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最后的访谈》的原文摘录

  • 奇怪的是,我发现作家们往往挣扎于这两种做法之间,其根源实际上都出自同样的观念,那就是对读者的轻视,即认为文学目前的边缘化地位是读者的错。 造成这一状况一部分可能要归因于我们所处的这个充满娱乐的时代,真正意义上的娱乐,我们必须去想小说如何才能在这个时代脱颖而出,去夺取自己的领土。 但你同时要避免被流行文化极其所操控。我知道这样做会非常困难、迷惑,甚至可怕,但它真的值得一试。 (查看原文)
    Einn 2020-08-05 19:14:36
    —— 引自章节:"真正的美国味",沙龙网,1996年
  • 我们有时候真的可以由衷地为某件事情而哭泣,然而大部分时候我们必须生活在一个由聪明、疲惫、成熟的人们组成的世界里,并且非常希望得到这些人的重视。 (查看原文)
    琵琶鱼 1赞 2020-04-04 18:45:51
    —— 引自章节:"某种可怕的负担","尽我们所知"广播节目,2004年
  • I had an adolescent’s radical self-absorption, and my particular self-absorption manifested as terror and inadequacy. (查看原文)
    狗狗海键盘手 2017-10-08 21:02:12
    —— 引自章节:/
  • It took years after I’d graduated from Amherst to realize that people were actually far more complicated and interesting than books, that almost everyone else suffered the same secret fears and inadequacies as I, and that feeling alone and inferior was actually the great valent bond between us all. (查看原文)
    狗狗海键盘手 2017-10-08 21:03:23
    —— 引自章节:/
  • Most of the modern writing I like the best is both sophisticated and colloquial—that is, high-level and complicated but at the same time intimate, sort of like a smart person is sitting right there talking to you—and I think I do little more than try to achieve this same high-low blend. (查看原文)
    狗狗海键盘手 2017-10-08 21:03:36
    —— 引自章节:/
  • It kind of puzzles me that people seem so keen on asking fiction writers straightforward interview-type questions, since if the fiction writers really thought interesting stuff could be talked about straightforwardly they probably wouldn’t have become fiction writers. (查看原文)
    狗狗海键盘手 2017-10-08 21:04:12
    —— 引自章节:/
  • To try extra hard to exercise patience, politeness, and imagination on those with whom I disagree. (查看原文)
    狗狗海键盘手 2017-10-08 21:04:31
    —— 引自章节:/
  • I just got interested in the reality of boredom, which is something that I think is a hugely important problem and yet none of us talk about it because we all act like it’s just sort of something that we have to get through, which I suppose we do. (查看原文)
    狗狗海键盘手 2017-10-08 21:05:08
    —— 引自章节:/
  • your public image as a writer: you’re typically described as one of the leading figures of the postmodern hip ironic generation of writers in their thirties and early forties, but I read somewhere that you really think of yourself as a realist. WALLACE: Well, except, you know…These various classifications are important for critics, right? You have to form different things into groups or else you have to talk about a trillion different particulars. (查看原文)
    狗狗海键盘手 2017-10-08 21:06:05
    —— 引自章节:/
  • For me, art that’s alive and urgent is art that’s about what it is to be a human being. (查看原文)
    狗狗海键盘手 2017-10-08 21:06:48
    —— 引自章节:/
  • 你可以发现二十种表达悲伤的不同方式,但其实都是一回事。 (查看原文)
    琵琶鱼 2020-04-04 18:21:58
    —— 引自章节:"真正的美国味",沙龙网,1996年
  • 上瘾的一部分原因是你太需要某种东西,当它被人夺走的时候,你甚至想死。糟糕的是,对付上瘾的唯一办法是在午夜建造一堵围墙,并且控制自己不要往墙的那边看。 我认为,这个国家对原则和价值的智能化与审美化是推毁我们这代人的力量之一。比如,我父母曾经教导我说,“不说谎真的非常重要”。好的,收到,明白了。我点头,但并不代表我认同。直到差不多十岁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如果我骗了你,我也就无法再相信你。我感到很痛苦、紧张、孤独,但就是想不明白为什么。然后我突然意识到,“哦,也许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真的是不说谎。”这个想法如此简单并且毫无审美趣味,我曾经越过它去寻找更加有趣和复杂的素材,实际上,它在某种程度上比那些宏大、原始、讽刺、色情的东西更有营养。 (查看原文)
    琵琶鱼 2020-04-04 18:22:57
    —— 引自章节:"真正的美国味",沙龙网,1996年
  •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我还记得在读研究生时和教授们为此产生争论。在我的生活中,每天至少产生两百五十则广告以及难以计数的娱乐资讯,其中大部分的目的是向我推销东西。整个世界正在用那些肘部贴有皮革补丁的家伙认为流行、琐碎或短暂的东西侵犯着我的末梢神经。我在小说中使用了相当数量的流行元素,但我的用意其实与其他人描写树木、公园,或者一百年前人们到河边打水的意图没有什么不同,它们代表着我所生活的这个世界的肌理。 (查看原文)
    琵琶鱼 2020-04-04 18:24:42
    —— 引自章节:"真正的美国味",沙龙网,1996年
  • 你可以试着思考那些使小说变得神奇、而其他艺术和娱乐形式都不具备的特质。你还要弄清楚小说是如何吸引读者的,要知道大部分读者的感知力都会受到流行文化的塑造,但你同时要避免被流行文化机器所操控。我知道这样做会非常困难、迷惑,甚至可怕,但它真的值得一试。 如今有这么庞大的商业娱乐体系,它们如此优秀,如此巧妙,我想任何其他年代的人都不曾经历。这就是现在作为一名作家的感受。我认为目前是最适合生活的美好时代,也许也会是成为作家的最佳时机。当然,我并不是说这是最轻松的时刻。 在你看来,小说独特的魔力体现在哪里? 哦,天啊,这个话题可以说上一天了!我首先想说的是,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一种永恒的孤独感。我不知道你在想什么或者你的内心是什么样的,你也不知道我的内心。但是在小说中我们可以通过某种方式翻越你我之间的那堵高墙。但这只是第一个层次,因为与人物角色建立精神或情感上的亲密关系是作家通过艺术手法造成的错觉或设计的策略。在另一个层次上,小说则试图建立起一种对话一一即作者与读者之间的对话。实际上,作者与读者之间存在着一种关系,这种关系非常奇怪,非常复杂,并且 难以言说。对我来说,一部非常伟大的小说可能会、也可能不会把我带走,让我忘记自己正坐在椅子上。真正商业化的东西可以做到这一点,或者一个引人入胜的情节也可以做到这一点,但它们都不会减轻我的孤独感。 有魔力的小说会给人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让人至少在一段时间内感同身受。这种情况不会一直发生,它们只是短暂的闪光或火焰。我有时候便会获得这种体会,让我在智力上、情感上和精神上都不再感到孤独。我感到充实,仿佛获得重生,与小说或诗歌中的另一种意识进行了一场深刻而有意义的对话,这种体会是我在其他艺术形式中无法得到的。 (查看原文)
    琵琶鱼 2020-04-04 18:26:51
    —— 引自章节:"真正的美国味",沙龙网,1996年
  • 美国人倾向于为了成功一心投人工作,从而完全放弃了自我,而且非常在乎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我想说的是,大家想知道为什么我们总是感觉到疏远、孤独、紧张和疲意吗? (查看原文)
    琵琶鱼 2020-04-04 18:30:14
    —— 引自章节:"真正的美国味",沙龙网,1996年
  • 我记得我总是想办法糊弄杂志的编辑,给他们寄的手稿都是用单倍行距和八磅字体。 我们就像带孤儿的寡妇那样斤斤计较,逐字逐句地进行调整和删减,好让文章达到出版社的要求。 (查看原文)
    琵琶鱼 2020-04-04 18:32:42
    —— 引自章节:"没有代言人",《波士顿凤凰报》,1998年
  • 那种时代代言人的想法反而凸显出整个时代道德沦丧、混乱无序以及人际疏离的实际状态,我党得这很愚蠢。我喜欢那些听起来比较亲切的东西,仿佛有个人在我耳边说话。我想我写的一些东西至少试图响亮地发出自己的声音,给读者带来听觉上的感官刺激。我意思是,上帝啊,你知道,其实人们一直以来都在做这件事,甚至两百年以前就开始做这件事。这根本不是什么新鲜事。 (查看原文)
    琵琶鱼 2020-04-04 18:34:27
    —— 引自章节:"没有代言人",《波士顿凤凰报》,1998年
  • 我不是一个伟大的记者,我无法采访任何人,但我能做的是把自己的内心打开并呈现在你面前,让你看到我也是一个普通人,有着跟普通人一样的思考内容与方式。 (查看原文)
    琵琶鱼 2020-04-04 18:36:29
    —— 引自章节:"没有代言人",《波士顿凤凰报》,1998年
  • 我们作家的名声起伏其实就像肠胃蠕动一样不足为奇。 (查看原文)
    琵琶鱼 2020-04-04 18:37:29
    —— 引自章节:"没有代言人",《波士顿凤凰报》,1998年
  • 人其实远比书本更加复杂和有趣。几乎所有人都和我一样私下里感到恐惧和不足,而这种独感和无力感恰恰是我们之间的特殊纽带。我真希望自己青年时期能够聪明地理解这些。 其实如果小说家真的认为有趣的东西可以直截了当地进行讨论,那他们也许就不会成为小说家了。 (查看原文)
    琵琶鱼 2020-04-04 18:38:29
    —— 引自章节:与一个"五稿"作家的简短访谈,《艾姆赫斯特》,1999年
<前页 1 2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