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本书所论述的明清之际,基本指晚明至清代康熙年间。这一时段,被海内外很多学者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具浓墨重彩的王朝更替。当中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与思想文化都在发生着多方面的变革,并对那个时代掌握主流叙述的士人的生活,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本书从弘治十八年成为状元的昆山人顾鼎臣的人生历程开始,以人物故事与活动为主线,对明末至康熙年间漫长的王朝更替进程中,那些内阁重臣、大乡绅、布衣、艺坛领袖、小秀才以及青楼杰出女性等人的命运遭际,予以重点勾画。基本内容分成七部分,亦即七个侧面的主题论述。
冯贤亮,浙江嘉善人,现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明清史、江南地区史、中国社会文化史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曾获“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2005)、“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1)等荣誉称号。已出版专著或参编著作有《明清江南的州县行政与地方社会研究》(2015年)、《太湖平原的环境刻画与城乡变迁(1368-1912)》(2008年)、《明清江南地区的环境变动与社会控制》(2002年)、《近世浙西的环境、水利与社会》(2010年)、《清史》(2015年)等。
确有堆砌材料之嫌 而此书七成文章皆曾发表 集结新文仅三四篇 唯文笔实为上乘 首章绪论性质之短文尚可作把握明清鼎革之际的时代风气的科普读上一读
水,毫无见识
对冯老师的史料掌握深感佩服,从知名的五杂组,几亭全书到各色罕见别集孤本都能随处征引,游刃有余。不过此书一大问题在于一些章节(如娄东三王)离题甚远,史料排列散漫,整体结构也拖不起“明清之际士人生活经历”的标题。但陈龙正,曹龙驹等章节确令人振聋发聩,是今年读过难得一见的好文。
“流风愈下,惯习骄吝,互尚荒佚…务本者日消,逐末者日盛。呼卢者相率成风,乐放肆而寡积蓄,营目前而忘身后。是以温饱之户,产无百金,奇羡之家,延不再世。”往常的历史书写,难看到他们在这般生活情境里谋之深远的经验与记忆,比如对世道谨慎、对家庭生计、家族撑立、读书修德的重视。“以读书修行为首务,以治家防患为要机…读书以体认道理,变化气质为本”“深绎积善余庆之事”。
两星献给我浪费的时间……微博上看见有博主推荐便买来阅读,汗,可能这种堆砌史料的类型不适合我吧……呃
这样一位只知道搬运和罗列材料,永远在不知疲倦批量生产低水平学术成果的学者能够大行其道,也是一件让人非常费解的事情
小错误太多,不知是编辑有问题还是自己做论文的时候就这样不严谨。 把秦可卿和西门庆并列,并认为两人同为沉溺于男女之欢而丧命,可以说是一点同情心也没有了。
一个模型,不同史料;文笔看似优美,实则啰嗦。优点:“实际上,地方士人的大多数,并不在乎王朝的更替,也未切实遭受1644至1645年间因王朝鼎革带来的大冲击,且怀揣着新希望,……总体上对于历史大变动后呢现实生活没有呈现太多的消沉和放弃之举”(本书页313)
我觉得这本还是不错的。可能整体脉络上确实差一点。
> 更多短评 19 条
> 更多书评 1篇
> 8人在读
> 39人读过
> 412人想读
订阅关于河山有誓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知不道斋主人 2019-07-27
确有堆砌材料之嫌 而此书七成文章皆曾发表 集结新文仅三四篇 唯文笔实为上乘 首章绪论性质之短文尚可作把握明清鼎革之际的时代风气的科普读上一读
2 有用 蒋山佣 2020-05-06
水,毫无见识
0 有用 Νικηος 2020-07-22
对冯老师的史料掌握深感佩服,从知名的五杂组,几亭全书到各色罕见别集孤本都能随处征引,游刃有余。不过此书一大问题在于一些章节(如娄东三王)离题甚远,史料排列散漫,整体结构也拖不起“明清之际士人生活经历”的标题。但陈龙正,曹龙驹等章节确令人振聋发聩,是今年读过难得一见的好文。
1 有用 桂魄梅妆 2020-04-01
“流风愈下,惯习骄吝,互尚荒佚…务本者日消,逐末者日盛。呼卢者相率成风,乐放肆而寡积蓄,营目前而忘身后。是以温饱之户,产无百金,奇羡之家,延不再世。”往常的历史书写,难看到他们在这般生活情境里谋之深远的经验与记忆,比如对世道谨慎、对家庭生计、家族撑立、读书修德的重视。“以读书修行为首务,以治家防患为要机…读书以体认道理,变化气质为本”“深绎积善余庆之事”。
0 有用 oceanL 2019-08-04
两星献给我浪费的时间……微博上看见有博主推荐便买来阅读,汗,可能这种堆砌史料的类型不适合我吧……呃
3 有用 优雅骑士 2020-12-30
这样一位只知道搬运和罗列材料,永远在不知疲倦批量生产低水平学术成果的学者能够大行其道,也是一件让人非常费解的事情
0 有用 致十年后的自己 2020-08-31
小错误太多,不知是编辑有问题还是自己做论文的时候就这样不严谨。 把秦可卿和西门庆并列,并认为两人同为沉溺于男女之欢而丧命,可以说是一点同情心也没有了。
0 有用 Νικηος 2020-07-22
对冯老师的史料掌握深感佩服,从知名的五杂组,几亭全书到各色罕见别集孤本都能随处征引,游刃有余。不过此书一大问题在于一些章节(如娄东三王)离题甚远,史料排列散漫,整体结构也拖不起“明清之际士人生活经历”的标题。但陈龙正,曹龙驹等章节确令人振聋发聩,是今年读过难得一见的好文。
0 有用 吴华军 2020-06-29
一个模型,不同史料;文笔看似优美,实则啰嗦。优点:“实际上,地方士人的大多数,并不在乎王朝的更替,也未切实遭受1644至1645年间因王朝鼎革带来的大冲击,且怀揣着新希望,……总体上对于历史大变动后呢现实生活没有呈现太多的消沉和放弃之举”(本书页313)
0 有用 客 2020-05-31
我觉得这本还是不错的。可能整体脉络上确实差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