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1796年2月9日,乾隆帝弘曆正式舉行禪讓,將皇位交與十五子顒琰。這是宋代之後唯一的一次內禪,為期三年零三天。太上皇禪位後不去東區的寧壽宮,仍居於皇帝處理政務的養心殿,聲稱「大事還是我辦」;而嘉慶帝已經即位,定期在乾清門御門聽政。雙日照臨,不能不說是一種危險的政治結構。
本書以清宮檔案為基礎,致力於如實勾畫當時的歷史場景,真切再現那些重要人物,其中有弘曆、顒琰父子,有德不配位、終罹大禍的和珅,也有阿桂、王杰、劉墉等忠直大臣。國家發生了嚴重的內亂,經濟上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官場腐敗,將星隕亡,士氣低落,國勢和國運都在加速走向衰微。通過檢閱史籍和檔案,我們能見出弘曆父子對世界大勢的隔閡,能見出他們為朝政的嘔心瀝血,也能見出他在89歲時、對死神的到來仍未做好準備。就在病逝的當日,弘曆寫下最後一首詩《望捷》,希望早日平息動亂,讀來亦令人感動。
父慈子孝,是...
1796年2月9日,乾隆帝弘曆正式舉行禪讓,將皇位交與十五子顒琰。這是宋代之後唯一的一次內禪,為期三年零三天。太上皇禪位後不去東區的寧壽宮,仍居於皇帝處理政務的養心殿,聲稱「大事還是我辦」;而嘉慶帝已經即位,定期在乾清門御門聽政。雙日照臨,不能不說是一種危險的政治結構。
本書以清宮檔案為基礎,致力於如實勾畫當時的歷史場景,真切再現那些重要人物,其中有弘曆、顒琰父子,有德不配位、終罹大禍的和珅,也有阿桂、王杰、劉墉等忠直大臣。國家發生了嚴重的內亂,經濟上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官場腐敗,將星隕亡,士氣低落,國勢和國運都在加速走向衰微。通過檢閱史籍和檔案,我們能見出弘曆父子對世界大勢的隔閡,能見出他們為朝政的嘔心瀝血,也能見出他在89歲時、對死神的到來仍未做好準備。就在病逝的當日,弘曆寫下最後一首詩《望捷》,希望早日平息動亂,讀來亦令人感動。
父慈子孝,是禪讓期間的執政基調。在子皇帝顒琰心中,父皇仍是那唯一的太陽。這不應視為一種策略和隱忍,而是出於孝心,發乎天然。至於對受上皇寵信多年、對自己也極盡討好的首輔兼首席軍機大臣和珅,那就是另外一檔子事了。
天有二日?的创作者
· · · · · ·
-
卜键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卜鍵
文學博士,研究員,文史學者,專欄作家。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紅樓夢所所長、中國文化報總編輯、國家清史辦主任兼清史編纂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現為中國圖書評論學會副會長、北京市文史館館員,並任多所大學的特聘或兼職教授。已出版學術專著十餘種,在《文學評論》、《文學遺產》、《讀書》、《光明日報》、《文匯報》等報刊上發表論文、文章兩百餘篇。
目录 · · · · · ·
主要人物
引言 子夜的養心殿
第一章 老皇帝愛講的一個故事
第一節 祝禱與還願
一、星月之下的默禱
二、建儲之痛
三、選定皇十五子
四、大清又有了皇太子
第二節 從內閣到樞垣
一、樞閣中的「官二代」
二、和珅與王杰的鬥法
三、火線提拔二閣臣
第三節 苗變之痛
一、總兵明安圖之死
二、大員雲集
三、軍中三虎將
四、殺俘令
第四節 預設的皇權運行規則
一、關於「歸政」
二、為數歸期
三、頂層設計
四、寧壽宮與重華宮
第二章 歸政前的大反貪
第一節 接連不斷的整肅
一、乙卯科場風波
二、道員德明的三輛大車
第二節 福建官場的斷崖式崩塌
一、將軍魁倫的密奏
二、藩庫的巨額虧空
三、「官心惶怖」
四、新任巡撫姚棻
第三節 十五萬兩鹽規
一、前任庫吏開銀鋪
二、行之已久的鹽規
三、「監斃十命」的案中案
第四節 嚴厲的懲處
一、抄家連著抄家
二、綁縛刑場的督撫
三、被革職遣發的主審官
第三章 嗣皇帝‧子皇帝‧嗣子皇帝
第一節 京師的禪讓大典
一、喜字第一號玉寶
二、再開千叟宴
三、留居養心殿
第二節 「大事還是我辦」
一、何時提出的「訓政」
二、改元後的首開經筵
三、被集體考傻的上屆庶常
第三節 稱職的子皇帝
一、奔波之勞
二、御門聽政
三、掖輦巡方的感覺
第四節 喪亡相繼是重臣
一、捷報與噩耗
二、奔赴前線的和珅子侄
三、孫士毅之死
四、瘟神撲向和琳
第四章 兩朝天子一朝臣
第一節 白蓮教起事
一、欽犯劉之協
二、除夕夜
三、辰年辰月辰日
第二節 「二皇帝」和珅
一、攔截帝師朱珪
二、不如意事常八九
三、選擇性發飆
第三節 子皇后的大喪
一、喜塔臘氏的幸運與不幸
二、父子分離的日子
三、受寵與受責
第四節 樞閣的變局
一、還是要用劉墉
二、又一個烏龍
三、阿桂辭世
第五章 失寧的山河
第一節 京城的水與火
一、永定河潰決
二、火起乾清宮
三、翰詹大考
第二節 從粵洋到浙洋
一、海盜襲殺班兵
二、來自安南的洋盜
三、海盜的幫伙
第三節 殺戮之痛
一、桃花馬上看重來
二、換帥如走馬燈
三、官逼民反
第四節 黃水滔滔
一、豐汛六堡大決口
二、「又有漫溢之事」
三、河決睢州大堤
第六章 弘曆的最後一個冬天
第一節 衰老是不可抗拒的
一、安眠的喜悅
二、有這麼一個傳說
三、憧憬「林下」?
第二節 未能舉辦的九十大壽
一、重建乾清宮
二、子皇帝領銜的籲請
三、「望九」與「來孫」
第三節 世上已無太上皇
一、望捷
二、參蓮飲
三、遺詔的蹺蹊
第四節 誅殺和珅
一、遞過來一枚如意
二、盛世的祭品
三、衣帶詩
四、薩彬圖
第七章 仁宗親政
第一節 胡齊侖冒濫軍費案
一、能臣的落馬
二、支領清單上的統兵大員
三、福寧的厄運
四、「嚴參重處」的苦心
第二節 整頓軍務
一、「時深焦急」
二、該換的與不該換的
三、欽差軍機大臣督軍
第三節 求言與拒諫
一、求言的門檻
二、拒絕「維新」
三、洪亮吉事件
四、被刺痛的皇上
第四節 南疆的隱患
一、和卓家族的孤子
二、窮蹙無依的「貴種」
三、「殊屬多事無謂」?
結語 禪讓夢殘
參考文獻
跋 是一是二
· · · · · · (收起)
天有二日?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48 条 )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岳麓书社 (2024)8.0分 185人读过
-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7.7分 14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国家:制度、历史与文化 (🦉的瓦涅密)
- 立此存照2 待读/购 (🦉的瓦涅密)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21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天有二日?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胡宁 2022-01-17 10:14:46
梳理乾嘉交替四年间的大清朝政,以乾隆、嘉庆、和珅三人为主,旁及枢臣变革、地方贪腐乱象、白莲教起义以及乾嘉二帝为政风格。印象比较深的是乾隆晚年的训政心态变化、和珅绝命诗考证以及嘉庆初年为政的守成与焦灼。史实梳理很清晰,读起来也颇有趣。但总感觉结构上还是有些散乱,缺乏清晰的逻辑结构。没有明确的主线论点,或许这也是优点所在吧。
0 有用 Arthur 2022-09-07 13:46:11 江苏
饥饿的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