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邦暴力團 下的书评 (42)
小说家的历程,以及《城邦暴力团》的起源
我们常说张大春是个小说家,可大陆从八十年代至今只引进过他早期的小说作品,如1989年出版的《公寓导游》(1986),2000年出版的《欢喜贼》(1989,此书封面上莫言的名字甚至比作者张大春还醒目,篇目则包含了台版《欢喜贼》的部分与数篇短篇佳作),再到新近出版的《四喜忧国...
(展开)
逃脱的叙事与老鼠的地图——评张大春《城邦暴力团》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载《文艺报》2011年5月20日,发表时题目改为“张大春《城邦暴力团》:逃脱的叙事与铺展的地图”。) “或许是出于一种隐秘的逃脱意识”,《城邦暴力团》的叙事就这样开始了。小说随即展开的错综迷局,很容易让我们忘记作者这一句深切抒情的夫子自道,忘记追问,这种隐秘的逃... (展开)【转载】《大众日报》专访:张大春:“顽童”犹系故园情
本报记者 卞文超 肤色黝黑,短发见白,说起话来声若洪钟。台湾作家张大春给人无法框定、难以驾驭的印象。从魔幻写实作品《将军碑》、《四喜忧国》到长篇武侠小说《城邦暴力团》,他笔下文字如风,穿梭在真实与虚构之间,以打破外界对他的成见为乐。 但有一个标签,他从不试图撕掉...
(展开)
一场无关宏旨的镜花水月
这题目写下来,似乎就离《城邦暴力团》走远了一步。如此野心满满而内容浩渺的一本历史/武侠小说,如何就无关宏旨了呢?所谓旨意究竟在何处?而又如何变成一场虚幻的镜花水月了呢?我并不想借这个女性意味十足的题目来指责这本好看的书,只是这两个词汇不期然点醒了我对这本书最...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