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林匹克之梦的书评 (9)

从1895到2050年,体育视野下的中国与世界(节录)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曾梦龙·小鸟访谈 1993年,北京第一次申请举办夏季奥运会,失败。那时,徐国琦在哈佛大学念书,在历史系举办的鸡尾酒会上,他和系主任柯伟林(William C. Kirby)就北京申办失败的意义和影响展开一场讨论。这场讨论埋下了他未来研究中国与奥林匹克运动关系的种子。 8年后,北京... (展开)
徐国琦丨“我能比啊”(Olympia):体育在中美关系史中的作用和贡献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转载自澎湃私家历史,网址: https://mp.weixin.qq.com/s/9v_NhspSqp5hpMZmCiE1_g 整理丨李贞 2021年是中美乒乓外交五十周年,但学者们在讨论中美外交时,却经常忘记“乒乓”这个重要因素。2021年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回归联合国五十周年,乒乓外交助力中国回归联合国——体育一... (展开)
沉甸甸的梦想——《奥林匹克之梦》读后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一如沉甸甸的书,《奥林匹克之梦》讲述了中国人百年的奥林匹克之梦的沉甸甸的历史。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体育,形而下者谓之体质,形而上者谓之魂魄,两者合称为“体魄”。这既是一种外在体现身体与否的物质表现,也是由内而外展现的一种精气神。而奥林匹克则代表... (展开)
从东亚病夫到双奥之国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文/捷Jesse “我一声龙啸凌云志,热血燃冬扶摇起,看长城内外这天地,山河云开笑容里;我一声龙啸跨东西,踏雪而来创奇迹,来双奥之城感动你,神州铿锵亿万心。”冬日里《雪龙吟》那豪气冲天的气势,传唱大江南北,再次鼓舞着怀揣奥运梦想的千千万万人。 我们不难发现,红袜队... (展开)
在“世界运动场”上角逐
徐国琦毕业于哈佛大学历史系,现任教于香港大学历史系,擅长国际关系史尤其中美关系史的研究。今年早前“理想国”引进了他的《中国人与美国人》,探讨晚清迄今的中美文化交流历史,全书分三部分,其中第三部分是“由体育运动而产生的共有外交旅程”,点出了体育与外交的微妙关...
(展开)

周恩来说,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把乒乓球一弹过去,就转动了世界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这本书是历史学者徐国琦老师的《奥林匹克之梦:中国与体育1895-2008》,书里面讲了好多和体育有关的传奇。 我小时候,老师常和我们讲“友谊第一,比赛第二”。一般老师都是在什么场景下说这句话呢?就是比赛我们八成会输,为了不让我们垂头丧气,老师多半这...
(展开)

国运兴,则体育兴;国运强,则体育强
在近现代中国,有五个概念一直交织着并且影响了中国的发展路线,这五个概念是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国际化、革命、帝国主义。其中爱国主义与国际化之间的关系更是关系重大,有的时候,爱国主义与国际化是对抗的,有的时候又是合作的。从合作的角度,能够充分体现爱国主义以及国...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