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疯狂的欧洲 短评

热门 最新
  • 6 平_[bingz] 2019-08-24 16:03:55

    读客又来夸大宣传了。

  • 2 小隋 2019-10-16 07:53:44

    很无聊啊,不知道评论里怎么都在说有趣好玩。这种一眼望到头的写作,就像多年前贩卖旅途的大冰。大冰可能还好些,至少人家民谣唱得还行。

  • 2 Mozzie_MinG 2019-12-20 14:45:06

    完全get不到作者的“幽默感”,如果他有的话,难道是翻译的问题? 如果不是读客出品我肯定不会购买。作者对 walkman的吐槽简直莫名其妙

  • 0 易又饕 2020-06-08 11:53:38

    也许是我审美疲劳了。

  • 1 风信子 2020-01-29 06:28:22

    现在不仅公众号的文章都是标题党,连正经的书也都染上这个风气了。这本书的英文名是“Neither Here nor There: Travels in Europe”,和中文名完全不搭边。即使按英文名字来评价,这本书作为游记,也不够好看。全都是我坐了趟特别慢的车,我吃了顿难吃的饭,我住了个很差的旅店。完全没有对景色、建筑、历史、人文的描写。

  • 0 苏氨酸 2020-03-06 10:07:59

    没有写英国的那么好玩…

  • 0 敬之 2020-08-02 18:43:56

    对bill粉转路人了。而且这中文翻译和封面设计可都不咋样。

  • 0 挠挠 2021-10-25 09:09:29

    2021333 通勤。我是越来越看不懂豆瓣了,明明这么逗!因为人家把酒店里的免费玩意儿都拿走了是吗?。。。

  • 0 野海寻 2021-12-08 21:32:24

    哈哈哈挺有趣的。 3.5星,加上对欧洲的神往,四星吧!看看最让人讨厌的法国人,冷漠的北欧人,整洁的瑞士人以及奢侈的德国人究竟是个啥样

  • 0 SailingtoU 2021-11-28 22:34:31

    旅行久了,想念舒适、啥啥都便利的家,这是我和作者最大的共鸣。共同去过的城市,我少有作者的体悟,比如斯特哥尔摩、巴黎;没去过的,作者令我大吃一惊,比如伊斯坦堡、奥地利。美国人的傲慢与偏见、自由思想、大嘴巴,被作者展现的淋漓尽致。没去过欧洲的会被他吓坏,去过的,就当拓展一下思路和眼界吧!

  • 0 脑坑少年 2022-10-14 19:26:36 北京

    可能其他科普写的不错,但是不包括这本。没感觉到旅行的快乐,也没get到作者的“幽默”。全篇的自以为是式黄段子和吐槽,又在家里有新生儿的情况下“在外旅游”(逃避)这么久,人品是不是有点问题?

  • 0 有海时 2022-05-07 12:56:51

    91年的旅程有点太久远了,而且有些刻意的“搞笑”在今天读来会令人不适,尤其是针对女性肉体的……读的时候一直在想Bill Bryson会如何吐槽我们国家,又或者吐槽疫情后的旅行,毕竟描述旅行中的不适是他的拿手好戏。这个系列中文书名太离谱了,希望读客早点倒闭。翻译也不太正统,在书里读到“小姐姐”这种词汇真是恶心啊。

  • 0 阿尔特奈 2022-06-12 23:24:22

    不是游记,是吐槽大会。

  • 0 安得其所 2022-08-26 10:37:25

    布莱恩三十年前的文字,一如既往的一半多都是刻薄的讽刺、疯狂的吐糟,那些浅白的笑料,初看觉得轻松,还有些乐趣,之后就不免对频频出现生厌,不少地方过于刻薄狠毒,自嗨有滑向恶趣味的倾向。从旅途内容来说,不外乎坐车住店吃饭喝酒看馆逛街看橱窗这些,虽然和一般人出游差不多,接地气,但也就少了保罗索鲁着眼于接触本地人的现场感,不免深度欠缺。90年代旅行的各种不便,今天来看至少在欧洲不再会是普遍情况,把这些抱怨挤掉,这锅汤的营养变得所剩无几。7分。

  • 0 Isaiah 2023-02-12 08:05:02 福建

    作者是个神经病。

  • 0 iamjaneite 2023-06-30 11:52:45 安徽

    1991/Neither Here nor There: Travels in Europe

  • 0 beef 2023-06-10 19:36:08 北京

    太损了哈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