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花两个小时看了一遍,跳过了原因的部分,自我诊断是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呕吐,情绪性进食。我一直以为我好了,做了进食态度测验后发现自己的得分是39,超正常值的两倍,但依然还是靠自我疏导在矫正。这本书其实对当事人没什么太大的作用,因为里面的描述不能说熟悉,只能说感同身受。正确的打开方式应该是家长和朋友群体,希望有小朋友的家长在发现他们进食异常的时候,能够及时看到这类科普,采取行动,帮助小孩走出去。
科普文,可大致读一读
> 4人读过
订阅关于精神性进食障碍(心理健康一点通)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管理贝 2020-12-23 17:20:14
花两个小时看了一遍,跳过了原因的部分,自我诊断是神经性贪食,神经性呕吐,情绪性进食。我一直以为我好了,做了进食态度测验后发现自己的得分是39,超正常值的两倍,但依然还是靠自我疏导在矫正。这本书其实对当事人没什么太大的作用,因为里面的描述不能说熟悉,只能说感同身受。正确的打开方式应该是家长和朋友群体,希望有小朋友的家长在发现他们进食异常的时候,能够及时看到这类科普,采取行动,帮助小孩走出去。
0 有用 momo 2020-01-18 19:00:18
科普文,可大致读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