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岸之岛 短评

热门 最新
  • 46 维舟 2019-07-17 11:13:36

    我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修改、送审、编校,磨了许久,刚下印厂,预计本月下旬可上市。内容简介是@邓安庆帮我写的——书评人开始写小说,而小说家写了短评。

  • 44 JWK 2019-07-27 22:01:03

    二星半,原本还有些意思的成长故事,我更期待看到少年细腻朴实又发散的心理,而不是现在这样被大量的掉书袋和无意义的词藻包砌的空洞叙述。

  • 25 小野山 2019-12-19 04:31:21

    撇除一切其他因素,给一个中肯的评价:太难看了,希望别写了。

  • 16 青尧 2019-07-29 13:15:24

    预订本年度最差阅读体验没有之一 作为青春小说尚且欠火候,说是严肃小说。。。还是再练练吧

  • 12 木婴心台 2019-07-15 15:31:21

    作为一部以青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完成度还是不错的。作者对结构和语言都有较好的掌控。比较有意思的是作者将对爱情和两性关系思考投射到物理学的定律中,进而也将具象微小的人类带入到广阔的宇宙中。人与人、心与心之间的鸿沟岂止是两座孤岛的距离,更是两个星球。

  • 7 欢乐分裂 2019-07-24 14:38:59

    4.5;“一个人就是一个岛,一个星体。”人与人相互间的作用力让人际宇宙形成、运转、交融或坍塌。架构精巧,整数章冠以物理学/天文学术语,与线性时间推进同步;穿插的半章则以“伪记录”方式道出成书由来,其实是跳出原文本另一维度的创作。书写普世恒久的心灵激荡,理科思维独有的浪漫属性赋予漫长告别以哲思与灵韵,在情感/思绪与事件/事物间寻求到匹配关联,难以想象无可预测的流动思想,竟然在缜密严谨的科学坐标里精准对位,强大的语言功底功不可没。「岛」作为意象题眼,不仅是地缘上的孤立个体,也是情感视野中彼此孤绝的存在,每个人都是孤岛是恒星。“要尽力凝视才能感受时间的流动”——粘滞的混沌感贯穿始终,在记忆废墟里重建王国,在绵延回溯中勾勒、标注、定位。大量维舟式自黑,对男主的精准吐槽堪称高光,意外的好笑。

  • 8 RE. 2019-08-01 23:23:36

    我多想打个高分啊,然而……

  • 6 2019-07-28 01:24:02

    挺取巧的,有时候太细节的描写挺没必要的,人物有点无聊。挺好的

  • 7 羅亞 2019-07-15 17:51:28

    记忆总是不可靠的...因为不可靠,有些事儿过去就算过去了,有些在绵长的日子里不断推敲、品味、重写。《无岸之岛》里满是记忆,校园、小城、小岛,与世隔绝的青春期,压抑、恐惧、怯懦、孤独。如果你是诚实的,或许能从中找到自己。

  • 4 空空 2019-07-20 11:25:38

    两个晚上读完。对90年代的青春期体验描述堪称精准,没有一个字正面描述时代,但又扑面而来那个时代的风,以至于我在看完后还在找寻90年代的新闻片段看,帮我营造氛围。像一个时光隧道,既引领我们从中年回望十多岁的年纪,又引领我们从二十多年后回望90年代。以至于我会疑惑,书中人物的某些体验和行为方式,是属于特定时代的呢?还是带有超越时代的普遍性?

  • 14 巢可辂 2020-08-16 10:53:34

    豆瓣的热门书评和短评再次证明一个问题: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

  • 2 甘草披萨 2019-07-31 22:11:00

    像读《大地上所有的河流》的回旋曲式的高阶变奏,结局提前知晓,双线的共振,陷入过去现在未来不再有区别的“时间之流”;又像观看间离效果显著的电影,周岚多次“点评”似在反复提醒读者这是小说不是自传,开场“时空错置的记忆的废墟”蒙太奇之感惊艳,预示苦恋的苦楝巷,永远定格的初逢(想问她吃的真的不是甜芦粟吗?);结尾泪目,真是理科生的终极浪漫啊,青春的苦痛煎熬在宇宙万物之前不再毫无意义,也许在量子态的世界里,会存在许多个不确定性的时间分岔的小径,在某个世界里,那场大雨不再终结一切,而许燕如会躲到章承的伞下,两人浅浅相视而笑

  • 3 S^^v 2020-08-19 15:36:05

    2020年8月19日。故事本身大概浓缩一下10页就能讲完了吧,剩余的都是欣赏不来的掉书袋和根本没有什么用的词藻在一个劲儿的堆砌。几乎每个人物都散发着我这把年纪忍受不了的矫情和别扭。唯一的收获是崇明岛的发展史,那还是我自己去百度百科得来的。

  • 4 新年快乐。 2019-07-16 10:03:51

    今年来读过最好的小说

  • 2 Binns 2019-07-27 19:24:05

    【豆瓣荐书团】的活动;崇明岛上的几个少年,人生的轨道在中学时代短暂交错,之后若即若离,最终走远的故事。维舟低语般的自我剖析贯穿了整个故事。一个内在矛盾:如果按照章承和“我”的人物设定,似乎阅读史应该局限于天文物理,为何会引用那么多外国小说呢?去脉络的引用,大概是维舟的写作特色吧。

  • 2 笨笨 2019-08-04 13:50:29

    这小说的主题并不是爱情或青春,而是别扭。这本小说的行文手法,包括那些不能再尬的对于物理定律的强行插入,和主人公以及故事主题贴合得天衣无缝。书本身介于三星和四星之间吧,但额外要加两星,一星致被写得栩栩如生的手足无措感,一星致我本以为在文学作品里很难再看到的九十年代。

  • 2 lolitalin 2020-02-25 09:29:10

    维舟老师还是写点别的吧……

  • 3 方糖小姐 2019-12-15 20:39:20

    有点安妮宝贝当年的感觉,词藻堆砌,空洞没有情节,强说愁的情绪,十分无聊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