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北方问题与国际秩序 短评

热门 最新
  • 3 马上到站 2019-10-23 09:36:16

    虽然本书是1998年出版,各章的发表时间更是非常的早,部分内容已经明显不在前沿,但还是有一定价值。随手找几篇讨论唐代宾礼、唐代鸿胪寺(鸿胪客官)的论文(特别是硕博士),压根就没注意到石见清裕已经讨论过了。另外,本书第二部“新出土史料所见唐代突厥人的存在形态”可以了解日本人如何研究墓志——是要把志文几乎每一个词都拿出来解释一番。此外,关于第280页图15的方向,特别是鸿胪客馆的门究竟是朝南还是朝北,的确是个问题。

  • 1 孤舟倚剑浪天涯 2022-09-17 00:34:15 重庆

    一本论文集,引文很多比较有价值,唐代朝贡这一块的论文比较有体系,前面把李渊和匈奴扯上关系有点生硬,毕竟隋末与赫连大夏相距都一百多年了,中间还经历了孝文帝改革、齐周争战等,就像说现在有人可以靠某地满城干什么一样。

  • 12 中世与近世之间 2019-12-10 10:20:48

    一般了解看看结论部分就行了,只能当工具书翻翻吧,偏基础性的史料整理,了解下日本人做学问的方法,本书的许多观点都很牵强,解释力不够,如从窦氏匈奴费也头的成分看其对唐建国的贡献,李世民和李建成关于突厥问题的争议导致玄武门之变等,无感。

  • 2 雪代剑心 2019-08-17 19:48:35

    贞观年间突厥羁縻府州设置,这一动态过程较为复杂,石见氏之见解并未透彻厘清诸多分歧。对于由九姓引起的“突厥/铁勒”存在通用这一说法,个人也非常赞同(由此亦可见付马回鹘认同一文存在的部分漏洞)。另外,文中未把“円”翻译成中文“圆”。

  • 2 桥头莫兰特 2021-11-12 08:08:48

    国外学者视域下的隋唐民族、国际问题,不同于传统我国本土政治史研究,注重阶级分析,外国学者的贡献就在于用新方法,以外人视角考察,同时也汇集、吸收了不少外国的研究成果

  • 1 勞倫斯文 2022-11-09 16:28:36 甘肃

    成果如何暂且不论,但能把史学论文写成侦探小说一样的文笔可真是难得啊,一点都没有滞涩感,读起来很连贯。最后,这本书的用纸,很渣,任何牌子的任何水笔都会造成程度不同的洇纸。而且近年来复旦出版社的纸质是越来越差,价格不降反增,低质量印刷用纸的持续出现,到了让人怀疑是吃回扣的程度。

  • 0 尘世的费昂纳 2022-11-09 01:47:20 广东

    当初看《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前应该先看看这本,第三部分一直在提到日本的国书问题,还颇有意思。写的较为基础,有些内容甚至说不上“研究”,但是日本人这种做法,学生上课写作业的时候该学学,老老实实读文本作注释。

  • 0 散西风 2023-12-09 11:35:07 美国

    所以外国使团到唐朝不是所有人都允许进京城。也不允许随意逛街,不允许随意买东西。即使到了长安,国宴的时候就是在院里坐着吃。还奏礼仪音乐,那冬天菜上来都凉了啊。再想想,皇上虽然坐在屋里,但那时候的房子四处漏风,菜也得是凉的啊(所以清朝要吃火锅嘛)。所以今天的普通人只要有房子住,过得比唐朝皇帝都舒服。

  • 0 磬山聆空 2023-10-30 20:21:26 陕西

    蕃望,朝贡秩序,使节谒见之礼仪复原

  • 0 三不足斋主人 2023-11-05 01:04:45 天津

    很有意思的观点

  • 0 川川长流 2022-07-18 21:40:39

    生拉硬套的把窦毅家族和河西酋帅纥窦陵步蕃/费也头部落扯到一起实在太牵强了,窦毅家族明明是跟随孝武帝入关的那一批人,至于出身北镇还是河南还有争议,在西魏北周时期改换籍贯入籍关陇附会成在地望族后裔,实则与原本出身北镇的隋唐皇室冒籍弘农杨氏、陇西李氏性质一样,这一支的窦氏仕魏已久早已没有了自己的部众,至多在西魏中后期响应时势将直属兵士冠以本姓罢了,何况“纥窦陵”原本就是鲜卑大姓,不光在代北河西有分布,在柔然中亦有此姓,彼此之间就算有血缘关系也已相去甚远了,窦毅家族能够崛起的主要原因还是从龙入关,久经战阵以及与关陇集团上层互通姻亲的缘故,并非是在地方上有很大的影响力,因为毕竟不是李贤、李远家族、京兆韦杜以及河东三大姓那样的在地土著,至于通过窦氏在鄂尔多斯的影响力资助李唐起兵反隋云云,想象力也太丰富了

  • 0 田村卡夫卡 2022-08-28 10:46:31 新疆

    想起来是在北图的那个沙发上读完的,小阁楼上就我一个人。

  • 0 闲云野鹤 2023-05-08 09:35:29 山西

    2021.9.26 读毕

  • 0 利州北客 2020-06-21 12:08:07

    感觉后半部比前半部好些

  • 0 桌游手生 2020-06-01 11:41:26

    对墓志、《开元礼》等不避嫌烦的“语释”,令我想到大二《史料学》注释《韩汯墓志》的时候。

  • 0 2020-02-21 11:21:43

    玄武门之变的北方背景阐释别出心裁,后面部分的墓志考证与解读,非常精细,很见功力。善用图表也是一大特色。

  • 0 百里映雪 2019-12-24 20:54:47

    年代有点早,但中文版的出版,还是能从里面看到日人蛛丝马迹的细致和认真。

  • 0 潍坊王德兰 2020-02-26 11:10:20

    三部分中第一部分比较精彩,佩服作者的联想能力,有点草蛇灰线的意思,也算是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特别是玄武门之变与唐-突厥关系的联系);第二部讲了几方墓志,详细且扎实;第三部分则研究朝贡,偏礼制,不太感兴趣,大致掠过。另外,这个系列的丛书装帧纸质排版算得上近年来特别用心的了!

  • 0 2020-06-11 00:21:06

    日式小啰嗦

  • 0 Hyener 2020-05-21 16:05:54

    第一部分提出些有意思的问题,后两部分基本是材料的堆积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