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的案与刑的书评 (26)

金台望道 2019-09-29 10:29:10

清代皇帝“慎重刑章”,刑事司法制度完备,为何荒唐奇案屡发?

晚清名臣张之洞曾写过这样一段话,夸赞清朝的刑法制度:“我朝深仁厚泽固属美不胜书,然大要则有两事,一曰赋敛轻,一曰刑狱平。”就是说,清朝治理天下,仁慈宽厚、泽济苍生的好处太多了,数不过来;但做得最优秀的两件事,一是向百姓征税比较少,二是刑事司法制度比较完善,...  (展开)
江海一蓑翁 2019-08-30 20:39:32

以重大案件重述,展现清代刑罚与政治制度症结——郑小悠新书《清代的案与刑》访谈

在颇获好评的第一本书《年羹尧之死》问世一年多后,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现就职于国家图书馆的郑小悠推出了自己的第二本书《清代的案与刑》。跟《年羹尧之死》类似,这仍然是一部建立在坚实学术训练基础之上的通俗史学作品。无论是关注清代重大刑事案件的主题,还是颇得《叫魂...  (展开)
Roger 2020-04-20 09:27:41

【摘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法司依律,天子衡情:清代的皇权与刑案》,收于郑小悠著,《清代的案与刑》,山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 226-227 清代的法制体系,无论在设计还是在实践中,皇帝都是重要一环。在雍正以前,皇帝参与刑名活动多在决策阶段,即每一件死刑案件的定案、秋审、朝审的勾决,以及重大...  (展开)
听芳墅 2019-07-19 22:32:08

《清代的案与刑》,好看的历史普及书

中国传统的官场网络很像堆的很高的积木,看上去十分牢固,但随便抽出其中一块,谁都不知道会产生什么样的震荡性后果。 人事即政治,这个舞台上无论大小角色都奋勇发挥着自己作用。但这出戏却远不像真正的戏曲舞台上“孤,孙锤儿”那么简单。故事的走向有时候的确出人意表,却在...  (展开)
来杯奶咖 2024-05-05 23:30:38

也论审级制度与“权利用尽”

非常通俗的作品,前半部分的“案”多是从以前发表在报刊杂志上的文章的一个汇总,写作模式也是最常见的“开篇引入——案件详述——总结提要”,由于受众是报刊杂志的读者,所以内容基本化史实为故事,没有考据,缺少分析,最后的总结也是点到为止,满足一些听取奇闻轶事的癖好...  (展开)
始于甲午 2023-03-22 22:41:59

古代的中式司法

古代基层政府,除去打仗外,核心就是税收徭役,及司法刑名。很难想象古代会有公平,正义这种概念,因为大家的世界观都是金字塔型的,下级的权益在制度上被社会上级的权益侵犯。一个明显的表现,就是富人遇到官司,几乎都去花钱走路子,结果很多人家产都花完了,案子还没了解,...  (展开)
我爱古诗词 2023-10-17 21:25:20

书摘

案件的当事各方,可以无数次以前审官员的审断不公和自身的冤屈为理由,通过各种形式,向各级、各类衙门,乃至皇帝进行控诉,我们通常称之为迭控、上控、京控,以及拦舆、叩阍、告御状等等。 “火烈民畏、水懦民顽” 清王朝吸取历代经验教训,在救荒问题上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  (展开)
七月雨季不再来 2023-07-19 20:52:20

#互换推书

书名比较严肃,也确实是历史专著(作者是北大历史博士,不过可读性很强,将史料中的史实化繁为简转述给读者,且通过对照,在前人重叠或间隔的缝隙中寻找更接近真实的答案,是作者一贯擅长的方法。 第一案有点类似史景迁先生的《王氏之死》,其实是很简单的夫妻不和导致的民妇失...  (展开)
李广 2023-04-16 18:33:20

《清代的案与刑》读书笔记

📚这本书讲了什么? 分为上下两部分。 上半部分讲述了清代的几个著名案例。 下半部分讲清代的刑法体制。 🙋‍♀️谁适合读这本书? 本书偏向学术著作,读起来可能不会那么通俗有趣。 感兴趣的可以阅读马亲王的《显微镜下的大明》:题材类似,也是见微知著,通过几个刑...  (展开)
巧笑倩兮 2023-01-25 00:58:46

冤狱起山阴:洪水过后的新进士之死

穷苦百姓,遭遇冤狱,或者讳盗诬良之境,又有几人能沉冤得雪?所以可恨的到底是这些贪官污吏还是制度本身呢? 甘肃自古贫瘠天下,看到此处,无不震惊。甘肃米案影响之大波及全国。难以想象当时甘肃百姓何以生活?叹叹叹!!! “按照清代的理想制度,依律是从县到刑部的法司官...  (展开)
jia豪的微博 2022-10-03 11:33:32

借书评

这是一本有点冷门但非常好读且有益的小书,十分推荐。 作者定下普及历史读物的基调,述案时完整清晰,说理时简明通俗,几乎整本书都没有由书名预想来的严肃和枯燥,以至于勾起对那些在中国法制史课堂上所荒废时间的愧意。 通过充满现场感的叙述,上编精选的一桩桩清代大案犀利...  (展开)
二愣子大师 2022-09-01 10:03:38

通宵读完的好书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看过不少研究满清王朝的书籍,郑的另一大作《年羹尧之死》,黄治军《晚清最后十八年》,谭伯牛《战天京》,小说《红顶商人》,各种清代文学作品《聊斋志异》《阅微草堂笔记》《老残游记》等等。中国最后一届封建王朝,对当下国人、社会、政府、文化的影响极为重大。 这本书讲清...  (展开)
幸福的小猪 2022-03-20 12:39:52

可怜的百姓,强大的官僚,无奈的皇帝.

看了大部分,到后面基本无心再读. 也许是选择的案例问题,但如果不是通天大案,资料也不会那么详实,也没办法那么深刻. 但个个案件都是反转,反转,再反转。能够沉冤昭雪的有,也有无可奈何的。没法不去多想,没法不去想到整个国家历史中的种种. 对于皇帝,他更多是无可奈何. 能...  (展开)
每天买一袋鲜奶 2022-02-23 00:22:02

出乎预想地好读

这是一本有点冷门但非常好读且有益的小书,十分推荐。 作者定下普及历史读物的基调,述案时完整清晰,说理时简明通俗,几乎整本书都有由书名预想来的严肃和枯燥,以至于勾起对那些在中国法制史课堂上所荒废时间的愧意。 通过充满现场感的叙述,上编精选的一桩桩清代大案犀利地...  (展开)
坐忘 2022-01-13 14:27:27

老旧帝国的律政实践

很喜欢这个作家的文笔,精炼、紧凑、明快又抓人心,看到与我同龄,不仅有一丝半生无用的感觉。作者分为两个部分展开,前半部分是清朝发生的一些案例,后半部分则是清朝的司法制度尤其是刑部的主要介绍。 第一个感受是这个老旧帝国历经千年,在基础不牢的制度背景下还是形成了较...  (展开)
文山 2021-10-28 19:51:30

《清代的案与刑》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与现代司法中明确审级和终审机构的审判方式不同,清代除皇帝之外的任何一级政府机构,其对案件做出的判决,都具有不确定性。也就是说,案件的当事双方、可以无数次以前审官员的审判不公和自身的冤屈为理由,通过各种形式,向各级、各类衙门,乃至皇帝进行控诉,我们通常称之为...  (展开)
拉着小鱼的海豚 2021-08-19 23:54:42

无法避免的漩涡,改观的王朝

这本书中的案件大都案情并不复杂,也没有如悬疑小说中的诡计,参与判案的官员也并不昏庸,最多经手两个县官就能找到案件的真相,却因为第一位官员的不慎或者私心造成误判,又借助当时出发点极好的制度规定,能向上将一级一级更高层级的官员拖入维护错判的漩涡,直到雷霆震怒,...  (展开)
龙辰 2021-06-09 21:13:07

清代的案与刑

《清代的案与刑》,郑小悠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19年7月第1版。作者一共出了三本书,这本和《年羹尧之死》《九王夺嫡》,都看了。不知道后劲怎么样,能不能坚持这样写下去。内容是九个大案加一些清代刑部运作的介绍,很有意思。 六部之中,刑部很清苦繁重,但其它各部主事的都...  (展开)
朗蕉 2020-08-25 20:03:36

显微镜下的大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算是作者自己关于清代司法的学术文集。基本上每篇都是已经发表过的,不过作者厉害之处就在于,用一条逻辑清晰的线把这些文章串起来,而且最后给出李菊福的结论。总体来说,对于我这种非专业人士,这本书专业性大于可读性,当然可读性还是很强的。作者是北大历史系博士,...  (展开)
江湖 2020-04-29 13:49:31

法司依律,天子衡情

分上下两编,上以案情实例介绍为主,笔法简练,清晰晓畅。从案例中剖析清代社会治理的某个侧面,如刑讯逼供、讳盗诬良、捏造供词、官官相护、地方与中央的对抗等,每章在分析案情之外,也有简单的总结其现象的原因。下编介绍了清代的司法制度、运作模式、机构设置、皇权与律条...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6条)

订阅清代的案与刑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