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梦之梦 短评

热门
  • 87 彼得潘耶夫斯基 2019-09-17 23:46:54

    赖声川的这出戏悲怆、宏阔而充满历史感,从作品可以看到作者的世界视野,类似近年常被提及的“星球文学”(cosmopolitan literature),台词、场景的细节鲜活真切,漂浮着历史和经验的泡沫,在成吨的事件之中,人像幽灵一样回忆和重返,但是却不再有近代意义上的“乡愁”可言,从中可以体验到作者收放自如的、精密中透着酣畅的文本编织能力和情绪收纳能力。最后一幕的千禧年仪式,与序幕中秦始皇求仙的故事对照,加上“庄周梦蝶”母题的不断串引,表明剧作家想要通过这出戏完成一个世纪(甚至是上千年)的象牙微雕。此剧中的“千禧年”之夜的场景已经悬置了“千禧年”在西方文化中固有的宗教感,它只是部分地迎合了人们对于世纪末的颓荡、悲哀和缱绻的想象,尤其是在这一个世纪中,对于中国人来说,它是我们所有、惟一的“现代”

  • 68 安东。 2020-07-19 16:06:51

    哭了,时空再度错位,话语再度失灵,我们在剧场中央看着两千零一夜的轮回,明白自己只是湖底的泡沫。史诗级剧本,想到八个小时的演出就浑身发抖,做了这么久的梦需要多大勇气才能站起来回到现实?想象顾香兰光着脚从观众席中间走过,像摩西分开大海去往应许之地,可实际上一切彼岸都是虚像,一切自我都是他者,一切爱都是回响,一切生命都是庄周梦蝶。 “在一个故事里,有人做了一个梦;在那个梦里,有人说了一个故事。 “你这一生中的谜,必须用别的谜来解。就像有的梦要穿过其他的梦才能醒来,你必须一个个走过,才能走出这场连环梦。 “吸引我的是不是你的遥远? “你是无法解开也无法得到的谜。 “所谓的现实只不过是一个集体的猜测。 “我觉得,让一刹那的时间扩大成永恒不散的记忆,还不如满满地活在那一刹那之中。就好了。2020-088

  • 50 绫野蓝 2019-07-28 23:23:20

    藏书阁打卡|形式非常喜欢,俄罗斯套娃一样一个故事套一个故事,梦里有另外的梦。同一个人在不同时态里有不同的代号,叙述者像是来自另外一个时空的旁观者,也真的给人一种“浮生若梦。若梦非梦”之感——那是你,又不再是你。 故事也非常喜欢,尤其是“笼中之鸟”,充满悲观的哲思,别人给你自由的同时也给了你另一层的枷锁 ,这个故事里反复点到一句“看到自己”,这也是整个剧的一个核心吧,在别人的故事里看到自己——“浮生如何?如梦之梦。” 非常想看现场版了。

  • 35 无人知晓 2019-08-12 08:39:21

    一点,看【伯爵和顾香兰】的故事想起毛姆《面纱》男女主,男人容易被坏女人吸引,却无法忍受坏女人对自己的背叛。 前世今生,如梦似梦。

  • 19 巴普洛夫 2021-04-10 11:47:45

    顾香兰是要活得像狄俄尼索斯那样吗?五号一直在找的是妻子还是他一成不变人生里的变数或刺激还是什么人生的真谛?蜡烛,小船,呼吸的自他交换,医生对一个生命的逝去就像对待一堆被搬走的皮肉,都好像在告诉我意义是人类自赋的概念。 不是悲伤也不是遗憾,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生命的本质吗?可生命如此像梦境,偶然又必然,如此虚幻又真实,追寻有意义吗?意义又是什么? 五号不一定在那家医院长住,医生不一定会去找妹妹,不一定会为五号看诊,五号不一定讲故事,五号恰好走进诺曼底,恰好找到了顾香兰,五号最后死去。 我只要一想到一个人的人生是由如此多个偶然性造就,我的人生如此之轻,我就难以呼吸,倍感承重。

  • 14 绵舟 2021-02-11 13:26:29

    在脑海里上演了整部剧,舞台、走位、灯光、音效……太奇妙了,太久没有这样沉浸的体验了,仿佛坠入梦一场。 时空感的确是我的死穴😭每次看到不同时空的交错我都哭晕……

  • 16 Massivestar 2021-04-23 21:25:03

    话剧只用文字呈现,果然是一种遗憾。

  • 11 with 2019-08-18 22:03:56

    补回了上周因为高铁突然停运而缺失的前半小时剧情...

  • 15 dont panic 2021-04-21 14:04:04

    如梦之梦应该修订过几版,同事想读这本书我就借给她了,还剩下五号之死没读,于是去找了电子版,找到了以前的港版,许多内容,许多情节,都不大一样。最新版的顾香兰在最后是冷静、沉着的看着以前爱过也恨过的人死去的,港版的顾香兰叫着喊着欢呼着他的死去,或许我更喜欢新版的结局,神秘的、平静的、更东方的。毫无疑问这是一部伟大的作品,如果能在剧场中看一次,看五号苦苦寻觅自己的妻子,看五号质疑无故缠上自己的病,看顾香兰两次赤着脚在莲花池边走。赖声川在这部作品中传达的东西,更多、更复杂、更完整。他的见闻、成长、经历、思考和沉淀,最终凝练成如梦之梦,话剧时间不短也不长,8个小时,最后在演员的引导下离场,没有过渡期间,一场梦醒来的时候总是该痛快的。我想我可能有些理解为什么这么多人一次又一次的去剧场看如梦之梦了。

  • 7 阿朽 2019-09-26 14:45:14

    阅读时不断想起几年前看戏的情形,让人记忆犹新的剧目实在是少。

  • 8 赖怀普 2021-03-05 20:33:36

    “浮生若梦。若梦非梦,浮生何如?如梦之梦。”频繁的场景交换,飘渺的台词创作,将一场近百年的幻梦娓娓道来。 另:想看话剧。

  • 9 花岛仙藏 2021-06-19 20:44:44

    “感情的花谢了,花香还在心里,散不掉。”

  • 3 终于改回来了 2024-01-07 14:18:56 四川

    我发现那个忧伤是我自己要的,我靠那个忧伤过日子的

  • 7 杨子青 2021-05-26 02:48:49

    我的「答案之书」——希望当你走出这场连环梦,最终醒来时,已然将一切都忘记(想说的都在长评里)。

  • 6 珩珩 2021-05-01 04:03:19

    我们这一辈子就好像一出戏,这出戏是我们自己编的,戏中谁是好人,谁是坏人,都是我们自己在决定。

  • 5 momo 2021-05-01 09:21:46

    我后悔看这个剧本太晚 已经换了演员

  • 5 顺顺110 2021-04-30 09:10:15

    4.5 最喜欢那句:“有没有谁看到过我的脸,我想我记得,我想我忘了。”5号病人的喃喃自语,寂静澄明犹如入定。

  • 9 玲儿响叮当c 2020-03-28 11:03:42

    出乎意料其实是个很简单的故事,仔细想想赖声川其实一直都在说简单的故事…却以一种如梦似幻的形式去表达。点蜡烛讲故事,吹灭蜡烛走出剧场。真的太喜欢也向往这剧本的表达形式了,光读文字就可以感觉到的舞台感。

  • 5 Vingt-sept 2021-04-11 19:47:53

    戏剧的演出大概花费七八个小时。而我也用两个晚上读完了剧本。这个阅读过程,相信也如现场观演过程,“像一场梦一样。” “一场梦不管是一秒钟还是一千年,不会因为它的长度而改变它是一场梦的事实。”但是,我们可以把自己这幢房子盖得更好。

  • 8 一只🐰小姐💋💋 2021-04-25 22:48:12

    不得不说了解如梦之梦是因为肖战参演上了热搜。但是看了话剧的介绍后就一直惦记,8小时的环形舞台,穿越70年5个城市的故事深深勾起了我的好奇。但也因为肖战的参演,如梦之梦一票难求。遂连夜买了如梦之梦的出版剧本。 托大脑丰富的想象力的福,翻开剧本的一瞬间,脑海中就开始上演一出完整的戏剧,如梦之梦。剧如其名。如果有机会还是想去体验一下这个360度的环形剧场。身临其境的感受一下顾香兰这一生的传奇。应该说是一生么?不,赖声川就给了我们太多的伏笔,生之轮回,也许就是那一个O。开始就是结束,结束即是开始。 浮生若梦。 若梦非梦。 浮生如何? 如梦之梦。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