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勉强算的上通俗易懂,但并不算生动有趣。整体是论文的调调,但作者一直在阐述的又都是表象,所有观点都是他自己的经历和认知的总结,并没有多少科学依据支撑。文中还有很大的篇幅在掉书袋,谁说了什么什么话之类的,就直接把这些名人名言当成论据,甚至引用了福楼拜的话来佐证自己所谓心理学的观点,在我看来这是十分缺乏严谨性的。所以这本书,我认为对于法官、法律职业者与学生来说,并不能作为什么参考手册,尤其因为年代的局限性,它可能还有很大的误导性,比如种族歧视和厌女症。不过这本厚厚的大部头也不是一无是处,涉及了如何发掘真相、如何从嫌疑犯和证人嘴里套出真相、法官该如何表现、可能存在的惯性思维和逻辑谬误,容易被忽视的脑补等各种方面,当做人类犯罪心理学发展历史来看可能还会觉得蛮有意思的。
这本书虽然可以算是犯罪心理学中的经典,可惜不太适合入门的爱好者读。且不说本书📚成书于120多年前,书中引用的证据甚至有很多200年前的材料,就是这个行文风格也是在是令人头疼…翻过一部分,暂弃之。
翻译垃圾。
这书评分低,很大原因是这种论文的行文方式。书读起来不容易,作者以法官的角度,假定读者都是具备一定从业经验的来写的。很多地方没有相关知识和经验很难看懂。理论多,例子少也是阻碍普通人读懂的原因。但沉下去读是很有意思的,。作者没有仅以犯罪为囿,大多论述的问题在生活中也是经常遇到,对常见问题有更深,更科学的认知的。比如儿童心理,女人心理,爱吹牛的心理,人的记忆等,很全面,又都有研究文献做底。值得读读。
推荐序和译序有点意思
古老的犯心学
刑侦 讯问
前面没看太明白,后面感觉有些错误…不是我打拳,真的有很多对女性的错误分析;对心理类型的分类太主观随性了,毕竟是很古早的书。
其实偏学术,价格又不贵,搞不懂封面为啥要设计成这个样子
没看几个字,对不起,看不下去
着眼于如何在庭审中分析证人证据,排除不利因素找出真相,和常见的其他犯罪心理学的书领域不大相同。作者多年法庭经验,收集了很多有意思的素材,但也许是翻译原因行文非常不流畅,读起来很累。有的观点又过于陈旧了。
前半部很有启迪作用,有理有据,是对认知的修正。但是后半部,恕我直言,并没有前半部有看点,并且其中三分之一都在讲男女差异,并非我所期望的内容。
大爱!正是一直想读到的那种书!始终在怀疑是不是由柯南·道尔笔下的夏洛克·福尔摩斯所写。
条理清晰,列举详细,笼统而无趣
“对男人来说世界就是他的心,而对女人来说她的心才是世界。”留下这么一句和书名不符的话 也许爱情就是一场犯罪呢 而对于想看的内容收获不大
内容过于有年代感,现代可参考的也不多。想看译者阐述下这书引进的意义,译者在书里什么也没写
翻译太差了。跟机器翻译差不多
真的是一句话都进不了脑,硬着头皮都看不下去,也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国外那一套在国内真的行不通或者说是水土不服。
自存,暂避: 1.主题实际是:针对法官、证人等精神状态的文献综合,基于心理学知识辅助法庭上确立事实。该主题适合专业人士,基于实践中确立事实的不适感,在心理学角度发掘解决方向的动机。不适合科普、闲暇读物。 2.1897年出版,作者行文中慕权钱、厌女倾向,看相关章节时需保有清晰意识,明辨作者主观立场对论点的影响,剥离出背后实际适用于普通人类的内容(有点累,做不到,以后再看)。
与柯南道尔、阿加莎合称刑侦学“三驾马车”的格罗斯的犯罪心理著作,第一次译进国内,内容庞大、细致,很好的法律、犯罪、心理资料。既然他的《司法检验官手册》(首次提出侦查学概念)更有名,为什么没人翻译呢?JD实体购
> 犯罪心理学
17 有用 西瓜小太萌 2019-06-09 11:00:27
勉强算的上通俗易懂,但并不算生动有趣。整体是论文的调调,但作者一直在阐述的又都是表象,所有观点都是他自己的经历和认知的总结,并没有多少科学依据支撑。文中还有很大的篇幅在掉书袋,谁说了什么什么话之类的,就直接把这些名人名言当成论据,甚至引用了福楼拜的话来佐证自己所谓心理学的观点,在我看来这是十分缺乏严谨性的。所以这本书,我认为对于法官、法律职业者与学生来说,并不能作为什么参考手册,尤其因为年代的局限性,它可能还有很大的误导性,比如种族歧视和厌女症。不过这本厚厚的大部头也不是一无是处,涉及了如何发掘真相、如何从嫌疑犯和证人嘴里套出真相、法官该如何表现、可能存在的惯性思维和逻辑谬误,容易被忽视的脑补等各种方面,当做人类犯罪心理学发展历史来看可能还会觉得蛮有意思的。
7 有用 Ziyang 2020-03-25 23:18:34
这本书虽然可以算是犯罪心理学中的经典,可惜不太适合入门的爱好者读。且不说本书📚成书于120多年前,书中引用的证据甚至有很多200年前的材料,就是这个行文风格也是在是令人头疼…翻过一部分,暂弃之。
9 有用 破裂挽歌 2020-01-06 18:57:01
翻译垃圾。
3 有用 大步流艾克斯 2020-11-04 00:16:40
这书评分低,很大原因是这种论文的行文方式。书读起来不容易,作者以法官的角度,假定读者都是具备一定从业经验的来写的。很多地方没有相关知识和经验很难看懂。理论多,例子少也是阻碍普通人读懂的原因。但沉下去读是很有意思的,。作者没有仅以犯罪为囿,大多论述的问题在生活中也是经常遇到,对常见问题有更深,更科学的认知的。比如儿童心理,女人心理,爱吹牛的心理,人的记忆等,很全面,又都有研究文献做底。值得读读。
0 有用 Mr.W 2022-01-15 18:27:52
推荐序和译序有点意思
0 有用 她她与他 2022-05-10 22:52:03
古老的犯心学
0 有用 大鼓楼的人 2022-04-17 19:37:52
刑侦 讯问
0 有用 我们去福井好吗 2024-02-19 09:41:37 浙江
前面没看太明白,后面感觉有些错误…不是我打拳,真的有很多对女性的错误分析;对心理类型的分类太主观随性了,毕竟是很古早的书。
0 有用 [江湖骗子] 2023-08-01 21:27:57 河南
其实偏学术,价格又不贵,搞不懂封面为啥要设计成这个样子
0 有用 韶秒 2023-11-09 15:13:55 辽宁
没看几个字,对不起,看不下去
0 有用 清帷 2020-10-31 09:38:53
着眼于如何在庭审中分析证人证据,排除不利因素找出真相,和常见的其他犯罪心理学的书领域不大相同。作者多年法庭经验,收集了很多有意思的素材,但也许是翻译原因行文非常不流畅,读起来很累。有的观点又过于陈旧了。
1 有用 吃桃子的西瓜 2020-04-25 14:25:08
前半部很有启迪作用,有理有据,是对认知的修正。但是后半部,恕我直言,并没有前半部有看点,并且其中三分之一都在讲男女差异,并非我所期望的内容。
0 有用 人间草木 2020-07-31 14:00:10
大爱!正是一直想读到的那种书!始终在怀疑是不是由柯南·道尔笔下的夏洛克·福尔摩斯所写。
0 有用 大王 2020-04-14 14:46:32
条理清晰,列举详细,笼统而无趣
0 有用 Miss Nobody 2021-05-10 08:41:15
“对男人来说世界就是他的心,而对女人来说她的心才是世界。”留下这么一句和书名不符的话 也许爱情就是一场犯罪呢 而对于想看的内容收获不大
0 有用 ruyine 2021-09-02 12:27:28
内容过于有年代感,现代可参考的也不多。想看译者阐述下这书引进的意义,译者在书里什么也没写
0 有用 礼拜八 2024-05-27 12:07:41 日本
翻译太差了。跟机器翻译差不多
0 有用 秦南秦 2024-09-24 07:03:02 浙江
真的是一句话都进不了脑,硬着头皮都看不下去,也不知道是不是翻译的问题。国外那一套在国内真的行不通或者说是水土不服。
0 有用 零迦 2024-07-23 20:56:33 北京
自存,暂避: 1.主题实际是:针对法官、证人等精神状态的文献综合,基于心理学知识辅助法庭上确立事实。该主题适合专业人士,基于实践中确立事实的不适感,在心理学角度发掘解决方向的动机。不适合科普、闲暇读物。 2.1897年出版,作者行文中慕权钱、厌女倾向,看相关章节时需保有清晰意识,明辨作者主观立场对论点的影响,剥离出背后实际适用于普通人类的内容(有点累,做不到,以后再看)。
2 有用 Ainy 2020-04-09 12:10:35
与柯南道尔、阿加莎合称刑侦学“三驾马车”的格罗斯的犯罪心理著作,第一次译进国内,内容庞大、细致,很好的法律、犯罪、心理资料。既然他的《司法检验官手册》(首次提出侦查学概念)更有名,为什么没人翻译呢?JD实体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