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4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学术史著作 (一枕黄粱)
- 歷代學案 (锥指)
- 清代学术史文献学研究 (warkey)
- 【书单】史学理论及中国史学史相关 (谢糸色)
- 【想读分类】专题通史 (谢糸色)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9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中国学案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尚水堂 2014-06-06 00:01:56
1)切入视角基本是历史编纂学或史学史;2)就学案论学案,缺乏社会分析和思想分析;3)主要集中在几部大头学案体著作,对于个案性学案著作关注不够。4)学案的学术现代转型并不明朗。
3 有用 志于匏 2022-03-22 22:25:39
明代思想史閱讀材料,博通而不精深,縱向的學案形式發展整理得很不錯,但是起源論實在有些牽強。宋明時期的理學學術史書寫,顯然是要在漢唐以來的傳統上另闢蹊徑,從本質上和先秦兩漢的那種子學式的「諸家概說」全然不同。寫明清之際的部分很精彩,作為入門概覽很實用。更細節的部分還是需要看朱鴻林、夏長樸、林保全等人的研究
2 有用 小红豆君 2019-03-23 11:33:54
结论不敢苟同,然而首创之作+论述通顺,多给一星。 用作了解学案体,很实用,陈先生功底还是扎实的。
3 有用 智术师 2022-04-10 21:34:36
读于研究生时代,自此方知陈祖武学术水准之平庸。
1 有用 ⚓️ 2019-10-27 12:12:39
一般谈传统学案的特色,多关注三“案”——案主(学人传记)、档案(资料选录)、案断(学说评价)。除此以外,传统学案附录部分所涉及的学侣、同调、家学、门人、私淑、交游、从游,还彰显了学案之所以为学案(而非传记或资料汇编)的鲜明的统绪性。这一统绪又包括两个方面,学统或道统之纯粹与一个学者、一个学派乃至一个时代学术之谱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