九年,随父陈致平由大陆到台湾生活,中学时开始写作生涯,随后进入电影、电视剧制作行业。
琼瑶十六岁时以心如为笔名发表小说《云影》,二十五岁时出版了第一部长篇小说《窗外》。多年来,笔耕不辍,代表作有《烟雨濛濛》《还珠格格》《一帘幽梦》《庭院深深》等,并有多部经典作品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影响至深,成为一代人的青春回忆。
琼瑶以其意境优美的文风、曲折动人的故事、纯情浪漫的情怀吸引了众多读者,影响了一代人的恋爱观。在她笔下那些痴情、诗意、感人至深的故事风靡一时,成为华语言情文学经典,影响至今。
目录 · · · · · ·
【第一部】
我出生
四岁以前
祖父和“兰芝堂”
小锦旗
在山沟里
在柴房中
“中国人”
夜半,穿越火线
曾连长
骑马
大风坳
弟弟失踪了
投河
老县长
难民火车
弟弟找到了
别了!曾连长
打摆子
融河二十日
糍粑与红薯
瞿伯伯
捡柴
一个猪头大家啃
强盗与县长
《红薯熟了》
抗战胜利了
泸南中学
在上海
再度回乡
初抵台湾
【第二部】
少年“尝尽”愁滋味
绝望的“初恋”
落榜
无法“死别”,毕竟“生离”
二十岁
初试写作
庆筠
结婚
贫贱夫妻百事哀
离别与儿子
小庆
痛苦的婚姻
二十五岁
《窗外》出版,愁云满天
初见鑫涛、桥、火车与落日
清水与离婚
《天网》与《烟雨》
一九六四年——搬家、离婚、出书
“梦想家”与“实行家”
生死一线的体验
母亲的震怒
情书与悬崖
浪漫与残酷
单飞与双飞
幸福的“声音”
【第三部】
用文字堆砌出来的传奇
点点滴滴话《还珠》
沧海桑田,物换星移
鑫涛生病和皇冠五十周年庆
阿熊和他的“道歉”卡
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瀑布上滑落的小纸船
《雪花飘落之前》及《琼瑶经典全集》
我爱你
【后记】
【琼瑶经典风华全记录】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当你有四个孩子,你绝不会去爱那个儒弱无能的,你一定会去爱那个光芒四射的!一天又一天过去,母亲越来越爱小妹,父亲越来越爱小弟。而且,他们也不再费力掩饰这个事实。一举手,一投足,一个眼神,一个微笑,爱会流露在自然而然之中。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少年“尝尽”愁滋味 -
老师仍然没消息。我的二十岁生日逐渐接近。嘉义,嘉义是南部的一个城市,感觉上,那城市离我又遥远又陌生。我根本不知道它在哪里。老师啊,你要我孤身一人,扑奔那茫茫的未来吗?我研究地图,研究火车时刻表,搜集我身边仅有的一些零用钱…母亲冷眼旁观,什么话都不说。到了生日前一周,母亲才郑重宣布: “今年的四月二十,是双胞胎的二十岁整生日。我们家一直穷苦,孩子们从没庆祝过生日。但是,今年不一样,一儿一女,同时满二十岁,我要给你们这对双胞胎,大大地庆祝一下。” 我还来不及说什么,麒麟已欢呼起来,小弟小妹掌声雷动,全家洋溢着一片喜悦。我勉强地跟着大家笑,看样子,四月二十那一天,我一定走不了。 生日那天到了,我再也想不到,母亲居然把我们在台湾的亲友,全部请来。我们那二十个榻榻米大的房子,挤得水泄不通。 …… “你还会背吗?”母亲的眼泪更多了。“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树枝,举翅不回顾,随风四散飞!”母亲念了其中四句,声音已喑哑难言,“去吧!凤凰!如果你真想离开我们!去吧!你能做到举翅不回顾,你就去吧…”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二十岁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我的故事:雪与火交织的人生》增订版"的人也喜欢 · · · · · ·
《我的故事:雪与火交织的人生》增订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85 条 )

你对她的百般解读,只能构成一览无余的你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谈琼瑶和平鑫涛的爱: 人这辈子,能遇到一个既相似、又互补、彼此欣赏、又有共同前进方向的人真的不容易,这四项因素能同时集齐对方还是你的伴侣,这样的概率实在太小。 琼瑶的老师、庆筠他们在这四项里面都有部分缺失。庆筠不能欣赏她,老师不能与她同行。 但是遇到平鑫涛,一... (展开)
风花雪月作家风花雪月的一生


> 更多书评 85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作家出版社 (2024)9.0分 267人读过
-
作家出版社 (1989年7月)7.4分 616人读过
-
花城出版社 (1996)7.4分 457人读过
-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5)8.1分 19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41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我的故事:雪与火交织的人生》增订版的评论:
feed: rss 2.0
18 有用 企鹅村的山小胖 2019-06-24 18:33:02
初二那年第一次读琼瑶,就是这本《我的故事》。很多人说琼瑶很狭隘,不过却连琼瑶表达的内容都看不懂,一部作品有潜在表面及读者经验构建的深层次含义。当然就这方面来说,中山大学的高小康、复旦大学的顾晓鸣解读琼瑶就比较妥当了。 也因这书格外注重琼瑶作品中的家国情怀(早期主角设定很明显,然七十年代台湾孕育的却是未经历抗战的一代,如《在水一方》、《匆匆太匆匆》虽有提,但明显弱化)。 这版在2015版基础上添了很... 初二那年第一次读琼瑶,就是这本《我的故事》。很多人说琼瑶很狭隘,不过却连琼瑶表达的内容都看不懂,一部作品有潜在表面及读者经验构建的深层次含义。当然就这方面来说,中山大学的高小康、复旦大学的顾晓鸣解读琼瑶就比较妥当了。 也因这书格外注重琼瑶作品中的家国情怀(早期主角设定很明显,然七十年代台湾孕育的却是未经历抗战的一代,如《在水一方》、《匆匆太匆匆》虽有提,但明显弱化)。 这版在2015版基础上添了很多内容,或者说是琼瑶做出了某种回击。 读书人的独立性表现在其对于生活暧昧不明事物的高度容忍和肯于接受不甚明确和复杂的东西。了解这事简单又很难,但你必须亲力亲为,若果只是听取他人截取的片面之词,那么离真相便很远了。 (展开)
2 有用 jane 2024-05-03 20:46:59 江苏
琼瑶驾驭文字的能力和讲故事的才能都是顶尖!
6 有用 吉白 2024-12-30 12:20:44 上海
读完这本书,只觉琼瑶在舆论场上的名声和她本人是不匹配的。但凡她是个男人,她将获得比现下所收名利更辉煌百倍的声誉。想到就恨。
9 有用 赤楚 2019-10-22 17:11:51
第一部分写得最动人,战争中的颠沛流离,一双弟弟丢失后与父母寻死的绝望,在战火中艰难求生的跋涉,充斥着无奈而心酸的景象。第二部分里,考大学两次落榜,两次自杀,与老师的恋情,都让她的人生多了些惊天动地的传奇性。琼瑶阿姨将自己如何走上作家之路的经过也写得清清楚楚,值得一看。
4 有用 阿牛 2019-06-05 02:54:02
一口气读到深夜,琼瑶代表了一个时代,她也毫无疑问是一位勤奋而伟大的作家。自传写的坦诚文字也激动,对于所有的攻击她在乎她也会一一回击,我很赞同的一点是她和平鑫涛的开始是错误的,但他们也用了半辈子来证明他们的选择是正确的,的确除了他们自己以外其他人无权也无法评判。至于她一生事业的荣光,我很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