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初政治史探微 短评

热门 最新
  • 26 巴拉克拉瓦 2013-02-17 23:49:03

    极佳之作,研究清入关前史必读书。可叹世人多不具慧眼,乃令些须竖子成名。

  • 8 放逐科比 2018-09-19 12:29:03

    把清初政治史人物和事件贴在八旗制度变迁上来叙述,不得不说这样的写作方法让本书显得极为扎实。姚先生冷峻的文风和严密的推理能力让人读来有种侦探小说的味道。也因为姚先生从满洲八旗的角度分析,让这本书里显然有点新清史的影子。不过不管什么理论,能以扎实的史料证实,都是可信的。

  • 7 南渡錄 2015-11-17 14:31:26

    第三遍读《评清世祖遗诏》,胜意迭出,清初政治史的典范之作

  • 3 艱致 2010-10-30 22:53:07

    研究清史之作,非常值得一读

  • 5 方闻 2018-02-11 16:57:01

    读完此书,很是赞叹姚念慈先生的理论素养。清初政治史经过孟森等几代学人的辛勤耕耘,大的题目已很难再做,而作者凭着自己熟读《资本论》等书所培养的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提出入关前满族皇权与八旗之间斗争与妥协的政治主线,进而挖掘出皇权依靠八旗分养国人,而八旗依靠皇权维护利益的这一基础,可谓鞭辟入里,而无生硬套用理论之感。入关后,形势发生转化,皇权依靠国家财政供养八旗兵丁和贵族,在政治斗争中取得了对八旗的绝对优势,建立了专制皇权,政治的主线索转化为如何处理满汉关系,这一转折则发生于多尔衮摄政时期。顺治皇帝亲政后意图建立满汉联合政治体制,过程举步维艰,并随着其去世而为孝庄皇太后所设计的以恢复旧制为目的的四辅臣辅政体制所打断。整本书依靠常见史料,集中探索,深入分析,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政治史研究著作。

  • 1 盘水 2014-11-21 10:19:44

    没有一字一句读,特别前半部分是泛览。 作为政治史研究,叙事上花的力气略小,读起来不够友好。但能作者的观点,论证,分寸感好,富有穿透力,没有一点小聪明和强解,处处贴服到位,是政治史研究的模范作品。

  • 2 快乐大王 2022-07-12 10:43:42

    从部落联盟发展为奴隶制国家、建立八旗制度下的绝对皇权、解决入关后以满洲贵族为核心的满汉联合,是努尔哈赤到福临近百年间的主要活动轨迹。八旗制度贯穿始终,强调属人隶属关系的同时也奠定了满洲家天下的基本格局,皇权代替父权、国家代替家族的进程中,努尔哈赤、皇太极、多尔衮、福临都是功过掺杂的,发展的道路总是曲折的,螺旋式上升的。逐渐缩圈的掌权集团与逐渐扩大的封建帝国共生,昔日的兄弟子侄会变成掣肘便架空的诸王贝勒、共同打天下的属人诸申也会成为帝国财政的“赡养”包袱、武力镇压失败尝试利用又不得不以明亡为“经验”猜忌提防的汉人官员,时代留给大清的问题也是八旗制度留给大清永远无法消除的癌症。第一次读学术性如此强的历史读物,可读性还是相当强的,对学者前辈们的感佩也随着阅读过程中的兴奋奠定,学史果然是件很棒的事。

  • 1 张名振 2020-06-30 20:33:58

    名副其实的“探微”,细致是真细致,难读也是真难读。

  • 0 关外蛮姨 2014-03-16 20:51:08

    虽多处不甚明了,然受益颇多。

  • 0 隐清 2019-12-16 09:10:36

    居于东北的满洲的迅速中原王朝化与金朝的发展原理类似,女真族的渔猎-农耕经济与蒙古草原的游牧经济有本质不同;建州女真本身也是基于部落联姻组织下“半血缘主义”的联盟,事渔猎-农耕的女真部落比草原更分散,往往是以“族寨”的模式聚合,规模上显然较小,在努尔哈赤如滚雪球般逐渐吞并女真部落时,许多小部落被移徙至都城而统一屯田,这一手段显然有助于摧毁旧的氏族关系向“牛录”过渡。

  • 1 良久 2022-03-23 12:13:09

    每次读姚的书都有新的感慨 ,对前人研究的吸收与再批判,对治学之路坎坷的感叹。虽然本书处处体现出马的时代影响。

  • 0 lan-xuan 2022-02-07 22:28:01

    不乏洞见与偏见。也是非常精彩的文学作品(就文笔与线索而言,并无贬义)

  • 0 侠客行者 2022-01-20 09:11:25

    在马克思史观的影响下对满清入关前的政权演变做了较为详细的剖析,努尔哈齐为了扩充实力,从人数较小部落不断的扩大联盟其他部落,设立八旗,通过八大臣议政的制度破解了联盟的主权问题,名为八大臣实置于努尔哈齐的权威之下。在皇太极则扭转了四大贝勒参政的局面,树立自己的权威。其中满清不断的拓展而衍生的仿明行政体制——都堂衙门与民族属性的八旗之间存在巨大矛盾,这个矛盾被清军入关掩盖了,在削三藩的时候暴露了,尾大不掉到了清末。

  • 1 丛林小茂茂 2022-11-28 22:10:15 广东

    那些被影视作品胡编乱造的正史。

  • 0 朱颐钊 2022-10-08 20:08:04 北京

    前编讲八旗制度之形成,钩玄提要,皆本领域的必读之作。后编关注三大政治事件,后来都收入《定鼎中原之路》,其立论视角也多有可取。

  • 1 迎风布阵 2022-12-04 21:19:50 山东

    皇权与八旗国家。写的是真好,不过不好啃。勉强读了前编和后编的第一篇,了解一下后金时期的政治。第二篇读了个开头,已经感觉到好了,以后专门研习清史再读。值得感叹的是作者对马克思的态度,为数不多运用唯物史观不滞涩的,思维敏锐,值得学习。

  • 0 冢虎 2023-12-29 09:19:07 广东

    很精彩,上篇讲从部落到国家的演进,下篇讲完成演进前后围绕新旧制度的各种冲突。鳌拜倒台是确立专制君主凌驾于部落时代诸首领的最后一步。

  • 1 秋山雪見🍁 2023-03-18 01:16:54 福建

    以八旗制度的形成与发展为主线研究清代初期政治史,前篇关于后金之牛录制向八旗制发展的过程以及八王共治到二元皇权的变化,以及依附皇权的“上三旗”的形成,包含了满汉、南北、内阁等问题的《评清世祖遗诏》一文更是集大成之文,最后以康熙前期擒鳌拜打破辅政格局与二元皇权结束。出色的清史研究著作,值得研读。

  • 0 无明 2023-04-17 22:31:04 上海

    精彩,最重要的是,事在人为,世祖福临后期竟有亡国之相,事在人为呀。

  • 0 sai 2023-05-11 23:47:09 北京

    该书前编是姚念慈的博士论文——《满族八旗制国家初探》,该文紧紧抓住满族国家的基本形式——“一国之众,以八旗而分隶之”,以国家与八旗之间互相依赖与矛盾斗争为主要线索,论述满族八旗制国家的形成、发展及其本质特征。 姚著在清初八旗制度研究中极具代表性,作者在书中表达了自己对清朝历史与八旗制度的独到认识,其中有四点值得注意:一、姚氏将困扰清中后期的“八旗生计”问题溯源至入关前的八旗“分养国人”;二、姚著以八旗与国家间的“矛盾运动”为线索串联起入关前清朝政治的主要内容,为分析清初皇权政治提供了新的思考方向;三、作者对满族国家发展特征的论述,加强了我们对八旗与清朝国家构建的关系的认识;四、姚念慈认为清代绝对君主专制是内生于八旗制度演进中的产物,将其视为“满洲特色”,对理解清朝皇权特质,也颇具启发意义。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