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以前觉得自己性格的形成很大原因是由于家庭氛围造成的,本来读这本书也是带着答疑解惑的心态去读的,读完最大感受就是自己已经是个成年人了,小时候自己可能没有什么行为能力去决定一些事情,但是长大了的自己是可以决定自己的人生的。世界在每个人心中的印象都是主观的,自己把世界想的美好,报以好的期待他就是美的,与人交往也是如此。
控制是害怕的结果。人们缺乏安全感,内心感到害怕,就想去控制。他们非常害怕放手,害怕别人脱离自己,极力控制别人。相信生活,而不是控制生活。生活中绝大多数事情都不在你的控制范围内。放弃控制欲要求我们先信任他人,信任生活。内心所以恐惧是因为我们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模式,不敢放松自己,不敢信任他人,我们可以释放自己,让事情按照他们本来的样子自如的发生,你可以去信任他人,而不是控制他人。 你的价值并不取决于别人,即使这个男人真的不喜欢你了,只能说明他是一个渣男,也不能说明你自己没有价值,你不值得为这种男人把自己的心情弄得很糟。 愤怒是一头发疯的公牛,还是想想那头冥想的母牛吧。
每个人心里住着两个小孩,一个阳光小孩,一个阴影小孩。那些潜意识里的情绪往往决定了方向,现在我终于回到潜意识的深处,学会去面对、安抚那个阴影小孩。
后劲有点大 断断续续看了一个周才看完,因为做练习的过程实在很痛苦 以自我为中心的保护策略VS守住自己的价值观 真实 勇敢 温暖
斯蒂芬妮▪斯蒂尔的新书,刚读完原生家庭。感觉很一般,更推荐心理医生的《原生家庭》,而不是心理治疗师和畅销书作家的书。不要自以为自己没有原生家庭问题,我看完这本书之后才发现,每个人都有原生家庭问题,因为从常规的交流中就能感受到,对方以及对方背后的家庭。
前两天读完的,可能是期望值太高了,反而有些失望。理念是好的:每个人的阴影小孩、阳光小孩和成人视角,也认同很多性格缺陷实际上是原生家庭在幼年时期的影响所导致的。但是论述的逻辑性有点弱,不知道是不是电子书排版的问题,感觉章节结构不是很清晰。
有些地方写的比较有用,但是书中关于性别的刻板印象有些影响阅读体验
//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内心的阴影小孩、阳光小孩、还有成人自我。//找到自己。拥抱阴影小孩,理解她的信念和保护策略,清除认知粘连、摆脱糨糊心理。//成为自己。用阳光小孩的信念和价值策略进行自我重建,用成人自我的理性认知和冷静分析重新构建崭新的世界。//保持觉察,不断练习。//
通俗易懂,治愈方法很实用
竖三根手指发誓,哪怕在一年以前我也不会拿起这本书,就算看了也不会给满分,因为我就打从心里认为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极小,一个人最重要的还是信念感。oh,当我看完之后,真香!真有道理😂通俗易懂,也有练习的方法。就是想提一个小小的问题:书里面说要学会有距离地观察自己,用成年理性的自我去观察阴影小孩,但怎样能确保成年的自我就是理性的呢?emmm...
全书只说了一件事:阴影小孩和阳光小孩,“处在阳光小孩的模式中,我们更容易对他人友好;处在阴影小孩的模式中,我们会变得狭隘而充满攻击性,自然很难对其他人大方。”鉴于此,如何训练自己从阴影小孩到阳光小孩,书中有方法有举例。虽有点啰哩啰嗦逻辑不清,但总的思想内核很好,有精神分析更有认知疗法。
可是阴影小孩比阳光小孩强大得多
well……
“性格有很大一部分是阴影小孩所采取的保护策略。不管在原生家庭中形成了什么样的性格,都是为了适应当时环境而滋生出的保护外壳,并非自己真实的样子。” ——很好的一本书,作者推荐了很多便于操作的自我疗愈方式,推荐
逐渐好转,期待完全康复。
能够认识自己的阴影小孩是什么,改变的方法就是要意识到自己是个成年人,只要你想改变,你就可以。
22.2.4-10 唔錯嘅工具書「紀律是激情的保證。藝術家也需要始終如一遵守自己的工作時間,需要持之以恆的能力。若缺乏,雖可憑激情開始很多事,卻沒一能善始善終。沒有紀律的激情會讓人的知識和能力浮於表面,無法鑽研一件事。長此以往,會對自己不滿意,和自覺膚淺,無法深情地活著。紀律能提高投入的能力,而投入並深入研究一件事會令人產生深層次的滿足和幸福。這讓自我價值感變得健康。」244「哲學家Thomas Aquinas說:“活動讓人快樂,懶惰是悲傷的源頭。”活動能控制抑鬱,讓人進入忘我狀態,並減輕精神負擔。 大量的幸福感研究證明了上述觀點。其中比較著名的學説來自於心理學家Mihaly,他提出了“心流”這一概念。心流是一種流動的内在狀態。在心流中,人變得忘我,做何事都能集中注意力。」249
突围原生家庭,抚慰受伤的内在小孩,活出成人自我,重新长大。
其实1月初已经快要读完了 剩下了一章 因为中途去读完美主义别的了 刚刚读完 不得不说 这本书还是很有用的 虽然讲的都是老生常谈的东西 但它讲的就是可以让你听进去 让你 反思自我 在一定的时候发挥了它的作用 挺好的 常读常新吧
突围了十多年,这书应该算第一梯队的。成因和解决方法都说得非常清楚,给人很大的支持和正面信念。
> 突围原生家庭
50 有用 嘟嘟熊 2020-02-17 18:14:07
以前觉得自己性格的形成很大原因是由于家庭氛围造成的,本来读这本书也是带着答疑解惑的心态去读的,读完最大感受就是自己已经是个成年人了,小时候自己可能没有什么行为能力去决定一些事情,但是长大了的自己是可以决定自己的人生的。世界在每个人心中的印象都是主观的,自己把世界想的美好,报以好的期待他就是美的,与人交往也是如此。
26 有用 momo 2020-04-26 22:31:30
控制是害怕的结果。人们缺乏安全感,内心感到害怕,就想去控制。他们非常害怕放手,害怕别人脱离自己,极力控制别人。相信生活,而不是控制生活。生活中绝大多数事情都不在你的控制范围内。放弃控制欲要求我们先信任他人,信任生活。内心所以恐惧是因为我们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思考模式,不敢放松自己,不敢信任他人,我们可以释放自己,让事情按照他们本来的样子自如的发生,你可以去信任他人,而不是控制他人。 你的价值并不取决于别人,即使这个男人真的不喜欢你了,只能说明他是一个渣男,也不能说明你自己没有价值,你不值得为这种男人把自己的心情弄得很糟。 愤怒是一头发疯的公牛,还是想想那头冥想的母牛吧。
20 有用 LadyBleu 2020-01-28 14:25:02
每个人心里住着两个小孩,一个阳光小孩,一个阴影小孩。那些潜意识里的情绪往往决定了方向,现在我终于回到潜意识的深处,学会去面对、安抚那个阴影小孩。
4 有用 牛奶和牛崽子 2023-04-11 12:04:14 山东
后劲有点大 断断续续看了一个周才看完,因为做练习的过程实在很痛苦 以自我为中心的保护策略VS守住自己的价值观 真实 勇敢 温暖
6 有用 設計師 卓越的 2019-09-15 04:38:05
斯蒂芬妮▪斯蒂尔的新书,刚读完原生家庭。感觉很一般,更推荐心理医生的《原生家庭》,而不是心理治疗师和畅销书作家的书。不要自以为自己没有原生家庭问题,我看完这本书之后才发现,每个人都有原生家庭问题,因为从常规的交流中就能感受到,对方以及对方背后的家庭。
4 有用 小琦猫 2020-04-01 11:12:17
前两天读完的,可能是期望值太高了,反而有些失望。理念是好的:每个人的阴影小孩、阳光小孩和成人视角,也认同很多性格缺陷实际上是原生家庭在幼年时期的影响所导致的。但是论述的逻辑性有点弱,不知道是不是电子书排版的问题,感觉章节结构不是很清晰。
1 有用 关于我 2022-12-11 21:09:25 上海
有些地方写的比较有用,但是书中关于性别的刻板印象有些影响阅读体验
6 有用 Evaaaaaaa 2020-02-09 20:40:04
//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内心的阴影小孩、阳光小孩、还有成人自我。//找到自己。拥抱阴影小孩,理解她的信念和保护策略,清除认知粘连、摆脱糨糊心理。//成为自己。用阳光小孩的信念和价值策略进行自我重建,用成人自我的理性认知和冷静分析重新构建崭新的世界。//保持觉察,不断练习。//
1 有用 开心的粒子 2019-08-26 11:59:05
通俗易懂,治愈方法很实用
1 有用 阿假 2019-09-14 00:01:00
竖三根手指发誓,哪怕在一年以前我也不会拿起这本书,就算看了也不会给满分,因为我就打从心里认为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极小,一个人最重要的还是信念感。oh,当我看完之后,真香!真有道理😂通俗易懂,也有练习的方法。就是想提一个小小的问题:书里面说要学会有距离地观察自己,用成年理性的自我去观察阴影小孩,但怎样能确保成年的自我就是理性的呢?emmm...
2 有用 琴耕 2020-10-21 00:46:21
全书只说了一件事:阴影小孩和阳光小孩,“处在阳光小孩的模式中,我们更容易对他人友好;处在阴影小孩的模式中,我们会变得狭隘而充满攻击性,自然很难对其他人大方。”鉴于此,如何训练自己从阴影小孩到阳光小孩,书中有方法有举例。虽有点啰哩啰嗦逻辑不清,但总的思想内核很好,有精神分析更有认知疗法。
1 有用 公子呀 2021-04-27 16:45:34
可是阴影小孩比阳光小孩强大得多
2 有用 政治学小辣鸡 2020-03-29 14:32:40
well……
0 有用 今天小熊不吃糖 2021-03-19 17:36:12
“性格有很大一部分是阴影小孩所采取的保护策略。不管在原生家庭中形成了什么样的性格,都是为了适应当时环境而滋生出的保护外壳,并非自己真实的样子。” ——很好的一本书,作者推荐了很多便于操作的自我疗愈方式,推荐
2 有用 vickie 2021-04-05 20:08:46
逐渐好转,期待完全康复。
0 有用 胡白萝卜 2022-04-02 22:16:28
能够认识自己的阴影小孩是什么,改变的方法就是要意识到自己是个成年人,只要你想改变,你就可以。
0 有用 《自我的追尋》 2022-02-10 19:46:03
22.2.4-10 唔錯嘅工具書「紀律是激情的保證。藝術家也需要始終如一遵守自己的工作時間,需要持之以恆的能力。若缺乏,雖可憑激情開始很多事,卻沒一能善始善終。沒有紀律的激情會讓人的知識和能力浮於表面,無法鑽研一件事。長此以往,會對自己不滿意,和自覺膚淺,無法深情地活著。紀律能提高投入的能力,而投入並深入研究一件事會令人產生深層次的滿足和幸福。這讓自我價值感變得健康。」244「哲學家Thomas Aquinas說:“活動讓人快樂,懶惰是悲傷的源頭。”活動能控制抑鬱,讓人進入忘我狀態,並減輕精神負擔。 大量的幸福感研究證明了上述觀點。其中比較著名的學説來自於心理學家Mihaly,他提出了“心流”這一概念。心流是一種流動的内在狀態。在心流中,人變得忘我,做何事都能集中注意力。」249
0 有用 苏星童 2022-02-10 22:25:41
突围原生家庭,抚慰受伤的内在小孩,活出成人自我,重新长大。
0 有用 rainyday 2022-02-26 17:47:01
其实1月初已经快要读完了 剩下了一章 因为中途去读完美主义别的了 刚刚读完 不得不说 这本书还是很有用的 虽然讲的都是老生常谈的东西 但它讲的就是可以让你听进去 让你 反思自我 在一定的时候发挥了它的作用 挺好的 常读常新吧
0 有用 SithyQ 2022-03-04 13:22:11
突围了十多年,这书应该算第一梯队的。成因和解决方法都说得非常清楚,给人很大的支持和正面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