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德格尔》的原文摘录
海德格尔认为哲学史遗忘了存在,只是以认识存在者的方式去把握存在,忽视了存在与存在者之间的存在论差异,因而存在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我们是因存在而存在,并且通过对存在的领悟而存在的,所以对存在的领悟就决定了我们的存在方式。我们的存在既不是我们自己造成的,也不是我们的选择。存在是强加给我们的,并将一直延续到我们去世。 (查看原文 )
如果我们是被抛入此世界的,我们也把我们自身抛入此世界(If we are thrown into the world, we also throw ourselves into the world)。当我们理解时,我们就向自身显示了我们本己的可能性 。处于充满恐惧的处身情境,我们为自身谋划可能性。我们并不只是响应这个世界。我们锁上家门,装上报警器,并且购买武器。在谋划可能性时,缘在展开了它如何存在于世界之中的方式,它解释它自身。 (查看原文 )
真理就是陈述(logos)与对象事物(pragma)的符合一致(homoiosis)。 (查看原文 )
我们能够在陈述中向真实的表象事物开放,只是因为我们是自由的
我们能够接受我们所遭遇者,并让它是它自身 (查看原文 )
我们的过去,并不是与那些生活与过去的人相分离的文化。我们是那体现了传统的共同体的一部分。在传统之中,那过去了的被传递下来。海德格尔说,我们重复着流传给我们生存的可能性。但此重复并不是回到过去,如那时生活着的人们所体验的那样来体验,也不是以某种不变的模式把过去带进我们的当前。重复是,把过去的可能性当作我们自身生存的可能性来谋划。海德格尔说:“重复既不是把自己抛给过去之事,也不以某种进步为标的。”重复展开了缘在作为敞开的历史。 (查看原文 )
海德格尔从关注世内之物(尤其是应手使用的事物)开始他的缘在解释,来强调缘在是融身于世界之中的,不是与它远隔着的。在描述缘在如何遭遇他者时,他采取了相似的进路。他强调缘在无论在何种情形下总是“我的”,但他又指出,这可能产生误导。缘在并不是孤立的自我,而总是融身于与他人的关系之中的。正如他强调事物并不是独立于我的、占有空间和时间的延展的存在者,他也强调他人并不只是每一个其他的人,他人是那与我共享此世界者。缘在的存在是共在。即使在单独一人时,缘在存在于世界之中的方式仍是共在,它亲密内在地与他人相关联。 (查看原文 )
我们以一种由他人决定和与他人共同形成的通常的方式,来体验与知晓这个世界。“人们”构成了缘在的平整与限制。我们消融于闲谈与流言之中。我们的好奇心也是由那吸引公众者所塑造。缘在要本真地理解它自身,就必须揭开那被通常化的日常理解所遮蔽者。 (查看原文 )
海德格尔描述了现已广为人知的理解的前结构。他说,当我们对于我们所理解的作出解释时,我们已经拥有了它。如果我们没有与某物的一种模糊的日用关系,我们就不可能理解它,海德格尔称此为“前拥有”。另外,理解总是从某种观点出发,这就是“前见”。最后,理解总是就我们所使用的概念而发生,这就是“前把握”。在我把邻人理解为危险分子这个例子中,我必须首先有一个邻人。由于我充满恐惧的处身情境,我以一种惊恐地看着的方式对付我的邻人,因此我使用诸如“危险的”这样的概念来表达我的理解。在此过程中,我与我的邻人建立起某种关系。海德格尔说,缘在缘构发生式地居有被理解者。
从对于理解的前结构的描述,可以得到有关缘在的生存论结构的两个重要见解。理解决不是没有前设的,我们并不,也不可能,以一种纯客观的立场来理解任何东西。我们总在我们的处身情境的氛围内和在世界的因缘中来理解。另外,很明显,理解总是带有语言(Sprache)的。我们是言说的存在者。如果理解是可能性的谋划,这个谋划从根本上就发生于语言之中。 (查看原文 )
海德格尔所试图明确表达的是,缘在总是以直接朝向某物的方式生存。当缘在发觉自身被抛人一个世界时,缘在就为它自身谋划可能性,因此它先于自身。与此同时,缘在与他人共在于此世界,并与应手之存在者共存。他用“牵挂”来表达作为缘在的在世方式之特征的错综复杂的关联网。“牵挂”告诉我们,缘在的存在不是简单的。 (查看原文 )
如果缘在“存在于世界之中”的基本方式是关系式的,那么以往对于真理的哲学理解就大有问题。它们都是以预设缘在与现成者的关系为起点的,把人类之知当作对于主体与客体之间距离的克服。但海德格尔已表明,缘在与世界中的存在者相关联的基本方式是,去体验应手之物、合用之物,并与他人共在。在此活动中,缘在展开着。缘在存在于世界之中的方式是,敞开可能性,揭示事物。缘在总是从某个视角来理解事物,因此存在者总是被理解为某物。事物不是依据某些不变的本质来被理解,事物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被理解的。
海德格尔说,展开状态属于缘在的存在状态。这样,缘在就能在真理之中,或在非真理之中。缘在能够敞开一个世界,存在者在此世界中向缘在显露它们自身。但是,缘在也能以阻止此“显露”的方式敞开世界。缘在对于可能性的谋划能遮蔽事物。 (查看原文 )
诞生是我们的开端。如果死亡是每一个体的某种孤立事件,海德格尔意识到,诞生则是在某种社会环境中发生的。我们并不是靠我们自己进人世界之中的。我们是在某个共同体环境中被带人世界之中的。我们总是已经与他人在一起。海德格尔强调,过去总是我们的一部分,作为活的传统而现存于我们之中。如果死亡把我们面对面地带向我们每一位都必须接受的有限性,诞生则展开了我们有限性的社团本性。我们历史性地生存着。 (查看原文 )
海德格尔说到,就其思强调[人们]被[存在]要求的重要性而言,思有一种对于人的关切。他的立场是人道主义的,因为人道主义沉思着成为人意味着什么,并且关心我们不要成为非人的。他想要我们理解什么是成为一个有限的人,而且想要我们生活在那种可能性的丰满之中。他关切的是人的本性,关切的是成为人的含义。 (查看原文 )
技术能诱使我们相信,我们是地球的主人。这一立场的例证很多。我们把世界上的事物和世界本身理解为满足我们需要的功能。我们把动物作为食物的来源,而且把它们囚在紧闭的囚笼中,因为这样产出肉的味道更好。我们以一种毁灭生命甚至物种的方式行动着,但是我们却坚定地相信这就是我们的任务。当我们相信我们是主人时,我们就看不到这个真理,即我们已被卷人技术的要求。我们认为我们是主人,事实上,这时我们只是被限定的有限的存在者,被那给予我们的框架固定在一个方向上。 (查看原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