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四十年来首度入选《周刊文春》海外推理BEST10的亚洲作家,《周刊文春》2018年度推理小说&海外推理双冠军得主
2018“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このミステリーがすごい! )海外作家第二名
获岛田庄司、王家卫盛赞,重新定义华文推理新高度
14岁的女中学生曲雅雯死了,她从二十二楼坠下,警察说是自杀,但她的姐姐阿怡知道,小雯是被“杀死”的。毕竟她在去世前,才因为一起性骚扰案遭到网络霸凌,姓名、学校都被公开,一个网名“kidkit727”的网民以骚扰犯外甥的名义对她发动攻击,声称她是诬告。小雯每天忍受着网友不 堪的辱骂和陌生人恶毒的眼光。
为找出背后攻击小雯致使她自杀的始作俑者,阿怡找上了神秘的无牌侦探阿涅,阿涅茧居在破落的旧大楼里,生活邋遢、性情乖戾,却拥有超凡的黑客技术。他很快缩小了调查范围,推断幕后黑手就隐藏在小雯身边,小雯的死会是校园霸凌的恶性后...
四十年来首度入选《周刊文春》海外推理BEST10的亚洲作家,《周刊文春》2018年度推理小说&海外推理双冠军得主
2018“这本推理小说了不起!”(このミステリーがすごい! )海外作家第二名
获岛田庄司、王家卫盛赞,重新定义华文推理新高度
14岁的女中学生曲雅雯死了,她从二十二楼坠下,警察说是自杀,但她的姐姐阿怡知道,小雯是被“杀死”的。毕竟她在去世前,才因为一起性骚扰案遭到网络霸凌,姓名、学校都被公开,一个网名“kidkit727”的网民以骚扰犯外甥的名义对她发动攻击,声称她是诬告。小雯每天忍受着网友不 堪的辱骂和陌生人恶毒的眼光。
为找出背后攻击小雯致使她自杀的始作俑者,阿怡找上了神秘的无牌侦探阿涅,阿涅茧居在破落的旧大楼里,生活邋遢、性情乖戾,却拥有超凡的黑客技术。他很快缩小了调查范围,推断幕后黑手就隐藏在小雯身边,小雯的死会是校园霸凌的恶性后果吗?
但随着真相一层层剥开,阿怡心底那个“妹妹”的形象却渐渐模糊。不知不觉中,她陷入亲情与谎言的迷障里无法抽身,而罪与罚的天平也开始倾斜,急速倒向难以意料的结局。
【编辑推荐】
每个人都是网络暴力潜在的施暴者与受害人
★深入都市日常,捕捉真实生活,构筑一出后真相时代的人物众生相。
——如果说陈浩基之前获奖无数的《13•67》构架的是昔日香港的光辉与焦灼,那么这部《网内人》刻绘的就是今日香港乃至所有超级都市中芸芸众生的迷惘与焦躁——在迷失中成长与夭折的中学男生女生、为生计奔波的普通职员、野心勃勃的职场精英、无形之中推波助澜的网络暴民。陈浩基以推理小说的逻辑推演方式,将现代社会中的生存困境与人心诡谲展示得淋漓尽致。
★质问弱肉强食的都市生存逻辑,真实构建互联网时代的职场争斗与残酷角逐。
——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每个人都分饰着“利用者”和“被利用者”,擅长利用人性弱点的人跻身成功人士之列,被侮辱与被损害者无力通天。陈浩基借用主角阿涅的双重身份,揭露所谓职场精英在飞速发展的社会环境中的扭曲心态与行为,对当今社会的生存逻辑发出质疑。
★讲述现代都市中的生存压力与复杂人性,披露无所不在的网络安全危机,直面互联网时代的网络霸凌现象。
——从地铁wifi到邮件追踪,从网站讨论区的匿名帖到生命的真实陨落,陈浩基真切而残酷地揭示了,网络的能量如何变成杀人凶手,面对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我们应当如何在妥善保护自身信息的同时,维持内心的正义。
作者简介 · · · · · ·
陈浩基
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毕业,台湾推理作家协会成员。2008年以童话推理作品《杰克魔豆杀人事件》入围第六届“台湾推理作家协会征文奖”决选,2009年又以续作《蓝胡子的密室》及犯罪推理作品《窥伺蓝色的蓝》同时入围第七届“台湾推理作家协会征文奖”决选,并以《蓝胡子的密室》赢得首奖。2011年作品《遗忘•刑警》荣获第二届“岛田庄司推理小说奖”首奖。长篇力作《13•67》获得2015年“台北国际书展大奖”、诚品书店“阅读职人大赏”、“第一届香港文学季推荐奖”,售出美、英、法、加、意、荷、韩等十多国版权,日文版获2018年“周刊文春推理小说海外部门 BEST 10”与“本格推理小说 BEST 10”第一名,前者是排名榜设立四十余年来首次有亚洲作家入选,电影版权由王家卫取得。
另著有科技推理小说《S.T.E.P.》(合著)、科幻作品《暗黑密使》(合著),...
陈浩基
香港中文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毕业,台湾推理作家协会成员。2008年以童话推理作品《杰克魔豆杀人事件》入围第六届“台湾推理作家协会征文奖”决选,2009年又以续作《蓝胡子的密室》及犯罪推理作品《窥伺蓝色的蓝》同时入围第七届“台湾推理作家协会征文奖”决选,并以《蓝胡子的密室》赢得首奖。2011年作品《遗忘•刑警》荣获第二届“岛田庄司推理小说奖”首奖。长篇力作《13•67》获得2015年“台北国际书展大奖”、诚品书店“阅读职人大赏”、“第一届香港文学季推荐奖”,售出美、英、法、加、意、荷、韩等十多国版权,日文版获2018年“周刊文春推理小说海外部门 BEST 10”与“本格推理小说 BEST 10”第一名,前者是排名榜设立四十余年来首次有亚洲作家入选,电影版权由王家卫取得。
另著有科技推理小说《S.T.E.P.》(合著)、科幻作品《暗黑密使》(合著),异色小说《幸存者》《气球人》《魔虫人间》,奇幻轻小说《大魔法搜查线》,恐怖小说《山羊狞笑的刹那》等。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现代人已经忘掉‘新闻’的本质了。”司徒玮继续说:“新闻就是让民众理解社会上发生的事情的手段,是满足人们对这世界的好奇心的事物,而更重要的是,新闻是让我们能平稳无忧地生活的武器。记者揭发政客丑闻,不是为了让民众多一个茶余饭后的话题,而是教人们知道他们的权利正被侵害,他们的公共财富被某些自私黑心的家伙挪用;报道凶案的嫌犯,就是为了让民众警惕和防范,彰显公义天理。网路正唤醒了这一代业已麻木的民众,重新正视自己的权利、自己的义务、自己的环境。他们不会再接受填鸭式的咨询灌输,盲目接受官方喉舌的片面之词,变成自发参与,用自己的双目双耳去判断何谓真、何谓假。” (查看原文) —— 引自第334页 -
我们身边就是充斥着这种自以为‘安守本分’的家伙,却不知道自己已变成不懂思考、自甘堕落的废物,令这个社会愈来愈腐烂。 对她来说,她希望学生们都像工厂的原料,毫无个性地注入相同的模具复制成相同的人偶,再送进名为社会的机器里,成为不起眼的齿轮。因为她也视自己是这样的一枚齿轮罢了。 为了消去不安因素、维持学校稳定,就掩着耳朵、蒙起双眼,演出一场场春风化雨、程门立雪的对手戏吗?上梁不正下梁歪,老师都示范了什么叫伪善,孩子们看在眼里,怎会不有样学样?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五章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网内人"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网内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15 条 )
-
沃拉瑞肥鹅 (保持自我的看着所爱的一切。)
1、 以为资方会替员工向保险公司争取最大补偿,殊不知对方是一丘之貉。 2、 当她细心查看病榻上的母亲时,她才惊觉年近五十的母亲不再年轻,多年的操劳将身体磨蚀掉,眼角的皱纹就像枯干树皮上的龟裂一样深刻。 3、 香港现在是非颠倒,有强权无公理,白的可以被说成黑的,有理根本说不清。 4、 疑惑就像槲寄生的种子,一旦洒下,会在不知不觉间依附一个人的心灵,愈长愈大。 5、 在网路上这黑暗面会以几何级数的规模膨胀、壮大...2020-11-24 15:12:50 3人喜欢
1、 以为资方会替员工向保险公司争取最大补偿,殊不知对方是一丘之貉。
2、 当她细心查看病榻上的母亲时,她才惊觉年近五十的母亲不再年轻,多年的操劳将身体磨蚀掉,眼角的皱纹就像枯干树皮上的龟裂一样深刻。
3、 香港现在是非颠倒,有强权无公理,白的可以被说成黑的,有理根本说不清。
4、 疑惑就像槲寄生的种子,一旦洒下,会在不知不觉间依附一个人的心灵,愈长愈大。
5、 在网路上这黑暗面会以几何级数的规模膨胀、壮大,形成犹如巨兽一样的怪物,将理性吞噬。
6、 他们茶余饭后乱写的几个字,却汇聚累积成比断头台更锋利的刀刃。小雯就像每天被陌生人凌迟,身上的血肉被一片片地撕扯下来,慢慢折磨至死。
7、 我莫大毛在这行算是有点信誉,能做的会尽力做,没办法的,可不会多收一块钱。
8、 以及老板的行政助理Joanne. 施仲南进公司后一直怀疑,大学刚毕业的Joanne的真正职位是老板的“贴身”助理——是有多“贴身”就不言而喻了。
9、 而它最瞩目的特点是“八卦买卖”。
10、 她觉得现代经济就像海市蜃楼,连没有收入的学生都能拿到一两万信用额,为了获得更大的利润,商人和银行家不断诱骗年轻人走进这个“借款——还款”的循环,而目前的繁荣景象,随时会像砂粒堆成高塔,刹那间坍落崩毁。
11、 区小姐,人是很奇怪的动物,只要让对方卸下心防,对陌生人透露的会比对家人说的更多。
12、 会做这种粉饰门面的事情的人,不会耍小手段危害经营多年的“品牌”。【当然不是这样,结合本摘抄第10条,事实会更复杂,比如有些品牌就是靠小手段堆积出来的,还有些品牌的决策者不觉得自己在耍小手段——人与人之间,对恶的定义,对道德的定义,极其不一样。但人们在阅读的时候,只需要简单、提气。】
13、 你别那么天真,今天十四五岁的女孩子拥有的秘密,随时比成年人更多,人际关系复杂得不得了。社交网站、即时通信工具冒起,十来岁的孩子也能轻易加入成年人的世界。
14、 她觉得手袋里就像藏着用来杀死小雯的凶器,仿佛一股恶意正从那支红色手机蔓延出来,要将阿怡整个人吞噬。
15、 人会在说话或文字里不知不觉透露出很多额外讯息。
16、 “很少人会像他这样‘加青扣底(多加葱花,减少面的分量)’了。”
“对,很少人会这么挑剔。”
“不啦,”老板边煮面边吃吃地笑着说,“现在人人只会要‘加底’,咱家‘扣底’又不会收便宜一点,哪有人会这样点?通常吃剩就倒掉哪。倒是阿涅说吃不下丢掉是对厨师的侮辱,所以每次都‘扣底’。”
17、 当一个男人没有任何优点时,“正直”这两个字大概是最保险的用语吧……
18、 二人就站在狭小的厨房里,默默地喝着红茶。阿怡觉得,正在喝茶的阿涅跟平时有点不一样,感觉上表情比较从容,没有平日那么硬邦邦。
19、 你作出假设,便要更努力去证明这个假设是错误,而不是找出支持这个假设的证据。
20、 光有决心,对事情没有帮助。
21、 你管什么?你真的关心吗?
22、 你介意什么?你认为你还会跟她来往吗?
23、 阿怡回想,大概是先入为主,她一直觉得阿涅不修边幅,事实上除了初次见面外,每次跟阿涅碰面,对方脸上也没有留着难看的胡碴。【和条目2的画面感雷同,一个人在另一个人眼中的形象迅速变化。】
24、 我们身边就是充斥着这种自以为“安守本分”的家伙,却不知道自己已变成不懂思考、自甘堕落的废物,令这个社会愈来愈腐烂。
25、 对她来说,她希望学生们都像工厂的原料,毫无个性地注入相同的模具复制成相同的人偶,再送进名为社会的机器里,成为不起眼的齿轮。因为她也视自己是这样的一枚齿轮罢了。
26、 “小雯平时午饭爱吃什么?”
“鸡蛋番茄三明治,就是怡姐姐正在吃的那种。”
27、 她自觉太心焦了,自从踏进校园后,她便感到心里有股莫名的躁动。
28、 她突然想到,说不定母亲知情——当晚周绮蓁(zhen,一声)通宵照顾小雯,这种事情可瞒不过人生经验丰富的母亲的法眼。
29、 “人啊,就是一种既善忘又自私的动物。”阿涅语气平静,表情跟之前没两样,但阿怡隐约觉得他暂时卸下了面具,“寻求他人原谅,不过是一种利己主义的投影,因为得到对方的谅解,自己就可以洒脱地大踏步向前走了,但说到底,那不过是伪善。你觉得小雯不会原谅你嘛,那你就背负着这份愧疚,无时无刻记住你曾经亏待了一位好朋友,而且你永远无法补偿。你余下的人生永远无法摆脱这罪恶感,你可能会不时反省当年为什么没多走一步、多说一句话,后悔得心里绞痛,但你同时要记着,你有责任好好活着,因为你只有通过倾听自己的内心、做正确的决定,来削减心里的苦、赎自己的罪。这份沉重的愧疚会成为你的血肉,也会成为你是一个好人的证明。”
30、 日本江户时代的将军坐镇城楼,高高在上的眺望万家灯火,也许现代人不过是在复制那份虚荣感,让有钱人产生自己睥睨天下的错觉。
31、 国泰也好、郡主也好,全都挂着不同厚度的假面具,为了成为他人眼中的理想形象,他们都在勉强自己。本来成年人该告诉他们要有自信、由衷地做自己就好,可是我们这个病态社会只在乎教育能否制造出一批批服从权威、配合主流、具备相同学识与能力的机器人,而这些机器人又将下一代塑造成另一批机器人。
32、 你弄错重点了,他们说是谁也没关系,重要的是当时他们如何理解我的问题。
33、 “你给我放下刀子!你要去杀人我不管你,但你不能用这房间的刀!警察会查出凶器来源,你要杀人是你的事,别带麻烦给我!”【主角着实有趣】
34、 调查委托只是我用来打发时间的兴趣,我的正职是替人复仇。
35、 现代人已经忘掉“新闻”的本质了。新闻就是让民众理解社会上发生的事情的手段,是满足人们对这世界好奇心的事物,而更重要的是,新闻是让我们能平稳无忧地生活的武器。记者揭发政客丑闻,不是为了让民众多一个茶余饭后的话题,而是教人们知道他们的权利正被侵害,他们的共同财富被某些自私黑心的家伙挪用;报道凶案的嫌犯,就是为了让民众警惕和防范,彰显公义天理。网络正正唤醒了这一代业已麻木的民众,重新正视自己的权利、自己的义务、自己的环境。
36、 她从不知道人命如此沉重。
37、 结果发现金钱无法带给她生活上的刺激。
38、 她无法容忍自己随便敷衍作答,觉得既然有知音人,就得好好沟通。
39、 作者的身份必须要令人情绪上认同。
40、 待在人多嘈杂的商场和餐厅里,反而能分散注意力,增添几分安全感。
41、 光是忍住不让双手继续颤抖已教她精疲力竭。
42、 网路以文字为主要沟通媒介,人们习以为常后,便不会质疑电子世界里的讯息是否真实、躲在文字背后的又是否他们想象中的那个人。这也是今天出现不少网路诈骗的原因。
43、 先读。【动作,类似“预判”】
44、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软肋,找出合适的弱点再戳下去,往往更快得到结果。
45、 哎,你真是想象力平庸,那是比喻,是比喻。
46、 导向式扩音器。
47、 他要她重读那本小说,反复思量主人翁的心情,在她的潜意识里,植入“为他人自杀式合理的”这念头。
48、 动手动脚的欺凌已经落伍了,没有孩子会笨到使用留下罪证到方式来对付看不顺眼的同学。孤立、说闲话、讥笑、嘲弄等手段不但没有成本,即使被老师逮到,也容易开脱,甚至有不少成年人会认为被欺负的对象不够坚强、玻璃心,要受害者负责人。
49、 因为她要的不是回应,只是想要一个聆听对象。人啊,有时对陌生人透露的会比对家人说的更多。
50、 人总是盲目地追求“答案”,然而即使得到终极的解答,到头来却发现自己根本不了解“问题”。
51、 这个充满压力的大都市式令异常犯罪者变本加厉的温床。
52、 将“网民”标签起来,只是逃避现实的借口,人们不愿意承认潜藏在人性之中的自私与欲望,就找个名称当成代罪羊。
53、 她才发觉自己该恨的,是躲藏在网路背后的人性黑暗面。即使没有网路,心怀恶念的人们依旧会伤害他人,又或者找到其他“工具”,去实践它们的私心与欲念。
54、 整件事出错的地方,不在传递讯息的网路,不在用来交流情报的网站,而在愚昧的人心;因为渴求真相,结果选择相信不实的线索,甚至本着“分享”精神将谣言散播出去,做成难以收拾的灾难。
回应 2020-11-24 15:12:50 -
“现代人已经忘掉‘新闻’的本质了。”司徒玮继续说,“新闻就是让民众理解社会上发生的事情的手段,是满足人们对这世界的好奇心的事物,而更重要的是,新闻是让我们能平稳无忧地生活的武器。记者揭发政客丑闻,不是为了让民众多一个茶余饭后的话题,而是教人们知道他们的权利正被侵害,他们的共同财富被某些自私黑心的家伙挪用;报道凶案的嫌犯,就是为了让民众警惕和防范,彰显公义天理。网路正正唤醒了这一代业已麻木的民众...
2019-09-05 09:55:43 3人喜欢
“现代人已经忘掉‘新闻’的本质了。”司徒玮继续说,“新闻就是让民众理解社会上发生的事情的手段,是满足人们对这世界的好奇心的事物,而更重要的是,新闻是让我们能平稳无忧地生活的武器。记者揭发政客丑闻,不是为了让民众多一个茶余饭后的话题,而是教人们知道他们的权利正被侵害,他们的共同财富被某些自私黑心的家伙挪用;报道凶案的嫌犯,就是为了让民众警惕和防范,彰显公义天理。网路正正唤醒了这一代业已麻木的民众,重新正视自己的权利、自己的义务、自己的环境。他们不会再接受填鸭式的资讯灌输,盲目接受官方喉舌的片面之词,变成自发参与,用自己的双目双耳去判断何谓真、何谓假。” 不一定是忘记,而是你懂得
回应 2019-09-05 09:55:43 -
形容袁老师时: 我们身边就是充斥着这种自以为‘安守本分’的家伙,却不知道自己已变成不懂思考、自甘堕落的废物,令这个社会愈来愈腐烂。 对她来说,她希望学生们都像工厂的原料,毫无个性地注入相同的模具复制成相同的人偶,再送进名为社会的机器里,成为不起眼的齿轮。因为她也视自己是这样的一枚齿轮罢了。 为了消去不安因素、维持学校稳定,就掩着耳朵、蒙起双眼,演出一场场春风化雨、程门立雪的对手戏吗?上梁不正下梁歪... (1回应)
2021-07-21 23:58:24 1人喜欢
形容袁老师时:
我们身边就是充斥着这种自以为‘安守本分’的家伙,却不知道自己已变成不懂思考、自甘堕落的废物,令这个社会愈来愈腐烂。 对她来说,她希望学生们都像工厂的原料,毫无个性地注入相同的模具复制成相同的人偶,再送进名为社会的机器里,成为不起眼的齿轮。因为她也视自己是这样的一枚齿轮罢了。 为了消去不安因素、维持学校稳定,就掩着耳朵、蒙起双眼,演出一场场春风化雨、程门立雪的对手戏吗?上梁不正下梁歪,老师都示范了什么叫伪善,孩子们看在眼里,怎会不有样学样? 引自 第五章 开导国泰时:
人啊,就是一种既善忘又自私的动物。寻求他人原谅,不过是一种利己主义的投影,因为得到对方的谅解,自己就可以洒脱地大步向前走了,但说到底,那不过是伪善。你觉得小雯不会原谅你嘛,那你就背负着这份愧疚,无时无刻记住你曾经亏待了一位好朋友,而且你永远无法补偿。你余下的人生永远无法摆脱这罪恶感,你可能会不时反省当年为什么没多走一步、多说一句话,后悔得心里绞痛,但你同时要记着,你有责任好好活着,因为你只有通过倾听自己的内心、做正确的决定,来消减心里的苦、赎自己的罪。这份沉重的愧疚会成为你的血肉,也会成为你是一个好人的证明。 引自 第五章 对话施仲南时:
现代人已经忘掉‘新闻’的本质了。新闻就是让民众理解社会上发生的事情的手段,是满足人们对这世界的好奇心的事物,而更重要的是,新闻是让我们能平稳无忧地生活的武器。记者揭发政客丑闻,不是为了让民众多一个茶余饭后的话题,而是教人们知道他们的权利正被侵害,他们的共同财富被某些自私黑心的家伙挪用;报道凶案的嫌犯,就是为了让民众警惕和防范,彰显公义天理。网路正正唤醒了这一代业已麻木的民众,重新正视自己的权利、自己的义务、自己的环境。他们不会再接受填鸭式的资讯灌输,盲目接受官方喉舌的片面之词,变成自发参与,用自己的双目双耳去判断何谓真、何谓假。 引自 第七章 教育阿怡时:
人总不愿意承认自己是自私自利的生物。我们满嘴仁义道德,表面上容不下丁点恶念,可是一旦失去了余裕,就会祭出什么‘物竞天择’的理由,为自己所作所为开脱,这就是人性。更糟糕的是,人喜欢找借口,连承认自私的勇气也没有,自我催眠找个感觉良好的下台阶,说穿了不过是伪善。 ‘为了妹妹’?你有问过她的意愿吗?为了她牺牲自己,她会高兴吗?她会不会因为你的‘伟大情操’,背负太多期望而喘不过气?今天有不少人犯这种毛病,老是一厢情愿地自把自为,说穿了不过是无穷的控制欲,强加自己的标准在他人身上。 引自 第八章 现代人总喜欢找借口,老嚷着什么‘逼不得已’‘身不由己’,那根本是放屁,我们总有选择,重点只是我们是否愿意承受那个选择带来的后果、付出那个选择的代价。这个社会之所以变得腐败,就是有不少这种‘平庸之恶’,凡事衡量利害先于真伪和对错,将谎言粉饰成事实。你帮助这种烂人,就是令正直的人受苦的帮凶。 不是‘网民都是如此’,而是‘人性就是如此’。网路只是工具,它无法令人或事物变得正义或邪恶,就像杀人的不是刀子,而是执刀的凶手,还有令那个杀人者动手的恶念。将‘网民’标签起来,只是逃避现实的借口,人们不愿意承认潜藏在人性之中的自私与欲望,就找个名称当成代罪羊。 即使没有网路,心怀恶念的人们依旧会伤害他人,又或者找到其他“工具”,去实践他们的私心与欲念。 网路在今天已成为社会不能或缺的骨干,可是人们依然以落后的角度来评论它——当看到好的一面时,就赞颂网路如何伟大,带给人类文明多大的进步;当看到坏的一面时,就指责网路能造成多大伤害,要如何钳制网路发展。这个时代里,人们以为自己十分先进,却不知道骨子里跟一二百年前的人的意识形态相差无几,问题从来不是出在网路上,而是我们身上。 在资讯数码化的今天,网路流传的讯息量庞大到叫一般人吃不消,产生资讯疲劳,失去判断消息内容的能力,造成反效果——多年前美国作家大卫·申克将这现象命名为‘资讯迷雾’。在这重迷雾笼罩下,本来协助人们找出真相的资讯,反而变成蛊惑人心的毒品。 整件事出错的地方,不在传递讯息的网路,不在用来交流情报的网站,而在愚昧的人心;因为渴求真相,结果选择相信不实的线索,甚至本着‘分享’精神将谣言散播出去,做成难以收拾的灾难。 网路给予我们一个用来分享知识、增加沟通的机会。可是人类天性就是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多于尝试理解他人。我们总是说话太多,聆听太少,结果害这个世界充满噪音和杂讯。大概当我们有所觉悟,这个世界才会真正进步,人类才能真正善用网路这个工具吧。 引自 第九章 “伪善”一词出现的频率很高,大概他认为人类的本质就是“伪善”吧。
1回应 2021-07-21 23:58:24
-
施仲南从不相信因果报应。多年来,他看过心术不正的人耍手段尽得渔利,见过温驯的家伙蒙冤受屈被欺压。虽然没有宣之于口,施仲南鄙视软弱的家伙,只是社会强迫每个人当“好人”,他才无奈接受。他很清楚社会规条的虚伪,官员、富商满嘴仁义道德,不过是用来掩饰自己真实一面的烟幕,法律只是用来压榨平民、让既得利益者受惠的工具。比起什么“积阴德”,施仲南更相信人要靠自己——假如世上真的有业报,他早该尝到苦果,但现实... (1回应)
2019-09-04 14:48:44
-
-
你没有经历过中学生活吗?你没感受过同倍之间的自我认同压力吗?这个年纪的孩子,有多少个可以不在乎他人眼光、我行我素地过活?当所有人都同意‘二加二等于五’时,你敢力排众议,冒着被他人排挤孤立而大声反对吗?假如郡主的姐妹们觉得郡主是个弱者,她肯定不到一天便会被贬为‘庶民’咧。国泰也好、郡主也好,全都挂着不同厚度的假面具,为了成为他人眼中的理想形象,他们都在勉强自己。本来成年人该告诉他们要有自信、由衷...
2022-07-22 22:01:16
论坛 · · · · · ·
读到这里真的是一惊 | 来自一瓶乳酸菌hhh | 2022-08-06 16:52:52 | |
该不是连名字都写错了吧? | 来自Syc | 4 回应 | 2022-08-01 09:10:53 |
最后的反转全是诡计 | 来自neruda | 2 回应 | 2022-07-29 17:24:57 |
请问作者在推理前没有告诉读者施仲南是性侵犯的线... | 来自又一只鸟是鸡 | 2 回应 | 2022-07-27 17:37:58 |
那个外号郡主的女同学叫黎敏,我看的时候一直脑补... | 来自已死 | 5 回应 | 2022-07-01 12:52:23 |
> 浏览更多话题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2 )
-
Head of Zeus Ltd暂无评分 6人读过
-
-
한스미디어 (2017)暂无评分 4人读过
-
文藝春秋 (2020)暂无评分 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港台引进★ (皮特4)
- 文案或策划或媒体或营销或商业或设计 (蓝蓝的紫)
- 37°暖书单(二) (37°暖)
- 拥有的推理小说(中国篇)【其之1 A~W】 (yasha001)
- 理想国2019年书单 (理想国)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网内人的评论:
feed: rss 2.0
51 有用 月落星沉1990 2019-09-02 06:27:24
原以为看的是悬疑推理,没想到是都市武侠。现代生活,以科技为刃,剖开人性的真相。
351 有用 傲娇小蛮猫 2019-08-20 11:06:04
后面看着有点假… 施不是杜的哥哥,这情节挺绝的
24 有用 🎏亚木 2019-09-18 13:59:26
很精彩!这么说吧,看完直接成作者的粉丝了……
213 有用 Currywurst 2019-08-04 15:01:42
作者不愧是学计算机出身的 解释网络追踪手段的技术含量很高 阿涅的人设立体有趣 后半部还有个意想不到的叙述性诡计 综合来看 社会属性写实 基本功依然扎实 各方面完成度很高 (《13 67》与本书分列QED榜单第一和第二位 啊 我真想给陈浩基写情书)
37 有用 徐若风 2019-10-04 22:55:37
今年目前为止读过的类型小说最佳。以繁复、厚重的社会派推理,切入网络时代的新兴症候,不仅是身处前沿的创作,更是一部可读性很棒的范本。令人击节的创意——网络杀人、黑客侦探,多重媒介推理、多重身份反转,让人完全猜不到最终的剧情走向。如果拍成电影,三分之一的内容都可以用《网络迷踪》的形式来进行展现。 可惜的是,用43万字来书写这个故事,过度扎实了,各个面向皆饱满至溢出的状态,导致无论是在文学性上,还是阅读... 今年目前为止读过的类型小说最佳。以繁复、厚重的社会派推理,切入网络时代的新兴症候,不仅是身处前沿的创作,更是一部可读性很棒的范本。令人击节的创意——网络杀人、黑客侦探,多重媒介推理、多重身份反转,让人完全猜不到最终的剧情走向。如果拍成电影,三分之一的内容都可以用《网络迷踪》的形式来进行展现。 可惜的是,用43万字来书写这个故事,过度扎实了,各个面向皆饱满至溢出的状态,导致无论是在文学性上,还是阅读的刺激感、震撼度上,都被削弱。但是,也只有这样,才能达成最完整的社会书写,做出各种漂亮的反(返)射,从一个案件中,读懂整个香港社会。 p.s.这几年看过的小说里,最杰克苏、最霸道总裁的男主角之一。 (展开)
0 有用 清河 2022-08-11 18:52:59
校园暴力、网络暴力、网络隐私、性骚扰、资本主义压迫等等,这些都是作者想要表达的内容,有这种野心是好的,但与自身能力实在不太匹配。写到后来直接写飞了,阿涅也变得越来越杰克苏。 不可否认,小说的立意很新颖,可作者的用词让人很不舒服,充满了对女性的凝视。阿怡在书中也一直在充当工具人的角色。 好的一点是,作者运用了多重反转,前面一直在有意引导读者进入他布置的误区,且作者的计算机知识很专业。
0 有用 奥利维耶派 2022-08-11 18:10:00
70%技术宅的yy,情节和人物心理描写无比单薄
0 有用 破晓风笛手 2022-08-11 12:39:59
一口气读完的 非常推荐
0 有用 风栖绿桂 2022-08-11 00:35:59
前半部分非常好看,但是后半部分我愿称之为近年来的最烂尾,金手指+霸道总裁的人设,女主傻白甜复仇咖,唉,看到最后真的觉得有口气哽胸口了。。。
0 有用 Reiko 2022-08-10 22:01:59
好看,才读了样章,读到忘了自己压根没买//忘了样章从头读了,越往后人物形象越刻板,男性作者笔下真的没有稍显正常的女性角色吗…最后是什么主仆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