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新村:上海的另一种叙事记忆 短评

热门 最新
  • 3 Fal Conde 2019-09-01 22:16:36

    基本是管新生个个人传记,前半部分蛮有代表性,弗过后面变成自家自传性质,伊又偏偏相当读书种子,个能就丢脱交关工人新村应该个武德,挨末一段,伊还相当弗爽个回忆自家去考中戏冇录取,又酸溜溜讽刺北京饮食推板之类,有眼噄弗到葡萄,讲葡萄酸,吃相太 石库门,弗够 工人新村哉

  • 3 李定国两蹶名王 2019-09-01 13:43:41

    书名应改为《工人新村子弟》,本以为是城市史/城市研究著作,结果是本土非虚构文学。

  • 1 çhamillion 2019-10-15 08:01:45

    本土气息浓郁的同时,字里行间溢着表达的贫瘠和白话古语结合的尴尬,是对那个时代朦胧面纱的好奇和自身的回忆让我坚持到了底。

  • 3 江海一蓑翁 2019-08-14 20:49:04

    一位跟共和国同龄的上海工人子弟,叙写自己亲历的上海工人新村生活史的非虚构作品。就文学性而言,作者的文笔并不算出众,而是以质朴和真诚为特点,其胜在对于生活细节的细致观察、记忆和还原上,阅读其文字,仿佛在跟作者说笑谈天,让人很有亲近感。而就史学价值和社会学价值而言,上海最早的一批工人新村的建设背景、居民生活状态和社区特点,工人新村和传统弄堂这两类上海平民的主要居住地在生活形态和空间文化上的各自特点与异同,以及工人新村中的居民生活史跟共和国前三十年时代史之间的互动,都在本书当中,有丰富、生动而详尽的内容体现。遗憾在于作者在本书中的笔触,到改革开放开始前一年搬离工人新村时就宣告终止。期待作者再写一部关于改革开放时期个人生活史的新作,一定继续拜读。

  • 0 Rio不姓ma 2019-12-17 13:03:54

    作者个人回忆录,写的是我家门口的故事,感到一点亲切

  • 0 Pinecone 2022-11-15 19:37:28 上海

    回忆集,语言很有年代特色 多抓鱼上顺手带的一本书 震撼的是里面提到邻居阿姨的名字,好像这本书伸出了一个触角,碰触到真实的四维世界

  • 0 你看看有几只🦆 2022-04-16 17:37:46

    关于“结婚”这一块儿真的蛮难受的,听我妈说过一次,好像她结婚的时候,四大件一件都没有呢。

  • 0 𓇗𓅮شياو 2022-12-03 01:20:45 上海

    工人新村子弟的回忆,本土气息浓郁,很多五六十年代的生活细节。从弄堂到控江新村的模范式工人公房住宅,六十年代工人和农村大课堂,老三届无法升学的无所事事,工厂生活、换房,上海带去背景的奶油蛋糕等,很有趣

  • 0 feifeiRun 2022-04-23 14:04:57

    哪怕仅仅是文字的个人史,只要被记录下来,就是对政治叙事的一种天然抵抗。

  • 0 到里斯本看海 2024-03-03 19:47:41 上海

    还可以,挺好玩的。

  • 0 babypanda 2023-08-24 20:43:16 上海

    写得真好

  • 0 粥·粥 2020-04-22 19:18:03

    追随新村而来,算是新村亲历者的个人记忆文本,难得记录那么多细节,从学校到工厂种种,对我理解上海小三线工人史前史极有帮助。另外,作者也算是刘著中工人作家,也能作为一个个案理解。

  • 0 hoos 2020-01-13 03:27:37

    不是书名预想的内容,原本想看关于上海工人新村的历史,基本却是个人前半生自传,也有点意思。

  • 0 烟江云舟 2019-11-14 09:27:14

    个人回忆录与成长史,笔触朴素真诚。

  • 0 kiyooni 2020-07-15 13:08:26

    工人新村的非虚构故事,看着亲切

  • 0 秋樱 2019-12-18 15:05:44

    书名很牵强。听上去像是文学化的社会学作品,其实是口语化通俗化的私人回忆录。且大部分与工人新村无关,更多的是作者个人在文革及改革开放初期的遭际和人到暮年蓦然回首时的释然与自嘲。叙写通俗故事的笔调,文本更多的被一种私人情怀浸润着,好不好看已不重要,无非求一场怀旧的表达。

  • 0 辛维木 2021-02-19 09:57:32

    父母辈的回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