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出品方: 胭+砚(YY) PROJECT
副标题: 清代旗人的法律地位
出版年: 2019-8-1
页数: 404
定价: 58.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47315101
内容简介 · · · · · ·
“脱卜赤书系”由东方出版中心胭·砚工作室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内陆欧亚学系博士、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助理教授蔡伟杰一同打造。
脱卜赤源自蒙古语tobči,意为总纲或纲要。在蒙古历史上,脱卜赤这个词经常被用来指称史书。例如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前期的蒙古喇嘛罗布桑丹津所著之《诸汗源流 黄金史纲》(Erten-ü qad-un ündüsülegsen törö yosun ǰokiyali tobčilan quriyaγsan altan tobči),一般在蒙古文里就简称为《阿勒坦·脱卜赤》(Altan tobči)。也就是《蒙古秘史》蒙古文原名“忙豁仑·纽察·脱卜察安”(Mongγol-un niu’ča tobči’an)中的“脱卜察安”。主编蔡伟杰以脱卜赤命名,希望出版雅俗共赏的另类历史图书,主题上则着重于探讨各种形式的边缘议题,包括地理上...
“脱卜赤书系”由东方出版中心胭·砚工作室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内陆欧亚学系博士、深圳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助理教授蔡伟杰一同打造。
脱卜赤源自蒙古语tobči,意为总纲或纲要。在蒙古历史上,脱卜赤这个词经常被用来指称史书。例如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前期的蒙古喇嘛罗布桑丹津所著之《诸汗源流 黄金史纲》(Erten-ü qad-un ündüsülegsen törö yosun ǰokiyali tobčilan quriyaγsan altan tobči),一般在蒙古文里就简称为《阿勒坦·脱卜赤》(Altan tobči)。也就是《蒙古秘史》蒙古文原名“忙豁仑·纽察·脱卜察安”(Mongγol-un niu’ča tobči’an)中的“脱卜察安”。主编蔡伟杰以脱卜赤命名,希望出版雅俗共赏的另类历史图书,主题上则着重于探讨各种形式的边缘议题,包括地理上的边疆与外国、人群中的少数民族、性别上的妇女等。
所谓“旗人”,广义来说,即八旗组织的各种成员。清朝皇帝为求巩固政权,相当仰赖旗人的力量,但在维护旗人特殊性的同时,亦需留意帝国内部多元族群、文化的兼容并蓄。本书具体呈现了清朝入关后的法制变迁,以及旗人在清律中的特殊地位,并且或许还能对满洲政权何以长期统治中国,提供一些思考方向。
作者简介 · · · · · ·
鹿智钧,台湾师范大学历史学系学士、硕士,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博士生。 研究领域为明清法律史、清朝族群关系史,著有《近二十年来(1989-2009)八旗制度研究的回顾与讨论》、《阴恶之害:清朝前中期西南地区的“汉奸”问题》与《“格抡尼塔亲”:以清朝旗人丧葬嫁娶规范为中心》 等文。
目录 · · · · · ·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与目的
第二节 研究成果的回顾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架构
第二章 旗人的刑事规范与司法制度
第一节 “犯罪免发遣”律的制定与意义
第二节 旗人刑罚中的“新例”与“发遣”
第三节 旗人的中央司法审判与诉讼制度
第三章 旗人的民事规范与民事纠纷
第一节 八旗田房政策与旗地纠纷的处理
第二节 八旗俸饷制度与旗人的钱债纠纷
第三节 八旗户婚制度与旗人的家庭纠纷
第四章 旗人的行政规范与行政制裁
第一节 旗人的政治参与和官员处分制度
第二节 旗人的披甲当差与兵丁相关约束
第三节 旗人的人身与迁徙自由限制规范
第五章 皇帝对旗人扰民事件的态度
第一节 八旗军队扰民事件及其相关处理
第二节 日常生活的旗民冲突与官方对策
第六章 结论
后记
征引书目
· · · · · · (收起)
喜欢读"国家根本与皇帝世仆"的人也喜欢 · · · · · ·
国家根本与皇帝世仆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 条 )
> 更多书评 2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秀威出版 (2017)暂无评分 9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优秀学位论文编年选辑 (哲夫成城)
- 法律与社会 (伯樵·阿苏勒)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 2015-2019书架 - 国内图书 (苇间疯)
- 家中書藏●明清史 (eien99)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国家根本与皇帝世仆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何假南面百城 2021-07-22 19:44:27
当初作为一篇硕士论文已经不错,但作为一本专著,在论证上还有许多值得深入挖掘之处,虽然资料搜集不易
0 有用 维京大毛人 2020-03-12 02:03:09
综合其结论大概就是,清代旗人所享有的,相对于民人的司法特权,实质上是清代统治者为了使旗人“维护统治”的价值达到最大化而做出的选择,其中尽管确实存在民族意识的色彩,但主要逻辑仍是功利的。故法律规定旗人特权的同时,也在职业选择、人口流动等方面对旗人有更为严格的限制,而一旦旗人的违法行为被统治者视作有碍于统治秩序,其司法特权往往不再。当然,由于基层司法实践中旗人官吏对旗员的袒护,旗人以法欺民的现象时有发... 综合其结论大概就是,清代旗人所享有的,相对于民人的司法特权,实质上是清代统治者为了使旗人“维护统治”的价值达到最大化而做出的选择,其中尽管确实存在民族意识的色彩,但主要逻辑仍是功利的。故法律规定旗人特权的同时,也在职业选择、人口流动等方面对旗人有更为严格的限制,而一旦旗人的违法行为被统治者视作有碍于统治秩序,其司法特权往往不再。当然,由于基层司法实践中旗人官吏对旗员的袒护,旗人以法欺民的现象时有发生。 整本书总体来说论述得还算清楚,不过如果能把旗、民的判罚加以对比,可能对清代旗人法律地位的说明更有益处。 (展开)
0 有用 天关秋 2021-12-08 17:16:18
清朝入关后,既宣称“满汉一体”,又推行“旗民分治”,两者孰轻孰重?保障旗人有其利弊得失,皇帝该如何取舍?
2 有用 陈毓秀 2020-01-17 16:33:18
第五章很烂。
0 有用 七紫三羊不应 2021-05-17 20:23:19
作者对大陆研究成果的引用仿佛停留在十年前,引了不少文化热时段出名的几位的作品,一言难尽。编辑也够不上心的,不觉得“林干”这样的繁转简值得再查一下确认么
0 有用 朱颐钊 2022-04-01 13:09:27
主要从literally法律的角度,像是刑法、刑诉、民法、民诉等方面,讨论旗人在清代的双重地位——特权与限制。作为硕士论文,令人叹服。
0 有用 岡薩雷斯 2022-03-23 00:33:48
行文啰嗦的不得了,让人没有读下去的欲望。这种书也能出版吗?
0 有用 天关秋 2021-12-08 17:16:18
清朝入关后,既宣称“满汉一体”,又推行“旗民分治”,两者孰轻孰重?保障旗人有其利弊得失,皇帝该如何取舍?
0 有用 何假南面百城 2021-07-22 19:44:27
当初作为一篇硕士论文已经不错,但作为一本专著,在论证上还有许多值得深入挖掘之处,虽然资料搜集不易
0 有用 七紫三羊不应 2021-05-17 20:23:19
作者对大陆研究成果的引用仿佛停留在十年前,引了不少文化热时段出名的几位的作品,一言难尽。编辑也够不上心的,不觉得“林干”这样的繁转简值得再查一下确认么