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寻求人脑记忆规律,拟定高效学习策略
日本长销十余年的学习记忆书
全新修订再版
◎ 编辑推荐
☆ 与实际生活贴切,考试群体刚需,学习技能提升所需!
为何看过的东西会转头就忘?如何才能摆脱“死记硬背”“心浮气躁”的学习困境?对于所有备考人群来讲,高效记忆才是考试成功的关键!
☆ 科普知识+干货方法+咨询案例分享,既有根据又有实践指导意义!
人脑和计算机不一样,它有自己的想法,记忆本身也是件讲究科学的事儿。
在考试前熬夜背诵的内容,多会很快被遗忘,但我们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却可以牢牢记住。如果我们能利用人脑的这种“生理规律”,就能有效提高学习与记忆的效率。
☆ 语言通俗易懂,降低阅读门槛,做到真正的科普读物精神!
全书写作风格和语言诙谐风趣,没有长篇大论的专业术语,多是浅显易懂的大众化表述和实际案例的分享,初高中生、成人皆可阅读。
◎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
寻求人脑记忆规律,拟定高效学习策略
日本长销十余年的学习记忆书
全新修订再版
◎ 编辑推荐
☆ 与实际生活贴切,考试群体刚需,学习技能提升所需!
为何看过的东西会转头就忘?如何才能摆脱“死记硬背”“心浮气躁”的学习困境?对于所有备考人群来讲,高效记忆才是考试成功的关键!
☆ 科普知识+干货方法+咨询案例分享,既有根据又有实践指导意义!
人脑和计算机不一样,它有自己的想法,记忆本身也是件讲究科学的事儿。
在考试前熬夜背诵的内容,多会很快被遗忘,但我们遇到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却可以牢牢记住。如果我们能利用人脑的这种“生理规律”,就能有效提高学习与记忆的效率。
☆ 语言通俗易懂,降低阅读门槛,做到真正的科普读物精神!
全书写作风格和语言诙谐风趣,没有长篇大论的专业术语,多是浅显易懂的大众化表述和实际案例的分享,初高中生、成人皆可阅读。
◎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学习”与“记忆”的脑科学科普读物。作者围绕“如何有效记忆信息”这一问题,结合脑科学前沿研究与实验,通俗讲解了人脑“记住与遗忘”的原理,不仅呈现了人脑筛选、存储信息的奇妙机制,还向读者传授了灵活运用人脑规则,通过“欺骗大脑”实现“长期记忆转化”,以及应用人脑中信息“理解与迁移”现象的记忆方法与策略。
此外,作者还针对学习者的“记忆困扰”“动机不足”等咨询案例,从脑科学与心理学角度给出了建议。本书可作为中考、高考、研究生考试、公务员考试、职业资格考试等各种考试的备考参考,也可作为日常工作、学习中的“高效记忆法”。
◎ 读者评价
这本书用脑科学让我找到了自己的问题,又亲切地指导我如何改正,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积极的力量。虽然书的主题是“考试”,但其中关于记忆的方法完全可以用到日常工作学习中。我的孩子正在准备参加小学入学,读这本书还有点儿早,我非常期待将来能将书中的建议传达给他。
——读者评论
读过很多与考试相关的方法指导图书,这本书着实让我了解了大脑的记忆的原理。知道大脑记忆的途径与方法后,学习也变得更加有信心、有把握。让自己的大脑去学习也变成了一件很有趣的事,当然面对考试也不是问题了。
——读者评论
作者简介 · · · · · ·
池谷裕二(Yuji Ikegaya)
日本东京大学药学系研究科教授,脑科学研究者。
1970年生于日本静冈县,1998年取得东京大学药学博士学位,2002年起担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客座研究员。专业为神经科学与药理学,研究领域为人脑海马体与大脑皮层的可塑性。现为东京大学药学研究所教授,并同时担任日本脑信息通信融合研究中心(CiNET)研究主任,日本药理学会学术评议员,ERATO人脑与AI融合项目负责人。2008年获日本文部科学大臣表彰青年科学家奖,2013年获得日本学士院学术奖励奖。
池谷博士擅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众讲解最新的脑科学研究成果,在日本拥有众多读者粉丝。著有《海马记忆法》《进化过头的脑》《脑的辩解》《单纯的脑,复杂的“我”》《脑的奇妙嗜好》等。
目录 · · · · · ·
1-1 能力只能用考试检测吗 2
1-2 神经元“创造”出的脑 4
1-3 记住与忘记 6
1-4 认识海马体 10
1-5 加油吧,海马体! 17
· · · · · · (更多)
1-1 能力只能用考试检测吗 2
1-2 神经元“创造”出的脑 4
1-3 记住与忘记 6
1-4 认识海马体 10
1-5 加油吧,海马体! 17
第2章 “欺骗”大脑的方法 25
2-1 无论是谁都会忘记 26
2-2 好方法?坏方法? 30
2-3 反复记忆的效果 37
2-4 蛮干终究是徒劳 41
2-5 人脑更重视输出 47
第3章 海马体和LTP 51
3-1 掌握记忆关键的LTP 52
3-2 童心是提高成绩的“营养素” 57
3-3 所谓回忆 62
3-4 感动式学习法 68
3-5 狮子记忆法 73
第4章 不可思议的睡眠 79
4-1 睡觉也是学习的一部分 80
4-2 梦能培养学习实力 85
4-3 睡眠和记忆 88
4-4 学习需要持之以恒 93
4-5 睡前是记忆的黄金期 97
4-6 能有效利用全天时间的学习方案 99
第5章 模糊的大脑 103
5-1 记忆的本质 104
5-2 面对失败,毫不气馁的积极态度最重要 107
5-3 人脑和计算机的差异 113
5-4 客观评估自己的学习实力 119
5-5 记忆原本就是模糊的 128
5-6 用“反省”代替“后悔”吧 133
5-7 带着长期计划去学习 137
5-8 先扩大擅长科目的优势 142
第6章 天才的记忆机制 149
6-1 改变记忆的方法 150
6-2 联想很重要 156
6-3 向别人讲述学到的知识 164
6-4 声音、听觉与记忆 169
6-5 理解记忆的种类和年龄的关系 174
6-6 根据阶段改变学习方法 180
6-7 方法记忆的魔力 185
6-8 会“膨胀”的记忆方法 192
6-9 为什么要持续努力 200
脑心理学专栏
1 色彩心理学① 9
2 色彩心理学② 14
3 组块化 29
4 莫扎特效应 55
5 乙酰胆碱 60
6 情绪唤醒 77
7 快速眼动睡眠 87
8 恢复精神和注意力 92
9 生物节律 96
10 外在动机 106
11 偏好效应 111
12 行动兴奋 126
13 葡萄糖 132
14 “开头努力”与“结尾努力” 136
15 BGM 141
16 恋爱期的脑 153
17 小矮人 172
经验谈
1 选择高一时学过的科目对高考不利? 22
2 高效率的英语单词记忆法 34
3 我究竟是为了什么学习? 39
4 记忆天才的秘密 65
5 考试恐惧症 71
6 生物节律与高考 83
7 感到“有趣”的瞬间 118
8 参考书的难易程度 124
9 利用糖果和口香糖取胜 130
10 各门科目的学习顺序 145
11 大人们基本都忘了在学校学过的知识 161
12 选择参考书的要点 167
13 独家阅读法 179
14 通过分析词源背英语单词 183
15 竟然不能去师资优秀的补习学校?! 189
16 竟然有人很喜欢考试? 198
17 应届生的成绩会在临近考试前提升 206
后记 209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1。饭前处于饥饿状态,正适合学习。 2。睡觉前也是学习的黄金期。 3。早饭或晚饭后处于飽腹状态时,不学习也不要紧。可以读课外书、看电视,或者玩游戏都可以,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4。午后如果实在困得坚持不住,不妨睡个午觉,不要有什么顾虑。 5。如果早就决定要睡午觉,那么应该在午睡前的这段时间内抓紧学习。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4-6 能有效利用全天时间的学习方案 99 -
有一个词叫作“莫扎特效应”,指的是听了莫扎特的音乐后,能让人变聪明的现象。虽然听起来很像无稽之谈,但实际上这个效应是存在一定科学依据的,人们发表了许多相关的学术论文。说起来,我也曾听说过这样的传闻,据说东京大学的学生在小时候学过乐器的人数比例要比其他大学高。虽然不知道是否和莫扎特效应有关,但我认为这是个很有趣的观察角度。 莫扎特效应是由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弗朗西斯・劳舍尔教授发现的。研究表明,虽然莫扎特的音乐只能让人在不到1小时的时间内暂时性地变聪明,但效果却极其显著,能让实验参与者的1Q测试成绩提高8~9分。 这里必须注意的一点是,所听的音乐只限于莫扎特的曲子。巴赫的音乐可能多少也会有一点效果,但是其他的作曲家,比如肖邦或贝多芬的音乐就没有这样的效果了,而这也正是该现象被称为“莫扎特效应”的原因。劳舍尔博士对此做出了解释,认为莫扎特的音乐能够通过令人愉快的节奏和优美的旋律协调人的左脑和右脑,这正是产生该效应的关键所在。 大家在学习累了、需要休息时,不妨也去听一听莫扎特的音乐吧。我自己就经常会听内田光子演奏的钢琴协奏曲和钢琴奏鸣曲。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4 莫扎特效应 55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考试脑科学"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考试脑科学"的人也喜欢 · · · · · ·
考试脑科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8 条 )
论坛 · · · · · ·
方法记忆 | 来自十达子 | 1 回应 | 2022-04-11 22:36:00 |
疑惑 | 来自江行健 | 2021-10-23 17:37:37 | |
来自“北京四中数学社”的长文推荐 | 来自图灵新知 | 2021-07-21 09:31:47 | |
脑科学中的高效记忆法 | 来自图灵新知 | 2021-05-25 11:56:27 | |
会“膨胀“的记忆方法 | 来自杨辉 | 1 回应 | 2021-01-26 16:09:02 |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3 )
-
創意市集 (2015)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新潮社暂无评分 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What I have done. (张一一)
- 樊登读书(2014年至2022年1月22日) (龙羽琦)
- 心智探索 (armman)
- 图灵新知|高分科普读物 (图灵新知)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考试脑科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3 有用 MN 2021-06-02 20:56:05
万事都要了然于胸。
68 有用 丁丁虫 2020-10-26 17:38:07
日本人一贯的风格,一个点翻来覆去讲几百遍……
6 有用 艾玛🌈 2021-03-22 08:48:44
年龄大了,看书学习真的很容易忘记,这真的是小时候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这本书挺好读的,很快就能看完。从脑科学的角度科普了大脑记忆的规律,有实操的记忆方法,推荐给看书总记不住或者正要备考的朋友,也适合中高学生阅读。缺点嘛,就是日本写作确实浅显易懂,这也必然会显得有点啰嗦。
5 有用 Candy。迷 2021-05-16 10:46:53
知道了 某些东西记不住不是我记性不好 是我的海马体觉得这玩意儿不值得长期记忆 确实 历史zz事件啥的我确实一点兴趣都没所以也记不住
5 有用 来了老弟 2021-05-27 13:05:49
经验记忆、知识记忆、方法记忆。 如果想要在秋天枫叶时收货你就应该在前一年的冬天就开始努力耕耘。
0 有用 Mysmnycbx 2023-09-27 22:19:16 四川
此类型的看多当重复记忆吧
0 有用 yancy 2023-09-22 20:54:31 广东
完美的书籍,言简意赅,想看哪篇就点,每个小点只要两页就能看完,好久没见到这么简单的书籍
0 有用 眠猫neko 2023-09-18 12:00:54 山东
说是方法,倒不如说是一种激励。记忆产生的机制非常简单,就是努力、勤奋、多听、多看,就行了。
0 有用 本性纯腐 2023-09-17 23:14:14 内蒙古
唔,其实内容就是《教育心理学》其中一个内容的部分展开。挺适合给看不进去大部头的又需要短时间提升应试技巧的学生看的。
0 有用 点点土豆 2023-09-14 20:08:31 上海
有用但不多 总结就是遗忘是定数 要靠自己不停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