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画像 短评

热门
  • 6 中二使我快乐 2019-08-23 00:05:55

    真的好读,非常有意义的祛魅,不要把日本人甚至任何一个群体想得多么特殊

  • 3 风之影 2019-08-29 18:05:44

    不知道索恩为何出了这样的一本书,按照风格应该由甲骨文丛书下的“大家”系列出才对。近些年颇有些“知日”作家出现,而李长声算是其中比较出名的一个。不仅仅是作品多,写的东西也有些深度。就这一本而言,感觉算是他自己作品精华的一个集合了。主要原因就是这本里涉及的基本上都是关于日本历史和文化的,尤其是以文化层次居多,而且作者对于日本文化了解的深度与层次,确实是常人莫及。全书基本上很少涉及政治与思想话题,而更多的是对日本的文学、工匠、茶道、以及部分武士文化做了深入的介绍和点评,确实让人能够深入了解到日本文化的深层次范围。另一方面,作者在写作方面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是非常值得称道,很多文字都娓娓道来,全面却不失冷幽默,可读性还是比较强的……

  • 3 Joan 2019-07-25 11:12:33

    “文化知日者”在日本看日本,看透日本;且行且居随笔写日本,雅俗共赏。李长声为日本人画像,却不想以游客之姿急于描绘或妄论宏观,只愿以轻松的心态、余裕的笔法多写日本人的局部和细节。兴始于深刻的认识,笔落于缤纷的片面。一篇篇散文就像一片片拼图,最终应由读者自己拼出日本印象。

  • 3 爵士猫 2020-06-07 08:47:46

    不喜欢这本的排版。每页的字量还不如做成文库本。

  • 1 萍萍 2019-08-27 22:18:09

    了解日本的好书

  • 1 p300 2019-08-27 20:50:55

    李老师的日本系列一直在追,这本好看的!

  • 1 Pam 2019-09-07 16:02:16

    选题较之前的<反正都能飞>更专业些。

  • 1 小欢欢 2019-08-12 11:34:11

    久居日本的长声老师写下日本点滴片段,供人了解日本和日本的点滴。

  • 1 拔刀诀 2019-10-07 17:20:13

    知识点很多,写得枯燥无趣。大概文字表能力有限。

  • 3 Fred001 2019-10-06 21:21:06

    怎么感觉不知所云

  • 1 康康 2020-04-25 22:44:45

    从文化层面解读日本

  • 0 BruceDy 2020-03-01 15:53:56

    较之作者之前的散文集,感觉这本深度更深一些,厚重多些短娱少些。比较喜欢厉鬼推日,讲日本历史是由怨灵推动的,文学作品也是,太有意思了,虽未必是真但逆向思维真是有趣。重点是茶道,“侘”这个字对理解日本很是关键;武士道是对直接上级负责;工匠精神并非完美,其本质与商人是相对的两边;还有关于和食三字,生、旬、旨,旨味真是扫盲了,输入法联系都没有,说明我们光看表面对日还不了解不深入;写得够深够刻薄,日本人善于转向,但日本文化再独特也逃不出中国文明这个如来佛祖的手掌心啊。

  • 0 n u 2020-07-22 18:30:44

    绝对“知日”。写砍掉三岛脑袋的关孙六那篇特逗,末了总结说“男人要有一把好的指甲刀”

  • 0 Ehdn~ 2020-06-28 20:48:03

    没想到索恩系列会有李长声的作品,里面的题材都是他其他书里也有提到的,也算是知日派比较有名的作家哈。发现其中有提到谷崎读水上勉的《越前竹偶》与自己的《梦之浮桥》京都风格比较相似,便产生想看这本书的念头,可惜已经下架了。。。而且还有同名电影,懒得找资源,又懒得求资源,我太懒了。。ps:日本的拿来主义,很熟练的用着中国文化,而且模仿能力辣么强,可惜善用山寨品的名声却是国人的,但也不能五十笑百了~

  • 0 刀叢中的小詩 2021-04-02 00:20:17

    《日本人的画像》——知日祛魅之作,我不知道是好还是不好,是看破还是说破。有时觉得,西方视角下的日本,中国视角下的日本,正如我们有时想念一个人一样,这个人是什么样并不重要,关键在于想象的那种方式。我想念的日本,永远是第一次,每一次都是那么小心翼翼。

  • 0 小可阿姨 2022-03-25 09:45:58

    钻研透彻、古风成韵

  • 0 雨眠 2022-01-10 23:30:37

    对于门外汉来说这书还行,了解了不少日本的方方面面,除了永远的0那章显得像二鬼子写的。

  • 0 bpo84343 2022-01-17 19:09:57

    信息量大,需要自己把握立场 不在文化核心区的我只能嗯~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