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禅悦》是禅修入门指导书的佼佼者,为禅修新手和经验丰富的修行者提供了详实有用的禅修指导。作者阿姜布拉姆透过令人莞尔的幽默文字以及具有激励、指导与启发意义的故事,于《禅悦》与读者分享他对“禅那”的知识与经验,直指佛陀原始禅法的核心,引你开启内心的智慧果园,体悟充满惊奇与喜悦的禅那境界。
作者简介 · · · · · ·
阿姜布拉姆(Ajahn Brahm)是南传佛教大师阿姜查的弟子。1951年出生于英国伦敦,毕业于剑桥大学理论物理学系。23岁于泰国曼谷的金山寺受戒,后跟随大师阿姜查在森林中修行9年。1983年于澳大利亚创办南半球最大的寺院——觉乘寺,经常吸引数千名的各国听众前往听讲。现为觉乘寺住持暨西澳佛教协会指导教师。
目录 · · · · · ·
· · · · · · (收起)
"禅悦"试读 · · · · · ·
本书繁体版已于2007年12月在台湾地区出版,至今畅销不衰! 凤凰卫视中文台著名主持人梁文道在“开卷8分钟”强烈推荐! 学会正确呼吸,体验无上禅悦 本书是禅修入门指导书的佼佼者,为禅修新手和经验丰富的修行者提供了详实有用的禅修指导。作者阿姜布拉姆透过令人莞尔的幽默文字以及具有激励、指导与启发意义的故事,于本书与读者..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生命中最棒的应试技巧,就是学会放下与完全放轻松;换言之,即学习禅修。 不必缅怀过去,不必紧紧抓着装满往事的棺材不放。否则,你就是在用其实并不属于自己的重担来压垮自己。放下过去,你即刻便能得到自由。 智者知道未来是不确定、不可知与无法预测的,所以并无必要去思考未来,对于禅修者而言,这样做更是浪费时间。 禅修是针对“放下”的专门训练,它不是要你不负责任、永远放弃义务,不是要你游手好闲,而是通过练习,增强你“放下负担”的能力——无论负担有多重,每次你只要想放下就可以放下,休息之后就能更有效率地挑起那个负担。当你知道如何放下时,生命并不沉重。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序 -
....禅修的目标是获得内心的美好寂静、安定和清明......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导论
> 全部原文摘录
禅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6 条 )
> 更多书评 6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生命中最棒的应试技巧,就是学会放下与完全放轻松;换言之,即学习禅修。 不必缅怀过去,不必紧紧抓着装满往事的棺材不放。否则,你就是在用其实并不属于自己的重担来压垮自己。放下过去,你即刻便能得到自由。 智者知道未来是不确定、不可知与无法预测的,所以并无必要去思考未来,对于禅修者而言,这样做更是浪费时间。 禅修是针对“放下”的专门训练,它不是要你不负责任、永远放弃义务,不是要你游手好闲,而是通过练习,增...
2012-05-07 14:22:08 1人喜欢
生命中最棒的应试技巧,就是学会放下与完全放轻松;换言之,即学习禅修。 不必缅怀过去,不必紧紧抓着装满往事的棺材不放。否则,你就是在用其实并不属于自己的重担来压垮自己。放下过去,你即刻便能得到自由。 智者知道未来是不确定、不可知与无法预测的,所以并无必要去思考未来,对于禅修者而言,这样做更是浪费时间。 禅修是针对“放下”的专门训练,它不是要你不负责任、永远放弃义务,不是要你游手好闲,而是通过练习,增强你“放下负担”的能力——无论负担有多重,每次你只要想放下就可以放下,休息之后就能更有效率地挑起那个负担。当你知道如何放下时,生命并不沉重。 引自 序 回应 2012-05-07 14:22:08 -
禅修的七个初级阶段: 第一阶段:觉知当下 过去与未来皆是负担 第二阶段:静默的觉知当下 静默意味着不评论, 不带偏见、不作评论地观察当下(静默地感受当下),你会更接近当下的实相。 第三阶段:以“呼吸”为觉知对象 于静默的当下觉知“呼吸”,专注不分心。 ......“入出息念”(呼吸禅法)的两个主要障碍:第一个障碍是内心习惯于回忆过往或思虑未来,第二个障碍是先入为主的内心思想。 放下对呼吸部位的顾虑,呼吸的过程...
2012-05-07 14:31:58
禅修的七个初级阶段: 第一阶段:觉知当下 过去与未来皆是负担 第二阶段:静默的觉知当下 静默意味着不评论,
不带偏见、不作评论地观察当下(静默地感受当下),你会更接近当下的实相。 引自 第一部 禅修的快乐 第一章 禅修的基本方法 第三阶段:以“呼吸”为觉知对象 于静默的当下觉知“呼吸”,专注不分心。
......“入出息念”(呼吸禅法)的两个主要障碍:第一个障碍是内心习惯于回忆过往或思虑未来,第二个障碍是先入为主的内心思想。 引自 第一部 禅修的快乐 第一章 禅修的基本方法 放下对呼吸部位的顾虑,呼吸的过程才是你需要关注的。 引自 第一部 禅修的快乐 第一章 禅修的基本方法 第四阶段:持续专注地觉知呼吸 美丽的呼吸:
当呼吸消失时,只剩下不以实体存在的“美丽”,成为内心觉知的唯一对象。我们不再觉知呼吸、身体、思想、声音以及外在世界,所能觉知的就只有美丽、安定、禅悦、轻盈,甚至之后被唤起的一切感知,但它们都不是以实体的形式存在!我们早已放下内心的杂念,不再对其他事物妄加评判,此时心是如此安定。 引自 第一部 禅修的快乐 第一章 禅修的基本方法 第五阶段:持续专注地觉知“美丽的呼吸”
从这个禅修阶段起,造作者(即心中的“自我意识”)必须消失——你只是个被动的正在进行观察的觉知者。 简化禅修的对象,除去一切不必要的细节,只体验当下的呼吸,只是觉知平顺、连续且几乎毫无变化的“美丽的呼吸”。 呼吸很快就会消失,不是你希望如此,而是当你进入一定的安止状态时,就只会剩下“美丽”这一征象。 引自 第一部 禅修的快乐 第一章 禅修的基本方法 第六阶段:体验美丽的禅相
第六阶段会在我们彻底放下身体、思想和五入处时达成,此时你所觉知的对象只剩下美丽而纯净的心理征象——禅相,也即“心”所感知的真实场景,它在初次出现时会显得极为奇特,因为我们先前根本未曾经历过这样的事。 禅相之所以不稳定、模糊,是因为身为造作者的你不肯停止干涉。...“真正”放下,是要造作者完全不干涉整个禅修的过程。 引自 第一部 禅修的快乐 第一章 禅修的基本方法 第七阶段:禅那
回应 2012-05-07 14:31:58
-
禅修的七个初级阶段: 第一阶段:觉知当下 过去与未来皆是负担 第二阶段:静默的觉知当下 静默意味着不评论, 不带偏见、不作评论地观察当下(静默地感受当下),你会更接近当下的实相。 第三阶段:以“呼吸”为觉知对象 于静默的当下觉知“呼吸”,专注不分心。 ......“入出息念”(呼吸禅法)的两个主要障碍:第一个障碍是内心习惯于回忆过往或思虑未来,第二个障碍是先入为主的内心思想。 放下对呼吸部位的顾虑,呼吸的过程...
2012-05-07 14:31:58
禅修的七个初级阶段: 第一阶段:觉知当下 过去与未来皆是负担 第二阶段:静默的觉知当下 静默意味着不评论,
不带偏见、不作评论地观察当下(静默地感受当下),你会更接近当下的实相。 引自 第一部 禅修的快乐 第一章 禅修的基本方法 第三阶段:以“呼吸”为觉知对象 于静默的当下觉知“呼吸”,专注不分心。
......“入出息念”(呼吸禅法)的两个主要障碍:第一个障碍是内心习惯于回忆过往或思虑未来,第二个障碍是先入为主的内心思想。 引自 第一部 禅修的快乐 第一章 禅修的基本方法 放下对呼吸部位的顾虑,呼吸的过程才是你需要关注的。 引自 第一部 禅修的快乐 第一章 禅修的基本方法 第四阶段:持续专注地觉知呼吸 美丽的呼吸:
当呼吸消失时,只剩下不以实体存在的“美丽”,成为内心觉知的唯一对象。我们不再觉知呼吸、身体、思想、声音以及外在世界,所能觉知的就只有美丽、安定、禅悦、轻盈,甚至之后被唤起的一切感知,但它们都不是以实体的形式存在!我们早已放下内心的杂念,不再对其他事物妄加评判,此时心是如此安定。 引自 第一部 禅修的快乐 第一章 禅修的基本方法 第五阶段:持续专注地觉知“美丽的呼吸”
从这个禅修阶段起,造作者(即心中的“自我意识”)必须消失——你只是个被动的正在进行观察的觉知者。 简化禅修的对象,除去一切不必要的细节,只体验当下的呼吸,只是觉知平顺、连续且几乎毫无变化的“美丽的呼吸”。 呼吸很快就会消失,不是你希望如此,而是当你进入一定的安止状态时,就只会剩下“美丽”这一征象。 引自 第一部 禅修的快乐 第一章 禅修的基本方法 第六阶段:体验美丽的禅相
第六阶段会在我们彻底放下身体、思想和五入处时达成,此时你所觉知的对象只剩下美丽而纯净的心理征象——禅相,也即“心”所感知的真实场景,它在初次出现时会显得极为奇特,因为我们先前根本未曾经历过这样的事。 禅相之所以不稳定、模糊,是因为身为造作者的你不肯停止干涉。...“真正”放下,是要造作者完全不干涉整个禅修的过程。 引自 第一部 禅修的快乐 第一章 禅修的基本方法 第七阶段:禅那
回应 2012-05-07 14:31:58 -
生命中最棒的应试技巧,就是学会放下与完全放轻松;换言之,即学习禅修。 不必缅怀过去,不必紧紧抓着装满往事的棺材不放。否则,你就是在用其实并不属于自己的重担来压垮自己。放下过去,你即刻便能得到自由。 智者知道未来是不确定、不可知与无法预测的,所以并无必要去思考未来,对于禅修者而言,这样做更是浪费时间。 禅修是针对“放下”的专门训练,它不是要你不负责任、永远放弃义务,不是要你游手好闲,而是通过练习,增...
2012-05-07 14:22:08 1人喜欢
生命中最棒的应试技巧,就是学会放下与完全放轻松;换言之,即学习禅修。 不必缅怀过去,不必紧紧抓着装满往事的棺材不放。否则,你就是在用其实并不属于自己的重担来压垮自己。放下过去,你即刻便能得到自由。 智者知道未来是不确定、不可知与无法预测的,所以并无必要去思考未来,对于禅修者而言,这样做更是浪费时间。 禅修是针对“放下”的专门训练,它不是要你不负责任、永远放弃义务,不是要你游手好闲,而是通过练习,增强你“放下负担”的能力——无论负担有多重,每次你只要想放下就可以放下,休息之后就能更有效率地挑起那个负担。当你知道如何放下时,生命并不沉重。 引自 序 回应 2012-05-07 14:22:08
-
禅修的七个初级阶段: 第一阶段:觉知当下 过去与未来皆是负担 第二阶段:静默的觉知当下 静默意味着不评论, 不带偏见、不作评论地观察当下(静默地感受当下),你会更接近当下的实相。 第三阶段:以“呼吸”为觉知对象 于静默的当下觉知“呼吸”,专注不分心。 ......“入出息念”(呼吸禅法)的两个主要障碍:第一个障碍是内心习惯于回忆过往或思虑未来,第二个障碍是先入为主的内心思想。 放下对呼吸部位的顾虑,呼吸的过程...
2012-05-07 14:31:58
禅修的七个初级阶段: 第一阶段:觉知当下 过去与未来皆是负担 第二阶段:静默的觉知当下 静默意味着不评论,
不带偏见、不作评论地观察当下(静默地感受当下),你会更接近当下的实相。 引自 第一部 禅修的快乐 第一章 禅修的基本方法 第三阶段:以“呼吸”为觉知对象 于静默的当下觉知“呼吸”,专注不分心。
......“入出息念”(呼吸禅法)的两个主要障碍:第一个障碍是内心习惯于回忆过往或思虑未来,第二个障碍是先入为主的内心思想。 引自 第一部 禅修的快乐 第一章 禅修的基本方法 放下对呼吸部位的顾虑,呼吸的过程才是你需要关注的。 引自 第一部 禅修的快乐 第一章 禅修的基本方法 第四阶段:持续专注地觉知呼吸 美丽的呼吸:
当呼吸消失时,只剩下不以实体存在的“美丽”,成为内心觉知的唯一对象。我们不再觉知呼吸、身体、思想、声音以及外在世界,所能觉知的就只有美丽、安定、禅悦、轻盈,甚至之后被唤起的一切感知,但它们都不是以实体的形式存在!我们早已放下内心的杂念,不再对其他事物妄加评判,此时心是如此安定。 引自 第一部 禅修的快乐 第一章 禅修的基本方法 第五阶段:持续专注地觉知“美丽的呼吸”
从这个禅修阶段起,造作者(即心中的“自我意识”)必须消失——你只是个被动的正在进行观察的觉知者。 简化禅修的对象,除去一切不必要的细节,只体验当下的呼吸,只是觉知平顺、连续且几乎毫无变化的“美丽的呼吸”。 呼吸很快就会消失,不是你希望如此,而是当你进入一定的安止状态时,就只会剩下“美丽”这一征象。 引自 第一部 禅修的快乐 第一章 禅修的基本方法 第六阶段:体验美丽的禅相
第六阶段会在我们彻底放下身体、思想和五入处时达成,此时你所觉知的对象只剩下美丽而纯净的心理征象——禅相,也即“心”所感知的真实场景,它在初次出现时会显得极为奇特,因为我们先前根本未曾经历过这样的事。 禅相之所以不稳定、模糊,是因为身为造作者的你不肯停止干涉。...“真正”放下,是要造作者完全不干涉整个禅修的过程。 引自 第一部 禅修的快乐 第一章 禅修的基本方法 第七阶段:禅那
回应 2012-05-07 14:31:58 -
生命中最棒的应试技巧,就是学会放下与完全放轻松;换言之,即学习禅修。 不必缅怀过去,不必紧紧抓着装满往事的棺材不放。否则,你就是在用其实并不属于自己的重担来压垮自己。放下过去,你即刻便能得到自由。 智者知道未来是不确定、不可知与无法预测的,所以并无必要去思考未来,对于禅修者而言,这样做更是浪费时间。 禅修是针对“放下”的专门训练,它不是要你不负责任、永远放弃义务,不是要你游手好闲,而是通过练习,增...
2012-05-07 14:22:08 1人喜欢
生命中最棒的应试技巧,就是学会放下与完全放轻松;换言之,即学习禅修。 不必缅怀过去,不必紧紧抓着装满往事的棺材不放。否则,你就是在用其实并不属于自己的重担来压垮自己。放下过去,你即刻便能得到自由。 智者知道未来是不确定、不可知与无法预测的,所以并无必要去思考未来,对于禅修者而言,这样做更是浪费时间。 禅修是针对“放下”的专门训练,它不是要你不负责任、永远放弃义务,不是要你游手好闲,而是通过练习,增强你“放下负担”的能力——无论负担有多重,每次你只要想放下就可以放下,休息之后就能更有效率地挑起那个负担。当你知道如何放下时,生命并不沉重。 引自 序 回应 2012-05-07 14:22:08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橡實文化 (2007年12月05日)8.2分 28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佛 ; 道 ; 儒 (达哒)
- 心灵·探索系列 (明名好读)
- 新时代身心灵书坊 ([已注销])
- 心理 心灵 (波西米)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禅悦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2016-02-08 15:10:53
南传入门书。文道在开卷八分钟介绍过。//20160208:入门书,并不深入细致,但把禅定大抵如何、禅修的阶段方法、禅那禅相及修行可能遇到的阻碍,用白话讲得很清晰。而且是去宗教和佛理化的,并没涉及到一丝佛理术语。比马哈希的内观基础要亲民务实,马哈希那本前六章都在讲五蕴,且用到许多专有名词,被逼的去查清净道论,并不适合入门者。这本则典型美国人写的,步骤拆解的极细致、超易读。//最近对佛法的态度有点转向... 南传入门书。文道在开卷八分钟介绍过。//20160208:入门书,并不深入细致,但把禅定大抵如何、禅修的阶段方法、禅那禅相及修行可能遇到的阻碍,用白话讲得很清晰。而且是去宗教和佛理化的,并没涉及到一丝佛理术语。比马哈希的内观基础要亲民务实,马哈希那本前六章都在讲五蕴,且用到许多专有名词,被逼的去查清净道论,并不适合入门者。这本则典型美国人写的,步骤拆解的极细致、超易读。//最近对佛法的态度有点转向,先不向深修了。 (展开)
0 有用 弓箭 2013-06-20 19:53:50
成功修习念处所要做的准备工作 一, 除世贪忧,先通过修习禅那,去除五障。 二, 极念,拥有由禅那产生的超强念。 三, 热,维持超强念于念处。 四, 正知,谨记修习念处的目的是了悟无我。
0 有用 曹溪一勺 2013-09-19 13:18:09
上半部讲技术,下半部讲宗教。相比之下,「观呼吸」更适合入门。
0 有用 wildfun 2010-05-04 15:31:49
有时间再看,受益
0 有用 Squmil·Nova 2010-08-27 21:16:13
读完了,感觉真好。按理这些东西还是需要一个人引路的……本人广州/贵阳,有谁能帮我在禅修方面带个路吗?
0 有用 Tt 2020-08-04 03:22:45
光看前半部分就够用,看了几本关于呼吸禅修的书,这本算不错的
0 有用 Will 2019-05-16 01:26:59
形式能更好的通向内容。不要过分拘泥于形式。
0 有用 Jiraiyafugui13 2016-11-23 21:40:25
非常好的实修方法。国内经典非常多,但多偏教义而忽略实际修行。南传佛教是一个非常好的补充。
1 有用 铁志 2016-06-25 17:06:30
禅修最实用的手册,精彩绝伦,它以幽默和极其让人信服的经验之谈告诉世人,同样是佛陀2500年前告诉世人的话,禅那是正觉之道。
1 有用 2016-02-08 15:10:53
南传入门书。文道在开卷八分钟介绍过。//20160208:入门书,并不深入细致,但把禅定大抵如何、禅修的阶段方法、禅那禅相及修行可能遇到的阻碍,用白话讲得很清晰。而且是去宗教和佛理化的,并没涉及到一丝佛理术语。比马哈希的内观基础要亲民务实,马哈希那本前六章都在讲五蕴,且用到许多专有名词,被逼的去查清净道论,并不适合入门者。这本则典型美国人写的,步骤拆解的极细致、超易读。//最近对佛法的态度有点转向... 南传入门书。文道在开卷八分钟介绍过。//20160208:入门书,并不深入细致,但把禅定大抵如何、禅修的阶段方法、禅那禅相及修行可能遇到的阻碍,用白话讲得很清晰。而且是去宗教和佛理化的,并没涉及到一丝佛理术语。比马哈希的内观基础要亲民务实,马哈希那本前六章都在讲五蕴,且用到许多专有名词,被逼的去查清净道论,并不适合入门者。这本则典型美国人写的,步骤拆解的极细致、超易读。//最近对佛法的态度有点转向,先不向深修了。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