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 短评

热门 最新
  • 1 苏格拉裙底 2021-12-14 18:41:34

    战国诸子与希腊明哲对比那部分还挺有意思的。写得似乎过于澎湃,时代特征鲜明,褒贬有失公允,实际上是用自己的一把尺子去衡量整个学术史。但脉络勾勒出来了,而且很清晰,不如当个目录去看。(又:梁任公真的很讨厌老子啊,梁任公真的很讨厌训诂啊,梁任公原来和马建忠是邻居啊)

  • 0 文定 2022-01-13 18:27:23

    不得不说,对中国学术思想的评价有失偏颇了,但文笔仍是一绝

  • 0 陆沉 2021-11-18 00:21:08

    惜乎未竟之作,否则必蔚为大观。 非独梳理学术变迁脉络,亦寄予强邦新民之情,识者察之。

  • 0 埃斯特惕卡 2022-11-25 22:21:04 上海

    去年读过。大气磅礴,佛教部分很有兴趣

  • 0 千鹤隐 2024-02-01 18:19:07 重庆

    文采斐然,先生遣词造句的能力依然令人惊叹。2024的第一本书,受老师推荐而阅读。作为一本纲目性的学术思想书目非常不错,分述各派,纠其因果,内部的思维导图很清晰,用以构建骨架,之后细读其他书目,再添内容。 或许出于时代原因,对于儒老二家的评价有失偏颇。书目未完成也有所遗憾。但救国心切,爱国至此,瑕不掩瑜。 全盛时代的梳理很有意思,清代以来也扩充了眼界。个人对佛教和明清学派认知不多,草草读过。 之后还待整理其中人名书目词典,以备后用。 向先生致敬。

  • 0 静嘉张 2022-06-09 23:27:20

    梁启超观察有清一代学术,顺治、康熙间,明学实占学界之第一位置。后程朱学者代表的宋学占第一流位置,而后厌倦宋学之空疏武断,六朝、三唐学、东汉学、西汉学继之而起。19世纪后二十年,经康有为提倡,先秦学开始占据第一之位置。

  • 0 橈橈楚薪 2022-08-11 23:32:18

    民族主义的基调,试图挖掘中国学术思想的脉络中长足而立,变至于今的文化特质,以救弊衰弱的国家。诸子部分以地理风俗而划分,着实比传统的分法清晰很多;对儒学一统褒贬不一,然而留有脉脉温情(或许希望儒学能超越西方吧,比如像其师康南海的今文经学);对老子(尤其是异化后的道教)之学极尽贬低,然而却对佛学极其推崇(虽然并未说出太多所以然),或许主要是羡慕中国对佛学的转化,以此证明中国文化的生命力,为能转化西学张本;近世学术大致勾勒线索,详在其《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和《清代学术概论》中,而特重学者之德,是对现世青年的感召;强调近世学术今文经学之复兴,当只是先生的热忱期望而已,事实上今文经学是儒学的掘墓人,更是中国传统学术的掘墓人之一。

  • 0 溼骨䦥蛞蝓 2023-03-18 09:00:26 北京

    更多的是学术史价值。

  • 0 sky liu 2023-11-01 23:12:36 江苏

    粗纲。/ 譬犹泼墨于水,其水而为径尺之盂,方丈之池也,则黑痕倏忽而遍矣;其在滔滔之江、泱泱之海,则宁易得而染之?

  • 0 2023-03-29 22:25:18

    泱泱华夏,渭我中华,有才之士,可敬之人!

  • 0 请好好读书老佩 2023-09-10 23:10:16 山东

    梁启超此书写于1902年,窃认为此书与新文化运动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梁文实际上已经开了新文化运动启蒙的先河。这本书谈学术实际上不多而且很粗,其主要目的在于谈中国学术为什么会发展成这个样(甚至不是发展,是衰落)及中国学术未来该怎么发展。其经世韵味远远大于学术价值。

  • 0 豆友250710151 2022-04-11 15:15:27

    可惜没有写完,但确实还不错。最后一部分对于其师康有为,近人对孔子的看法等方面可谓洞见。

  • 0 笑相别 2019-10-24 22:53:13

    任公困于日本之作,简明扼要,体大思精,中西兼备。所不足者,一是中西比附有时略显盲目,二是亦未免有失之客观处(如深诋刘歆,但也可理解)。但任公关于未来学术的展望与企盼,对学术思想自由的诵扬与呼吁,对中西文化交流产生的种种现象的思考,对科学实证精神的推崇,都将永远启发后人。 “生此国,为此民,享此学术思想之恩泽,则歌之舞之,发挥之光大之,继长而增高之,吾辈之责也!”

  • 0 ᡩᡠᡩᡝ 2020-05-29 22:08:10

    (努力清理库存)

  • 1 寧王遗我小蛤蟆 2020-11-28 18:16:53

    历史摆在当时学者面前的都是像这样的大问题,任公纵论古今、辞气澎湃,理论先导、激励后人,功不可没

  • 0 小路飞的冒险 2024-05-15 10:28:55 江苏

    脉络较今日 不知清晰多少 经典

  • 0 张青 2021-06-30 23:19:39

    于中西文化之碰撞,挺乐观的,尤其“他日合先秦、希腊、印度及近世欧美之四种文明而统一之、光大之者,其必在我中国人矣。”于先秦汉魏晋唐宋之诸子发展分析及与泰西之对比,多有独到见识,于今仍能有一定启迪。然不喜佛教之论述,感觉空而虚夸,论及清代学术愚以为也有此病,多有名序而无细究。然也不必苛求,毕竟清末民初早期学者,能有此眼界已超脱绝尘。待以后识多再论。

  • 0 欧阳寒雨 2020-05-31 12:09:08

    对儒家派别的分析很清楚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