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在传抄、刻印过程中错讹颇多。《庄子汇校考订》以国家图书馆藏南宋精刻本为底本,搜集汉唐宋竹简本、古抄本、刻本十五种,参考明清以来校勘、研究成果,对《庄子》文本进行全面校勘考订和重新标点。本书上册为《庄子》原文,下册为校勘记及考订文字,版本全面,校订精审,校勘客观详 尽,为学林提供一个可靠汇校本。
彙校版本
一、《古逸叢書三編》影印南宋刻本《南華眞經》郭象注十卷。以此爲底本。
二、《續古逸叢書》影印南北宋合璧本《南華眞經》郭象注十卷。簡稱“《續古逸》本”。
三、日本靜嘉堂文庫所藏南宋刻本《南華眞經注疏》殘存五卷,卽《古逸叢書》覆宋本《南華眞經注疏》十卷據以覆刻之賜蘆文庫本。簡稱“靜嘉堂本”。
四、臺北傅斯年圖書館藏南宋安仁趙諫議宅刊本《南華眞經》郭象注十卷。簡稱“趙諫議本”。
五、敦煌藏經洞出土的《南華眞經》殘卷十四篇(簡稱“敦煌本”),《莊子郭注》雜記十五篇(簡稱“敦煌寫本”),《音》四篇(簡稱“敦煌《音義》”),S。3395V(簡稱“英藏敦煌本”)。
六、日本高山寺藏《莊子》郭象注古鈔本七卷七篇。簡稱“高山寺本”。
七、日本天理大學圖書館藏南宋刻本陸德明《經典釋文莊子音義》三卷(簡稱“天理本”),參校北京圖書館藏宋元遞修本(簡稱“北圖本”)及清刻本等。
八、宋碧虛子陳景元《南華眞經章句音義》十四卷(簡稱“《章句音義》”),《南華眞經章句餘事》一卷(簡稱“《闕誤》”),《正統道藏》本,參校清守山閣刻本等。
九、安徽省阜陽縣漢墓出土《莊子雜篇》竹簡。簡稱“阜陽漢簡”。
十、湖北省江陵張家山漢墓出土《盜跖》竹簡。簡稱“張家山漢簡”。
十一、國家圖書館藏《莊子鬳齋口義》十卷,南宋林希逸撰,南宋咸淳五年重刻本(簡稱“林希逸本”),參校韓國學中央研究院王室圖書館藏《句解南華眞經》十卷活字印本(簡稱“《句解》本”)。
十二、《俄藏黑水城文獻》第一冊影印宋刻本《呂觀文進莊子義》殘卷十三篇,宋呂惠卿撰。簡稱“黑水城本”。
十三、《俄藏黑水城文獻》第二冊影印宋刻本《南華眞經》郭象注殘卷九篇。簡稱“郭注黑水城本”。
十四、國家圖書館藏《壬辰重改證呂太尉經進莊子全解》十卷,呂惠卿撰,金大定十二年刻本。簡稱“呂惠卿本”。
十五、國家圖書館藏《分章標題南華眞經》十卷,晉郭象注,唐陸德明音義,南宋刻本。簡稱“《分章》本”。
各版本的詳細情況,請參閱《整理札記》。
13 有用 阿䨲 2021-09-07 12:10:53
昨晚上搞来,读了一下整理札记,过录了一下《逍遥游》。 整体不错。版本以海源阁本做底本,参校本较全。校勘上改正了王孝鱼本的不少讹误,但未必完全精审。如《应帝王》“人大喜邪毗于阳大怒邪毗于阴”,蒋氏以为邪为实词从下读,但下文“说明邪是淫于色也”中的“邪”显然为语气词上读,否则不合“是”的先秦语法结构。又如《人间世》“鼓筴播精”,蒋氏必据《说文》校改为“鼔”,名动分形。但这两个形体的区别属于字书构意问题... 昨晚上搞来,读了一下整理札记,过录了一下《逍遥游》。 整体不错。版本以海源阁本做底本,参校本较全。校勘上改正了王孝鱼本的不少讹误,但未必完全精审。如《应帝王》“人大喜邪毗于阳大怒邪毗于阴”,蒋氏以为邪为实词从下读,但下文“说明邪是淫于色也”中的“邪”显然为语气词上读,否则不合“是”的先秦语法结构。又如《人间世》“鼓筴播精”,蒋氏必据《说文》校改为“鼔”,名动分形。但这两个形体的区别属于字书构意问题,历代文献实际用字罕有别者,如《叔尸钟》“卑若钟鼓”正从攴。再如《人间世》“采色不定”,蒋氏仅据赵谏议本改为“釆”,理由仅仅是“合于文义”(实际上远远不合),缺乏更深证据。此外,蒋氏对如“賓賔”“眾衆”之类的异写字等亦必出校记判断正误,实属多余。以上问题说明,蒋先生小学功夫未必如序言所言那么深。 (展开)
12 有用 仍为客 2019-08-26 09:13:34
白云深处人家网站创办人蒋门马十年磨一剑之作,在目前的学术环境下,除了他恐怕也不会有别的学者能够如此不计时间、精力成本,花那么多功夫去潜心校订。看了本书才知道,《庄子》难读,一个重要原因是历代注家都有自己没读懂就妄改原文的毛病……
1 有用 个亭 2020-08-24 23:37:24
确实开胶了
0 有用 道藏裡的蠹鱼 2022-11-20 14:54:52 江苏
功夫下的真大。能坐这板凳的估计真不多。
4 有用 知度濟。 2023-01-05 11:59:07 北京
道藏白文本其实也应该用。然后自己做的符号太多,其实没必要。已经自己说“不做判断”,那就认认真真罗列异文,又引很多其他的书,结果就有些四不像了。下了功夫,但是还需要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