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工船的书评 (24)

苔衣 2014-06-12 21:10:59

左翼文学与人的文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小林多喜二的《蟹工船》发表于1929年,这部小说取材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事件,叙写了一场由苦难所激发的罢工斗争。故事有两条主线,一条主线是下降的,随着博光号船航行愈远,船上劳工的生活条件愈加恶劣,所受到的折磨也愈加残酷;另一条主线是上升的,从劳工们接受俄国无产阶...  (展开)
三皮 2009-02-23 03:13:27

不属于蟹工的蟹工船

不属于蟹工的蟹工船 □三皮 这样的一个故事,三四百人远离大陆到海上去捕蟹,死守汪洋之中一个季节,就地制成罐头由交通船运回陆地,过去的交通船会带去一些好的讯息、或者噩耗,偶尔也会送去一场露天电影以及烧酒和纸烟。驱逐舰不时紧随,在工友眼中,个个骄傲地以为是帝国...  (展开)
豌豆花 2017-01-18 21:25:14

蟹工船没有了,工头还在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小林到底姓小林,还是小林多,令我纠结不已。你以为小田切让姓小田吗?不,他姓小田切。我总是对这种无聊的问题思考良多,然后求助百度,大多数情况下能发现无数病友。 《蟹工船》是我去省图的时候,偶然拿起,偶然看完的,事先并没有计划好,篇幅很短,看得也很匆忙,但是文字...  (展开)
湛泊 2021-12-08 16:23:17

三百条生命的集体呐喊:不豁出命来,是活不下去呀!

五星半,直通年度Top10!沉重的无.产.阶.级.现实主义经典,作者是鲁迅精神上的挚友。"不豁.出命来,是活不下去呀!""不知为什么,总不愿被人整.死啊。""唔,死了倒好。"空气如此沉闷,年纪轻轻的少年们就挤在阴暗、发.臭,虱.子、跳.蚤、臭.虫.扎.堆的有如"粪.坑"的舱铺上,等...  (展开)
一根葱噢 2019-12-04 17:14:42

读蟹工船乱记

未见正文先见满满的无奈。先是译者的译序中写道“在全国只有《毛*》《毛***录》的荒诞年代”翻译小林多喜二的几位老译者都被打成了“牛鬼蛇神”和之前所写“小林多喜二为日本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也为中日两国人民的革命友谊,流尽了最后一滴血,可谓极大反差和讽刺。文章以“喂...  (展开)
不要太多的冰 2019-02-26 17:45:37

丧钟为谁而鸣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因为关注太平洋大逃杀案偶然得知此书。读罢又看了一篇针对此书对日本年轻人的访谈,总的来说:对日本当代读者而言,书中的故事只是一种隐喻,是一段遥远而陌生的历史;而对正处于充满魔幻现实主义意味的社会中的我们而言,则是一种模拟,和每时每刻正发生着的可怖现实——无论...  (展开)
嘎嘣嘎嘣脆 2011-07-04 10:21:34

“蟹工船”悲吟

摘自《中新网》 作者:芝 樱   时代呼唤共鸣。70多年前由日本无产阶级文学作家代表小林多喜二著的小说《蟹工船》而今再次荣登日本各大书店热销排行板,得到读者特别是年轻人的喜爱,进入文库本销售量前3名。   小林多喜二,1903年生于秋田县农家,因家境贫寒不得不投奔...  (展开)
超级酷大娘水饺 2022-12-06 01:08:00

船没了 他还在

不知小林多喜二与鲁迅先生是否见过,肯定是“见过”。 船上的故事与现在也如初一则,互相的摧枯拉朽与那个年代相得益彰,亟待下船。文学本身或许也没意义,更多的可能是一种载体,一种工具吧?如《阿Q正传》的鲁迅、《巴黎圣母院》的雨果、《老人与海》的海明威、《蟹工船》的...  (展开)
李悠 2021-08-04 20:39:00

《蟹工船》读后感

日本的无产阶级作家小林多喜二,像是日本版的高尔基。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描绘了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日本捕蟹工人的悲惨处境。一个恶臭、茅坑般的环境里,备受压榨的工人垂死挣扎,背后是大资本家疯狂的剥削和压榨。人命如草芥,因工伤死亡的工人,随意被丢弃在大海里。他把工人...  (展开)
Simon2089 2019-10-29 13:43:49

文学本身没有意义——文学从来都是工具

文学本身没有意义、再“纯”的文学从来都是载体——文学从来都是工具。如《阿Q》之于鲁迅、《巴黎》之于雨果、《老人》之于海明威、《蟹工船》之于小林。重点不在于载体与载物之比例,而在于载物是否经由载体直击心灵。 本书更独特的意义在于,以短短几万字便强力勾画出了底层...  (展开)
肖的世界 2016-11-30 17:53:10

无产阶级思想的传播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蟹工船讲述工人的艰辛与无奈,在先前几个工人被折磨或者是已经奄奄一息的时候,他们只是口头上说说反抗等字眼。患脚气的工人说的那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我不想死在勘察加。可是很无奈,他在勘察加死去,并且被草草丢进湾里。工人们愤怒,工人们团结起来。文中提到俄国,俄国人...  (展开)
居然说我名号长 2015-09-19 20:02:46

有力量却混沌着

我多年前就很讨厌小林多喜二和宫本百合子等几个人组成的“日共文学“一脉。原因很简单,因为共产主义的世界观单蠢得令人发指,这种信仰的人容易产生非黑即白的世界观,拒绝相信人性的复杂和深刻。今日读毕《蟹工船》,有些新发现,但总体来说我的偏见并没有委屈他们。 这是那种...  (展开)
F VISA 2011-02-01 12:16:11

当代日本的雇员种类,你接近于哪一种呢?

正社员 企业为其缴纳各种保险金的正式社员,基本上是终身雇佣制,退休后生活会很有保障。 契约社员 合同制员工,企业不为其缴纳各种保险金。因为需要自己缴纳各种保险金,其工资相对正社员来说要高一些,但是地位没有正社员高。 嘱托社员 属于短期契约工,一般是企业对那些有...  (展开)
百泉轩 2009-02-19 16:45:39

“你这个东西,不要那么狂”

“监工带着他的喽啰,一夜巡视三次。一发现三四个人聚在一起,就厉声哄散......无形的锁链,只是肉眼瞧不见就是了。” 译者叶渭渠先生在序言中写道,由于日本近年来进入所谓“格差化社会”,贫富差距增加,《蟹工船》唤起了日本社会底层“新穷人”的共鸣。 重温《蟹...  (展开)
singletree 2024-05-07 00:57:49

不愿被宰割的人们,联合起来!

结尾戛然而止,军人镇压了几个代表,但剩下的渔工们心中的火焰已被点燃,他们说要再来一次怠工,不瞻前顾后地再一次新的战斗! 最后以附记的形式,告知了罢工的成功,以及这样的事情同样发生在其他的船上。从监狱里出来的工人们,深入了各个劳动阶层。 译序中得知,小林是想探...  (展开)
火爆小七 2024-04-04 19:23:29

接近一百年过去,仍有现实意义

翻看对比了三个版本的中译本,两个是删减版,一个全译本,可以说三个版本翻译的都有瑕疵。朋友读的日文原版,说读的很过瘾,所以我不知道翻译问题有没有实际影响阅读感受,在我看来还是不如《钢铁》过瘾。 《蟹工船》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特定的主角,而是工人群像,只有反派监工...  (展开)
森林小毛熊 2023-08-02 13:06:50

蟹工船的幽灵飘荡在每一座城市上空

蟹工船本身对无产阶级悲惨的工作状况与资本家帮工的描写刻画地极为深刻,哪怕是吃过午饭坐在空调房间里也能感受到陈陈寒意,仿佛鄂霍茨克海上的海风从书中直接吹进我心里一样,译者的序言写的也很有水准蟹工船一直仍海上航行,直到现在,压迫仍然在,可斗争者好像失去了反抗的动力,...  (展开)
S挂坠盒 2021-04-28 09:26:05

此时此刻,正如彼时彼刻

《蟹工船》是日本作家小林多喜二的代表作,说起小林多喜二大部分年轻人可能闻所未闻。说起日本文学,最容易接触到的一般是最为精彩刺激的东野圭吾和各类轻小说;如果更进一步,就会去看在国内营销得比较好、颇有名气的村上春树、太宰治和芥川龙之介;若是想体验日本特有的唯美...  (展开)
花花杂谈 2019-07-21 13:50:32

读《蟹工船》有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翻开《蟹工船》的介绍,看到“无产阶级文学”的字眼,再看到作者生平1903—1933,花花心里便冒出一个猜测,作者该不会是共产党吧?或者至少是个左翼作家。不然怎么活不过30岁。(在看《太平洋战争》的时候,才知道日本也有共产党) 什么是左翼作家?例如鲁迅,矛盾,巴金,老舍(...  (展开)
langoufei 2016-12-26 15:13:02

经典再现的小众面:1930年代的日本无产阶级和日共地下活动

这是阅读《三重门》时候看到的索引,实则包含了《蟹工船》和《为党生活者》两个长篇,虽然是描写日本无产阶级的悲惨遭遇和日本共产党组织工人罢工的地下活动,但或许被资本家压榨的无产阶级和为革命献身的共产党人都是内在相通的缘故,给我感觉和国内热播的共党谍战剧没什么隔...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4条)

订阅蟹工船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