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出品方: 湛庐文化
副标题: 洞悉复杂世界的思考方式
原作名: Overcomplicated: Technology at the Limits of Comprehension
译者: 贾拥民
出版年: 2019-5-31
页数: 188
定价: 69.90元
丛书: 圣塔菲书系
ISBN: 9787220113246
内容简介 · · · · · ·
● 人类的技术,从网站到交易系统,从城市基础设施到科学模型,甚至是为大型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供应链系统和物流系统,都已变得过于复杂且相互交错。为什么复杂的技术系统越来越难以理解了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复杂的世界呢?
● 生物学思维和物理学思维是理解世界的两种方式,而复杂的技术系统更接近生物学系统,因此用生物学思维理解技术系统是个不错的选择。
● 认识复杂系统的正确态度是:对于难以理解的事物,要努力克服我们的无知;一旦理解了某个事物,也不会认为它是理所当然的。谦卑之心,加上迭代的生物学思维,就是洞悉复杂世界的正确方式。
● 应该怎么看待这个越来越复杂的世界?复杂系统研究专家塞缪尔·阿贝斯曼用《为什么需要生物学思维》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洞悉复杂世界的思考方式,告诉我们不必害怕。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财新传媒学术顾问汪丁丁,《连线》创始主编、...
● 人类的技术,从网站到交易系统,从城市基础设施到科学模型,甚至是为大型企业提供配套服务的供应链系统和物流系统,都已变得过于复杂且相互交错。为什么复杂的技术系统越来越难以理解了呢?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复杂的世界呢?
● 生物学思维和物理学思维是理解世界的两种方式,而复杂的技术系统更接近生物学系统,因此用生物学思维理解技术系统是个不错的选择。
● 认识复杂系统的正确态度是:对于难以理解的事物,要努力克服我们的无知;一旦理解了某个事物,也不会认为它是理所当然的。谦卑之心,加上迭代的生物学思维,就是洞悉复杂世界的正确方式。
● 应该怎么看待这个越来越复杂的世界?复杂系统研究专家塞缪尔·阿贝斯曼用《为什么需要生物学思维》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洞悉复杂世界的思考方式,告诉我们不必害怕。
● 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财新传媒学术顾问汪丁丁,《连线》创始主编、畅销书《失控》作者凯文·凯利,美国经济学家、乔治梅森大学经济学教授泰勒·考恩,美国数学家、康奈尔大学数学教授、畅销书《同步》作者斯蒂芬·斯托加茨等联袂推荐!
● 湛庐文化圣塔菲书系又一重磅新书!
作者简介 · · · · · ·
● 复杂性科学研究专家、应用数学家、计算生物学家。
● 2008 年获得康奈尔大学计算生物学博士学位,现为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员,考夫曼基金会高级学者。
● 《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连线》《大西洋月刊》等特约撰稿人。
目录 · · · · · ·
什么是复杂系统 /从“启蒙时代”到“纠缠时代”/ 抽象的局限 /
02 复杂系统形成的 4 个原因
原因 1:吸积 /原因 2:交互 /原因 3:必须处理的例外情况 / 原因 4:普遍的稀有事物 / 越来越多的复杂系统
03 为什么复杂系统越来越难以理解了
力不从心的大脑 /认知的极限 / 最后一个无所不知的人
· · · · · · (更多)
什么是复杂系统 /从“启蒙时代”到“纠缠时代”/ 抽象的局限 /
02 复杂系统形成的 4 个原因
原因 1:吸积 /原因 2:交互 /原因 3:必须处理的例外情况 / 原因 4:普遍的稀有事物 / 越来越多的复杂系统
03 为什么复杂系统越来越难以理解了
力不从心的大脑 /认知的极限 / 最后一个无所不知的人
04 令人费解的 bug
并不是所有 bug 都能被消除 / 从错误中学习 /像生物学家一样思考
05 为什么需要生物学思维
复杂的技术系统需要生物学思维的 3 个原因/技术领域的“生物学家”/当物理学遇见生物学 /复杂性科学的视角 / 思维方式的进化 /我们需要通才
06 生物学思维是理解复杂世界的一把金钥匙
不要被表象迷惑 /以欣慰感看待不理解的事物 / 谦卑之心 + 迭代的生物学思维
注 释
延伸阅读书目
致 谢
译者后记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为什么需要生物学思维"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为什么需要生物学思维"的人也喜欢 · · · · · ·
-
- 适者降临 8.0
-
- 同步 7.6
-
- 心智的本质 7.5
-
- 理商 8.2
-
- 决策的大脑 6.6
-
- 哪些科学观点必须去死 6.8
-
- 那些比答案更重要的好问题 6.0
-
- 探索智慧:从达尔文到芒格 8.9
-
- 理性与本能 7.8
为什么需要生物学思维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9 条 )
> 更多书评 19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Current (2016)暂无评分 5人读过
-
未知出版社暂无评分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 复杂 (如山似火)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19 (普照)
- 【小能熊书单】给千熊的2021年书单 (howie.serious)
- 贾拥民著作、译著 (168 Hours)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68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为什么需要生物学思维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比远方更远 2020-03-06 17:29:17
相对于“复杂性”本身,著作本身的体量与思想不够“复杂”,亦与其倡导的“生物学思维”“交互”不够。1.从前置性客体论看,人造系统通过吸积和交互变得复杂,但此过程是“系统复杂化速度快”还是”人的认知系统进化慢”,须进一步界定,进而是否因为后者的原因导致了人们更加倾向于通过更为复杂的系统来部分地承担人类的认知功能。如是,则“复杂性”的人造性须更进一步探讨。2.从过程性行为学看,复杂系统中,人的行为与系统... 相对于“复杂性”本身,著作本身的体量与思想不够“复杂”,亦与其倡导的“生物学思维”“交互”不够。1.从前置性客体论看,人造系统通过吸积和交互变得复杂,但此过程是“系统复杂化速度快”还是”人的认知系统进化慢”,须进一步界定,进而是否因为后者的原因导致了人们更加倾向于通过更为复杂的系统来部分地承担人类的认知功能。如是,则“复杂性”的人造性须更进一步探讨。2.从过程性行为学看,复杂系统中,人的行为与系统间的“吸积”和“交互”又如何影响着各自的发展及相互间的关系,从而形成迭代的复杂性:由系统的行为性(系统规制行为)到行为的系统性(行为塑造系统)的往复。3.Arbesman 聚焦在软件和法律系统,相对于更为生态化的经济系统和更为历史性的文化系统,系统对象过于单一;同样,对“生物学思维”的理解也太单薄。 (展开)
0 有用 ChrisWangsy 2021-04-01 09:27:58
结尾有点突然,前半部分的质量可以有四颗星,但后面也还是一直翻过来接着重复前面的内容有点草率了。6.5/10
5 有用 憩远心默 2020-01-25 17:03:40
这本书其实写的很优美,更像是复杂性科学的科普书,但牺牲了一些逻辑性,各个章节之间有一点点重复。 面对复杂的技术系统,可以跳脱出物理学思维(用统一的规律解释不同的事物),用生物学思维,接纳多样性,接纳我们无法了解全局。但可以用发展的眼光,对系统保持谦卑和好奇心。 两种典型应用:1.主动向系统中引入意外事件,用bug作为学习和探索契机;2.修修补补,拼拼凑凑,往往是有其效用的。所以很多系统从简洁发... 这本书其实写的很优美,更像是复杂性科学的科普书,但牺牲了一些逻辑性,各个章节之间有一点点重复。 面对复杂的技术系统,可以跳脱出物理学思维(用统一的规律解释不同的事物),用生物学思维,接纳多样性,接纳我们无法了解全局。但可以用发展的眼光,对系统保持谦卑和好奇心。 两种典型应用:1.主动向系统中引入意外事件,用bug作为学习和探索契机;2.修修补补,拼拼凑凑,往往是有其效用的。所以很多系统从简洁发展成了繁杂的技术产物,很难懂,但实用性的确得到增强。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打补丁比重建系统更能解决问题。 (展开)
0 有用 kamiya 2021-04-07 16:20:37
。。。。作者脑子好怪啊,复杂正因为复杂才美丽且危险又难以理解,这东西已经让他证明了半本书了,点解呢有乜意义呢,还有知识负担,1,我认可有,但这值得抱怨吗。。这不就是教育意义与进步吗//实在是不行,后半本稍微言之有物一些,确实很浅,多学科交叉,保持谦卑
0 有用 Saber 2022-01-29 14:24:19
就重复了一句话,谦卑加生物学思维。感觉也没学到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