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原载于1990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S教授是日本一位经济学家,研究国际经济和中国问题。1990年8月间访华,要求见我,就世界和中国经济问题与我进行了长谈。
何新,著名学者。1949年9月生于浙江温州平阳县(现为苍南县)。
1954年后在北京上幼儿园,小学及中学。
1968年参加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第18团,曾为农业工人,机械修理厂工人。后担任教师进修学校教师。
1977年考入黑龙江省大庆师范学院。不久因故退学返回北京。
1979年被聘任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现中央财经大学)汉语教研室教师。
1980年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组织局任秘书,1981年担任历史学家黎澍学术助手。1984年调文学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1987年任副研究员,1990年任研究员。
1990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以近三版篇幅发表何新与日本S教授谈话录。文章发表后,影响重大。
1991年3月特邀增补任第7届全国政协委员会委员,旋即调入全国政协从事研究工作。
历任第7届、第8届、第9届、第11届、第12届全国政协委员。
23-07-25:何新41岁时谈话录,世界经济面临危机、历史正义之路、中国生产力过快论、日本未来的选择----政经见识不凡,令人印象深刻。
这本书写于1990年,前一年发生了什么事不用解释,后一年沪宁总写了《美国反对美国》,可以说在面对“自由世界”交出了一代智库分子的答卷。书里提到的很多看法,是如今也不过时的。比如债务危机,比如劳动者赤贫,比如产业空心化。最有启发的观点是,我国当年的困境并不是经济发展过慢,恰恰是经济发展过快的缘故。虽然以“物”的角度来评判,我国还是一个贫穷的国家,但是以“商品”的角度,我国恰恰是产能过剩了。单凭国内需... 这本书写于1990年,前一年发生了什么事不用解释,后一年沪宁总写了《美国反对美国》,可以说在面对“自由世界”交出了一代智库分子的答卷。书里提到的很多看法,是如今也不过时的。比如债务危机,比如劳动者赤贫,比如产业空心化。最有启发的观点是,我国当年的困境并不是经济发展过慢,恰恰是经济发展过快的缘故。虽然以“物”的角度来评判,我国还是一个贫穷的国家,但是以“商品”的角度,我国恰恰是产能过剩了。单凭国内需求能消化的生产力已经到极限了,必须要寻找新的市场作为突破点才行。这就好比你玩《钢铁雄心4》统一全国,如果不走领土扩张路线,手下的工厂全是空转,必须让渡产能从国际进口原材料,开拓国外市场需求,才能保持经济活力。当然,何新主张的是相对于国内需求按比例计划产能,本质还是计划经济的思路。 (展开)
> 5人读过
> 19人想读
订阅关于世界经济形势与中国经济问题 何新与日本经济学教授S的谈话录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西布 2023-07-25 02:33:05 陕西
23-07-25:何新41岁时谈话录,世界经济面临危机、历史正义之路、中国生产力过快论、日本未来的选择----政经见识不凡,令人印象深刻。
0 有用 懒残僧 2024-02-13 14:10:09 上海
这本书写于1990年,前一年发生了什么事不用解释,后一年沪宁总写了《美国反对美国》,可以说在面对“自由世界”交出了一代智库分子的答卷。书里提到的很多看法,是如今也不过时的。比如债务危机,比如劳动者赤贫,比如产业空心化。最有启发的观点是,我国当年的困境并不是经济发展过慢,恰恰是经济发展过快的缘故。虽然以“物”的角度来评判,我国还是一个贫穷的国家,但是以“商品”的角度,我国恰恰是产能过剩了。单凭国内需... 这本书写于1990年,前一年发生了什么事不用解释,后一年沪宁总写了《美国反对美国》,可以说在面对“自由世界”交出了一代智库分子的答卷。书里提到的很多看法,是如今也不过时的。比如债务危机,比如劳动者赤贫,比如产业空心化。最有启发的观点是,我国当年的困境并不是经济发展过慢,恰恰是经济发展过快的缘故。虽然以“物”的角度来评判,我国还是一个贫穷的国家,但是以“商品”的角度,我国恰恰是产能过剩了。单凭国内需求能消化的生产力已经到极限了,必须要寻找新的市场作为突破点才行。这就好比你玩《钢铁雄心4》统一全国,如果不走领土扩张路线,手下的工厂全是空转,必须让渡产能从国际进口原材料,开拓国外市场需求,才能保持经济活力。当然,何新主张的是相对于国内需求按比例计划产能,本质还是计划经济的思路。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