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性改进论的创作者
· · · · · ·
-
巴鲁赫·斯宾诺莎 作者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不但如此,文字的排列既是任意地依照民众的了解力的程度为准的,所以它们只是表示事物在想象中的情况的符号,而不表示事物在理智中的实质。从我们对于只在理智中不在想象中的东西常常给以否定的名称,如无限、无形体等的事实看来,我这种说法,显然是明白无疑的。而且有许多事物本来是肯定的,也是用否定的名词来表示,如称之为非创造的、非依附的、无限的、不朽的等等。因为对于这些负名词的反面,远为易于想象,所以最先为古人所想到,而占有正的肯定的名称。我们肯定或否定许多事物,因为语言的性质容许我们肯定或否定,而不是事物的本性容许我们那样做。假如我们不明白这个道理,很容易把错误的东西当作真的东西。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四 论想象 -
因此这就是我所努力追求的目的:自己达到这种品格,并且尽力使很多人都能同我一起达到这种品格,换言之,这也是我的一种快乐,即尽力帮助别人,使他们具有与我相同的知识,并且使他们的认识和愿望与我的认识和愿望完全一致。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3页
> 全部原文摘录
知性改进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4 条 )


【转】贺麟:斯宾诺莎的方法论和认识论评介
作者简介:贺麟(1902-1992)、字自昭,四川金堂人。中国现代哲学家、翻译家,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1919年考入清华学堂,1926年赴美国留学,先在奥柏林大学获学士学位,后又入哈佛大学获硕士学位。1930年转赴德国柏林大学专攻德国古典哲学。回国后长期任教于北京大...
(展开)

《知性改进论》的逻辑思路
本书是斯宾诺莎对自己的哲学方法的澄清,可以视作《伦理学》的导言。斯宾诺莎并没有写完这本书,但遗存的部分大致是完整的。 一 导言:论哲学的目的 第一章提出了斯宾诺莎的最高哲学目标:*追求并获得至善。*所有的哲学方法都应该为这一目标而服务。 *什么是至善?*“人的心灵...
(展开)


【转】吴树博:斯宾诺莎的理性批判
【作者简介】吴树博,男,1979年9月生,河北省廊坊市人。2002年7月毕业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获法学学士学位。2002年9月至2009年7月于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外国哲学专业学习,获哲学博士学位。2006年7月至2007年6月于意大利Salesiana大学留学。现为山西大学哲学学院讲师。著有《阅读...
(展开)

《知性改进论》的读书笔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导言 因为那些在生活中最常见,并且由人们的行为所表明,被当作是最高幸福的东西,归纳起来,大约不外三项:财富、荣誉、感官快乐。荣誉还有一种缺点,就是为了追求荣誉,我们必须完全按照人们的意见生活,追求人们通常所追求的东西,规避人们通常所规避的东西。(2009: 20)如... (展开)> 更多书评 24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商务印书馆 (1960)8.6分 1222人读过
-
-
商务印书馆 (2009)8.0分 37人读过
-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22)暂无评分 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斯宾诺莎 (开心街的笨菠菜)
- 荷兰语非虚构作品中文译本 Dutch Non-fiction in Chinese 1 (深入荷兰)
- 我读过的西方哲学著作 (LoveYumi)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2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知性改进论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Ex 2009-01-01 11:46:37
...
1 有用 花鸟刍狗间 2018-05-31 04:37:36
首先,斯宾诺莎的初衷对我来说就有极大的问题。寻求至善,寻求知性的改进,而知性在他看来是先天的东西。然而,“思想之所以称它为真,乃由于它客观地包含着某种原则的本质”,这很好,你会觉得思想起码是对实在物的一种概括和抽象,然而接下来“而这个原则乃是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是没有原因的。”还能说什么呢?对他来说我们的知识不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而是对我们先天就保有的东西的一种唤起。这在我看来是错误的观念... 首先,斯宾诺莎的初衷对我来说就有极大的问题。寻求至善,寻求知性的改进,而知性在他看来是先天的东西。然而,“思想之所以称它为真,乃由于它客观地包含着某种原则的本质”,这很好,你会觉得思想起码是对实在物的一种概括和抽象,然而接下来“而这个原则乃是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是没有原因的。”还能说什么呢?对他来说我们的知识不是对世界的一种认识,而是对我们先天就保有的东西的一种唤起。这在我看来是错误的观念。但同时,这里面又说出了两个我十分想说的论点。①抽象的过程容易产生谬误,应尽可能直观,避免一切转化过程②语言的局限,其主要体现在多数人的贫乏,导致语词的定义十分粗暴,而其中内涵难以被真正表达(这正是我期待维特根斯坦说出的,而他没有提到的人的问题)。但我依然认为斯对先天知性的执着和他其它思想存在断层。 (展开)
0 有用 LoveYumi 2012-05-18 20:44:35
从Spinoza的思想中可见其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