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tached》的原文摘录

  • 在单身人士中准确挑选恋人,还有一个很有效的方法,那就是形成自己的“丰富哲学”。你要知道,世上有多少独特而优秀的人,都可能成为你的最佳伴侣。试着多接触一些人,而不是早早就吊死在一棵树上 定要在诸多“冒着烟的枪”中,多多尝试,才能更准确地找到自己的合适对象。 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求你改变自己的焦虑型思维。焦虑型思维总是让你觉得合适的恋爱对象可遇而不可求但事实上并非如此。能够让你幸福,同时又迷人而睿智的人很多与此同时,也有许多人是不适合你的。而只有多接触一些人,你才能从中甄别谁是你真正的灵魂伴侣。用最通俗的概率法则来说,你遇到的人越多,你就更大概率能够找到跟你合拍的人。 (查看原文)
    圆圆 1回复 14赞 2020-12-06 14:34:54
    —— 引自章节:焦虑型依恋风格的恋爱实训
  • 有效沟通的五个法则 1。保持内心的坦诚。有效沟通需要你保证真与诚,要勇敢袒露自己的情感! 2。关注自己的需求。保证你的需求得以达出来,在表达自己诉求的同时,也要将其跟伴侣的心情结合起来考虑。如果对方最终受到伤害,你也很难独善其身。你们毕竟是一个情感共同体。在表达需求的时候,使用一些“我需要,我感觉,我想要…这类的动词是很有帮助的,它们的聚焦点应在于自己的需求本身,而非归咎于伴侣上,比如下面这样: “我希望在关系中多些自信,而你和女待应生搭讪的时候,我就党得知履薄冰。”“你在朋友面我唱反调的时候,真的让我很受挫,我很希望你能尊重我的意见。 “我很希望你是值得信任的,当你和朋友去酒吧的时候,我真的感觉你会背叛我。” 3。要学会强调重点。若是你仅仅平铺直叙地述,伴侣很难准确地捕捉到你需要的东西。这也导致对方更难正确理解你的意思,因此,你要准确表述出困扰你的点,比如: 当你夜不归宿的时候… 当你整天都置我于不顾…… 每当你说完爱我又反悔的时候…… 4。不要一味责怪。千万不要让对方感到自己自私、无能或者愚蠢。有效沟通并不意味着无限地放大对方的缺点,而且一味责备只会让你偏离原来的主题,将事情第二次陷入僵局。你一定要在自己足够冷静的情下,再开始进行沟通。因为你会发现,情绪起伏非常大的时候,试图有效沟通反而会适得其反一一此时你的语气会非常吹毛求疵! 5。要立场坚定,不要步步退让。亲密关系中的需求,往往具有相对稳定的周期性,虽然不同依恋风格的人,不一定会觉得所有的需求的都一样合理。但大家的出发点,都是希望双方的关系和谐。因此坚定地表达需求,就是有效沟通的关键所在。这对于焦虑型依恋风格的人更是重要。因为在我们的文化中,将某些需求启齿都是不那么合理的。但无论这些诉求是情有可原,还是对方感觉稍显无理,都要记住那关系到你自已的幸福,而这才是最为重要的。 (查看原文)
    圆圆 1回复 14赞 2020-12-06 14:34:54
    —— 引自章节:有效沟通的五个法则
  • 形成这种依恋风格模式的因素,是一个互相关联的整体,其中包括:生命的早期与父母的关系、遗传基因,当然还包括成人以后的恋爱经历等等其他因素。一般来说,有70%到75%的人,成年之后保持了早期的依恋风格,而剩下的25%到30%的人,则报告称他们的依恋风格有所变化。 (查看原文)
    圆圆 1回复 14赞 2020-12-06 14:34:54
    —— 引自章节:这种魔力从何而来?
  • 在争吵中,将事情往好的方面想是最好的。事实上,做最坏的打算是非安全型依恋风格的典型思维方式,这往往又会表现为一种自证预言。若是你猜测对方肯定会伤害你,拒绝你,你就会条件反射般地产生防御性的回应一而消极因子就会引起恶性循环。即使你必须得一直提醒自己相信前面提到的“积极真理”(因为一开始你是半信半疑的),这仍然有积极效用。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积极的想法,能让你们的对方调转为对的方向。 (查看原文)
    圆圆 1回复 14赞 2020-12-06 14:34:54
    —— 引自章节:如何利用安全型法则?
  • 但是换个角度,他们选择了改变自己的期望,他们学会了接受对方的一些局限,开始选择一些实用的生活策略,比如下面这样:1、学着一定程度上的独处,就算伴侣不是个主动的人,也不会催促他们改变。2、伴侣抗击亲密接触时,他们会把这当作伴倡的天性并且接受,而不再取自我低和攻击行为。 3、即使原本非常期和伴侣一起完成的事,也学着接纳可能的变数,自己独立完成。 即使伴侣不会参与,也会找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一同玩耍。 4、学会感思侣的付出,同时也不计较体侣的疏忽。 (查看原文)
    圆圆 1回复 14赞 2020-12-06 14:34:54
    —— 引自章节:如何面对安全感建立的失败?
  • 须规避的非安全型冲突策略 1。偏离主要问题 2。不注重有效地表达感受与需求。 3。反复地人身击,诋毁对方。 4。针尖对麦芒地互相揭露对方的缺点。 5。逃避责任。 6。忽视对方的幸福感受。 (查看原文)
    圆圆 1回复 14赞 2020-12-06 14:34:54
    —— 引自章节:如何利用安全型法则?
  • 我们要不断提醒自己:真正的伴侣关系是两人都认为自有义务顾及对方的情绪,为对方的幸福负责。 (查看原文)
    圆圆 1回复 14赞 2020-12-06 14:34:54
    —— 引自章节:尾声
  • 我们一定要记住下面几条: 你的亲密需求是合理的。 不要因为自己依赖亲密的人而感到不安——这是你的基因使然。 从依恋理论的视角来看,一段关系应该让你变得更加自信,给予你内心的宁静。如果并没有的话,你就应该警醒起来了! 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保持真实的自己——玩一些感情把戏,只会让你距离终板的幸福目标越来越远,同时也会让你错过真正对的人。 (查看原文)
    圆圆 1回复 14赞 2020-12-06 14:34:54
    —— 引自章节:尾声
  • 依恋理论的基本原则告诉我们,很多人苦苦所求的都是自己得不到的东西。若是他们的情感需求已经尽早尽快地满足了,他们也就不会执着于此了。这也就是依恋理论中常常提到的“依恋悖论”(dependency paradox),这个悖论是说:人们彼此的依赖关系越是有效,个体就会越独立勇敢。 (查看原文)
    Atropos 6赞 2024-04-23 00:19:18
    —— 引自章节:2 依赖并非是件坏事
  • 安全型依恋的人群非常享受亲密行为,而且通常都温暖而有爱;焦虑型依恋的人群十分渴望亲密,常常对恋爱关系全情投入,但是又非常担心伴侣是不是同样地爱着他们;而回避型依恋的人则将亲密行为等同于独立性的丧失,他们总是尽可能地减少亲呢。另外,每种依恋风格的人,在很多方面都大不相同: • 对于亲密行为和伴侣关系有着不同 视角 • 采用不同方式处理冲突 • 对性爱持有不同态度 • 对于自身诉求和需要的沟通能力有高下之分 • 对于自己的伴侣和亲密关系有着不同的期许 (查看原文)
    Atropos 6赞 2024-04-23 00:19:18
    —— 引自章节:导论 关于成人依恋前沿科学的介绍
  • 许多研究表明,当我们开始依恋对方,两个人就会建立一种生理上的关联。我们与伴侣之间在血压、心率、呼吸,甚至血液中的荷尔蒙分泌都会互相影响。 从此我们就不再是独立的个体了。因此,那些时下流行的心理学理论所秉持的保持独立的主张,在生理学的角度就难以立足了。事实就是,彼此的依赖是在生理上客观存在的,人们根本没得选择。 (查看原文)
    Atropos 6赞 2024-04-23 00:19:18
    —— 引自章节:2 依赖并非是件坏事
  • 其实成人依恋理论的中心思想,简言之就是如此:若是你想要踏上幸福与独立共存的道路,你就该找到那个对的人,并且与之相伴,携手前行。 (查看原文)
    Atropos 6赞 2024-04-23 00:19:18
    —— 引自章节:2 依赖并非是件坏事
  • 正如陌生情景测试中那样,若是我们的伴侣足够值得依靠,令人充满安全感,尤其是当他们还深谙如何在艰难的时候鼓励我们,那我们就很容易全身心投入到生活的其他领域,充分实现自我的价值。 (查看原文)
    Atropos 6赞 2024-04-23 00:19:18
    —— 引自章节:2 依赖并非是件坏事
  • 若是伴侣难以满足彼此的依恋需求,人们会长期体验到焦虑和不安,这些心绪不宁的体验会致使我们罹患各种疾病。 伴侣无法在亲密关系中对方提供“安全基地”,不仅会对人们的情绪造成负面影响,身体健康也同样可能成为牺牲品。 (查看原文)
    Atropos 6赞 2024-04-23 00:19:18
    —— 引自章节:2 依赖并非是件坏事
  • 焦虑型:你非常愿意与恋人粘在一起,也非常善于亲呢的行为。但是你常常感到害怕,你害怕恋人并不像你想象的那样,乐意与你靠近。你会将很多情感精力投入到亲密关系中。伴侣的行和感受哪怕有一丝小小的波动,你都会非常敏感,你将伴侣的行为过于强加给自已,这就会导致在亲密关系中,你将产生很多消极体验,也会很容易情绪低沉。如此一来,你很可能一时冲动,产生一些事后会后悔的语言和行为。不过,如果对方给予你足够的安全感和抚慰,你就能消除很大一部分的忧心,也会获得更大的满足感。 (查看原文)
    Atropos 6赞 2024-04-23 00:19:18
    —— 引自章节:第一部分亲密关系百宝箱:解密依恋风格
  • 安全型:在恋爱中表现得温暖又体贴,这是你的天性使然。你享受恋爱中的亲密举动,也并不会对此过于担忧。你可以镇定自若地处理恋爱中的突发事件,也并不会轻易感到沮丧。你会将自己的需求和感受,有效地传达给伴侣,同时也对伴侣的情绪暗示有着很强的解读与反馈能力。你会与伴侣分享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反思,同时也会在对方需要你的时候给予支撑。 (查看原文)
    Atropos 6赞 2024-04-23 00:19:18
    —— 引自章节:第一部分亲密关系百宝箱:解密依恋风格
  • 回避型:对于你来说,保持独立性与自我价值感是最为重要的,因此你非常看重恋爱关系中的自主权。即使你是愿意与对方接近的,但是伴侣近在尺的感觉还是令你很不舒服。你绝不会在亲密关系或者遭到拒绝这类事情上,花太多时间和精力。你并不愿意对伴侣完全敞开心扉,因此他们会抱怨你太过疏离。 在亲密关系中,你对于伴侣表现出的任何关于控制和约束的信号,都保持着高度的警惕。 (查看原文)
    Atropos 6赞 2024-04-23 00:19:18
    —— 引自章节:第一部分亲密关系百宝箱:解密依恋风格
  • “黄金法则” • 确认对方是否渴望亲密的行为。 • 确定他对于恋情的投入程度,以及对遭到抛弃的敏感程度。 • 不要依靠某种“症状”就一概而论,要从各方面来进行判断。 • 与对方进行有效沟通,并且观察他的反应。 • 仔细观察那些对方不愿说的话,不愿做的事。 (查看原文)
    Atropos 6赞 2024-04-23 00:19:18
    —— 引自章节:4 第二步:揭秘另一半的依恋风格
  • 你渐渐开始把焦虑、过激、心绪难平以及由此爆发的怒火,都等同于爱情的乐趣。而你的这一系列行为,本质上来说是将激活的依恋机制等同于恋爱中的激情。 而这种情况往往会一发不可收拾,你会不自觉地爱上那些令你痛苦的人。 (当焦虑型遇到回避型) (查看原文)
    Atropos 6赞 2024-04-23 00:19:18
    —— 引自章节:过山车般的情绪起伏
  • 你遇到一个新的潜在恋人时,他们属于回避型依恋风格的概率是很高的:大约25%,这个比率远远要高于这个依恋类型占总人口的比重。原因有三:一是因为他们重回单身的概率很高;二是由于他们与同类交往的概率很低;更重要的是,安全型依恋风格的人单身率本就偏低。 (查看原文)
    Atropos 6赞 2024-04-23 00:19:18
    —— 引自章节:在恋爱中,为何总是会遇到回避型的人?
<前页 1 2 3 4 5 6 7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