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可以停下来放空自己、给人生按下暂停键的人 难道不也是幸福的吗
我好空虚,看完还是好空虚,或许,我该买个地鼠机。
我还是不知道世界万物之间的联系 或者一切最终是不会都会好起来的 但我相信有些事情是有意让我相信灵魂在游戏和玩耍的过程中得到了净化 我还相信爱。大概是出版过最喜欢的一本书了。
年轻人还是能感同身受的:学校与社会的差距。所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学校不教社会的成形的东西,而要学另一套东西?后来明白学校是最后一次教你善良的地方
北欧的问题,都能归结为气候问题。这个男孩明明有很多欲望,却说什么都没意义,很奇怪。这本书竟然还再版了,嫉妒。
可能没有这种经历的人会觉得絮叨,但我看得很亲切,因为很多都是我的感受,https://www.douban.com/people/1299702/status/2634990346/。在我看来,这是很明显的抑郁症状,而不只是“矫情”、“闲得”和“心情不太好”。忽然失去人生和意义,平时感兴趣的不再有兴趣,但人生还要继续。还好最后作者好起来,但友邻说,他后来写了《我结婚了,可我心情还是不太好》,哈哈哈哈哈哈……
年轻人的心情落差总是出现在~我期待这一切有个答案~!却不意找到了一个修复重启键。行文活力轻快,天真有爱。
我25岁,心情不太好,打算也按照书里的方法,列一些清单,明确自己拥有的,明确什么东西可以让自己快乐,说服自己时间不存在,爱最重要,然后努力找到那种相信一切都会变好的感觉。另我严重怀疑书中有一部分是凑字。
这个男孩子真的太可爱啦!会不自觉想到「和莎莫的五百天」男主的形象。在你25岁的时候如果这么可爱,会不自觉地想象到50岁的你依然可爱。是我喜欢的北欧文学风格,沉溺于自己的絮絮叨叨而无法自拔,慵懒随意却真诚。
很有特色的书写,看似碎碎念,实际贯彻着一种虽然学了很多知识但却有种停不下来的青春焦虑感,说实话,这就是从高二到大学低年级的常态啊。所以于四十岁的我来说,已经不太适合了。书有两处格外引起了我的注意,一处是他们在图书馆搜索以脏词为姓名的人的书,这种事情,很多男生都干过;另一处是我发现这书是1996年首次出版的,那个年代啊。。
看过的第三个版本。送的帆布包不错。挪威就两个作家,一个他,一个克瑙斯高,
烦恼为什么那么多?因为这是人生嘛。
这本书第一版是2012年。现在距离2012已有七年。都说七年一轮回,人脱胎换骨。此说有道理,也没道理。心情不太好?七年后,我知道,虽然心情也时有不太好,但压根就没有心情不好这回事。挪威?七年前,它只是一个地名,七年间,因这本书开启的缘分,挪威成了夜行船、高空看下去的点点冰蓝、口里的蜜汁三文鱼、漫长的天光、朴素的交谈。而最好的是,管它心情好不好,七年过去了,我们还是能大笑大骂大声说出我爱你的年轻人(吧?)。
不知道是因为文化隔阂还是翻译的问题,语言近乎淡而无味,比如其中经常列一些清单,也许对挪威人别有意义,否则也不会成为畅销书,但对我来说就只是一些单词罢了,有点塞林格的“废话流”风格,但是主人公相比赫尔顿,实在正常到了普通的地图,让人想到卡波特的圣诞故事集,而文字没有抓到我,作者有一些特别的体验,还是希望用一些特别叙述手段和语言。
就算是赠书也打不出更高分了(我还想给两星来着),一种类似微博体的碎片化的写作,我真的没感觉到作者的思考!看完什么也没得……作者那么爱分段,怕不是古龙在挪威的传人吧。还有许多无谓的细节列举,搜索图片,树木清单……如果放在一本先锋小说里那还称得上一种实验手段,而在这本,只给我一种作者要凑凑凑凑够一本书的字之感。作者最深刻的思考关于宇宙跟时间也是摘抄,行吧……
全世界文艺青年都一样爱碎碎念,这种文章我也能写。看到写出来出书是这样子 ,还是少思考这样问题吧,人生会给浪费了
一个年轻人的絮絮叨叨,没觉得有什么高明内核,被书名吸引,但内容很少共鸣,不过很愉快的阅读完了不占用时间。
很可爱的书。纪念版的黄色很漂亮!
“我25岁,读着一个硕士,我被时间、空间、意义这些事情烦扰着。”写硕士论文的时候读完了这本书,全篇似乎都是废话,但是用结尾的话说,“我感觉好多了”。
要是一切的事情都能有靠谱的感觉该多好啊!我凡终于捣鼓出了这本书的再版,等太久太久了
> 我是个年轻人,我心情不太好
85 有用 Yan 2019-08-03 14:32:23
可以停下来放空自己、给人生按下暂停键的人 难道不也是幸福的吗
84 有用 简小单 2019-08-21 07:49:56
我好空虚,看完还是好空虚,或许,我该买个地鼠机。
35 有用 Jaspersona 2019-08-16 13:28:22
我还是不知道世界万物之间的联系 或者一切最终是不会都会好起来的 但我相信有些事情是有意让我相信灵魂在游戏和玩耍的过程中得到了净化 我还相信爱。大概是出版过最喜欢的一本书了。
47 有用 阅微草堂 2019-09-05 16:23:20
年轻人还是能感同身受的:学校与社会的差距。所以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学校不教社会的成形的东西,而要学另一套东西?后来明白学校是最后一次教你善良的地方
10 有用 液化气女士 2019-08-25 18:32:54
北欧的问题,都能归结为气候问题。这个男孩明明有很多欲望,却说什么都没意义,很奇怪。这本书竟然还再版了,嫉妒。
5 有用 小标点儿 2019-09-21 12:25:36
可能没有这种经历的人会觉得絮叨,但我看得很亲切,因为很多都是我的感受,https://www.douban.com/people/1299702/status/2634990346/。在我看来,这是很明显的抑郁症状,而不只是“矫情”、“闲得”和“心情不太好”。忽然失去人生和意义,平时感兴趣的不再有兴趣,但人生还要继续。还好最后作者好起来,但友邻说,他后来写了《我结婚了,可我心情还是不太好》,哈哈哈哈哈哈……
4 有用 珍妮的肖像🦤 2019-09-10 14:42:06
年轻人的心情落差总是出现在~我期待这一切有个答案~!却不意找到了一个修复重启键。行文活力轻快,天真有爱。
10 有用 霸气侧漏 2020-01-25 23:38:22
我25岁,心情不太好,打算也按照书里的方法,列一些清单,明确自己拥有的,明确什么东西可以让自己快乐,说服自己时间不存在,爱最重要,然后努力找到那种相信一切都会变好的感觉。另我严重怀疑书中有一部分是凑字。
7 有用 恰妮斯虫 2019-09-07 14:20:58
这个男孩子真的太可爱啦!会不自觉想到「和莎莫的五百天」男主的形象。在你25岁的时候如果这么可爱,会不自觉地想象到50岁的你依然可爱。是我喜欢的北欧文学风格,沉溺于自己的絮絮叨叨而无法自拔,慵懒随意却真诚。
3 有用 danyboy 2019-11-01 09:09:25
很有特色的书写,看似碎碎念,实际贯彻着一种虽然学了很多知识但却有种停不下来的青春焦虑感,说实话,这就是从高二到大学低年级的常态啊。所以于四十岁的我来说,已经不太适合了。书有两处格外引起了我的注意,一处是他们在图书馆搜索以脏词为姓名的人的书,这种事情,很多男生都干过;另一处是我发现这书是1996年首次出版的,那个年代啊。。
2 有用 恶鸟 2019-09-06 14:16:47
看过的第三个版本。送的帆布包不错。挪威就两个作家,一个他,一个克瑙斯高,
1 有用 11km 2019-09-12 00:00:56
烦恼为什么那么多?因为这是人生嘛。
3 有用 一湄 2019-08-21 11:46:21
这本书第一版是2012年。现在距离2012已有七年。都说七年一轮回,人脱胎换骨。此说有道理,也没道理。心情不太好?七年后,我知道,虽然心情也时有不太好,但压根就没有心情不好这回事。挪威?七年前,它只是一个地名,七年间,因这本书开启的缘分,挪威成了夜行船、高空看下去的点点冰蓝、口里的蜜汁三文鱼、漫长的天光、朴素的交谈。而最好的是,管它心情好不好,七年过去了,我们还是能大笑大骂大声说出我爱你的年轻人(吧?)。
3 有用 袁牧 2019-11-13 17:20:29
不知道是因为文化隔阂还是翻译的问题,语言近乎淡而无味,比如其中经常列一些清单,也许对挪威人别有意义,否则也不会成为畅销书,但对我来说就只是一些单词罢了,有点塞林格的“废话流”风格,但是主人公相比赫尔顿,实在正常到了普通的地图,让人想到卡波特的圣诞故事集,而文字没有抓到我,作者有一些特别的体验,还是希望用一些特别叙述手段和语言。
4 有用 粟冰箱 2020-01-16 23:24:08
就算是赠书也打不出更高分了(我还想给两星来着),一种类似微博体的碎片化的写作,我真的没感觉到作者的思考!看完什么也没得……作者那么爱分段,怕不是古龙在挪威的传人吧。还有许多无谓的细节列举,搜索图片,树木清单……如果放在一本先锋小说里那还称得上一种实验手段,而在这本,只给我一种作者要凑凑凑凑够一本书的字之感。作者最深刻的思考关于宇宙跟时间也是摘抄,行吧……
6 有用 心上开一枪 2019-09-17 17:20:13
全世界文艺青年都一样爱碎碎念,这种文章我也能写。看到写出来出书是这样子 ,还是少思考这样问题吧,人生会给浪费了
3 有用 赵社长 2020-04-19 01:16:51
一个年轻人的絮絮叨叨,没觉得有什么高明内核,被书名吸引,但内容很少共鸣,不过很愉快的阅读完了不占用时间。
1 有用 苏小泡 2019-09-11 13:42:19
很可爱的书。纪念版的黄色很漂亮!
6 有用 第二个乌托邦人 2019-08-02 05:11:47
“我25岁,读着一个硕士,我被时间、空间、意义这些事情烦扰着。”写硕士论文的时候读完了这本书,全篇似乎都是废话,但是用结尾的话说,“我感觉好多了”。
3 有用 akaashi 2019-07-30 21:57:31
要是一切的事情都能有靠谱的感觉该多好啊!我凡终于捣鼓出了这本书的再版,等太久太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